徐錦江這個58歲「巨嬰」,憑什麼擁有暖男兒子?

2019-09-26     Ahaschool第二課堂

最近,西安一名7歲男孩趙澤華在微博走紅!

走紅的原因,既暖心又心酸!

小澤華的父親經營一家包子鋪,為了生計,每天六點就要到店裡忙活。為了幫父母減輕負擔,小澤華一到放假,就主動來到包子鋪幫忙擀皮;一上午手不停歇,要擀500多張包子皮……

再看我家熊孩子,每天早晨,大人不叫絕不起床,髒衣服、髒襪子脫了就隨手亂放;不把飯菜端上桌,寧肯餓著也不吃;東西找不到第一反應都是:「媽,我的XXX呢?」

有時想讓孩子干點事,叫了800遍還不動,最後還是心塞著自己乾了……

閨蜜家女兒也差不多,自己不動,還嫌這嫌那!閨蜜經常跟我抱怨:養孩子除了氣人,還能幹嘛?

可更氣的是,有人輕輕鬆鬆當父母,還能收穫一個高情商、會顧家的「神仙兒子」……

沒錯,我說的就是58歲的「軟萌巨嬰」徐錦江和他的「暖男」兒子徐菲。

作為香港老牌男演員,雖然徐錦江已經久未出現在大眾視野;但他塑造的鰲拜、金毛獅王等角色,至今還是為人樂道的經典!甚至還有小朋友曾被他剽悍的形象給嚇哭過……

但在節目《一路成年》中,這個身高將近1米9,體格健壯,走路帶風的男人,竟搖身變成「生活幾乎不能自理」的「小綿羊」?真是大跌了很多觀眾的眼鏡!

這不,萌大叔早起第一件事,不是享受陽光、不是積極鍛鍊,竟然是打電話找兒子?

早餐、中餐吃什麼?外賣怎麼拿?電影怎麼放?

凡是自己感覺搞不定的事,統統找兒子!

一天8遍「連環奪命call」,怕是很多戀愛中的小年輕也不敢這麼查崗吧?

可看看電話那頭,19歲的帥哥徐菲,從語氣到表情,竟然沒有一點點的不耐煩!

在節目組進山後,這個「反差萌」大叔就更過分了!

住在山間小屋,需要自己生活煮飯。徐錦江自己試了幾次,搞不定,竟然坐在床邊自怨自艾起來。

徐菲回來看到,不僅沒責怪,還好脾氣地安慰老爸:「沒關係,有我呢,多大事啊!」

他真的像在照顧毛孩子一樣照顧老父親……

父親是「巨嬰」,兒子是「超人」?很多人都覺得這對父子是不是拿錯了劇本?

可在背後的採訪中,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徐錦江不僅在影視界是個「老江湖」,在做父親這件事上,也是「老謀深算」。

兒子小時候,徐錦江也和很多父母一樣,因為忙事業對孩子缺少陪伴;

但他卻沒有任由這份親子關係疏離,而是充分利用一切機會,扮演一個「對生活充滿無助」的老人,讓兒子處處照顧自己,也讓兒子在這段父子關係中始終占據主動。

但兒子一旦在生活、事業遇到困擾,他也會第一時間站出來,給他鼓勵,給他引導;

也會用自己對事業、對藝術的執著和敬畏,去無聲地感染兒子……

可以說,徐菲長成如今這樣一個善良、溫柔、能幹、有擔當的大男孩,絕對離不開父親老徐的「神助攻」!

可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庭的教育都是同一種模式:孩子像塊寶,爸媽像根草

父母除了工作賺錢、養活孩子,還要充當孩子的保姆、司機、陪讀、「蜂鳥快送」……

但如果問孩子為父母做了什麼?

多半父母可能會說:「孩子還小,只要搞好學習就行了唄!」

前同事小曹就是這樣,生了孩子後,她就專職在家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可孩子卻總對她「頤指氣使」:

早晨,她還在廚房做早飯,孩子就沖她大吼:「媽,你怎麼沒把書包給我收拾好?」

早飯端上桌,更是挑剔不斷:「牛奶怎麼這麼燙?」、「還要我剝雞蛋?不知道我快遲到了嗎?」

送孩子到校門口,「你沒提醒我今天有美術課,我又沒帶畫筆!」……

什麼時候按時早起、收拾書包、剝雞蛋、提醒功課,都成了父母必須要做的事?

父母凡事都給孩子安排的好好的,孩子就能成才嗎?

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醫學專家陳質采曾說,「現在的父母,很多具高學歷,很聰明、能力很好,卻把力氣花在管小孩上,很悲慘。」

這種悲慘,不僅僅指父母失去自由、失去自我;

更為可惜的是,孩子失去了獨立能力,和對自己、對家庭責任感。

弗洛伊德說:「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和父母的分離。」

父母毫無保留地付出,不僅不會讓孩子更快的成長,反而會剝奪他的聰慧,導致「父母強大娃是渣」!

真正聰明的父母什麼樣?

之前成都地鐵上,有一個男孩因為十分體貼媽媽而走紅:

他替媽媽拿包,讓媽媽靠著休息;小小的身軀,卻透著穩穩的力量。

著名詩人、國家一級作家駱曉戈也從小這樣教育女兒:

要添置家電時,她會對女兒說:「哎呀,這兩台電視機都很好,真不知道買哪個好。你幫幫媽媽選吧?」

等孩子稍大了點,她會向女兒詳細通報家庭收入情況,讓她幫忙做支出決策。

漸漸地,孩子的決策和管理能力越來越強,浙江大學畢業後,又被公派到美國留學。

其實,根本不是孩子不會體貼、情感冷漠、能力平平,而是我們做父母的很少給他們機會表現、鍛鍊,只會「逞強」,不會「示弱」。

把三個孩子都送進史丹福的教育專家、超級媽媽陳美玲就一直堅持,為孩子不能做太多!

「裝笨」反而是一種聰明的教育:

在生活上「裝笨」,促進孩子獨立

不要怕孩子做不好,幫倒忙,孩子不做,他就永遠不會;

在決策上「裝笨」,讓孩子更有主見

世上從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父母永遠不會真正知道孩子想要什麼?最好的決定,只有自己的決定;

在情感上「裝笨」,引導孩子感恩

每個人都會累,為什麼大人就不能靠一靠孩子?孩子想要的,不是超人,而是父母,也會疲憊、也會脆弱、也會犯錯的父母;

在認知上「裝笨」,培養孩子自驅力

很多家長輔導作業,總氣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會;可所有的問題你都替孩子思考了,所有的答案你都替孩子寫好了,他還怎麼會?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不是鋪好的路、可以乘涼的樹,而是被允許獨立做主、被肯定努力進步!

不是孩子有能力,你才放手;而是你放手了,他才有能力;

不是孩子長大了,你才信任;而是你信任,他才能長大;

與所有爸爸媽媽們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ZRLabG0BJleJMoPM3L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