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孩子心煩意亂,過度情緒化?父母試了這些招,孩子恢復平靜了

2019-08-10     男孩家長幫

一起學做好父母

收到一條留言,是一位高三家長的留言:「孩子開學就要高三了,最近有點心煩意亂,情緒也很不穩定,總是顯得很低落,我們該怎麼辦?現在非常焦急!」

謝謝你的留言,許多父母常常感覺到孩子出問題了才著急,而之前不會有任何的措施加以溝通,實際上看到許多孩子的痛苦狀態時,我們應該反思家庭教育本身的問題。

孩子的情緒焦慮是在面臨一個不確定的局面時固有的反應,在我們的語境里,把高三已經妖魔化,甚至對孩子形成為一個巨大的壓力。當下父母要做的,就是及時和孩子交流,換一個環境,例如全家短程自駕游,在一個風景秀美的地方,最好有開闊的視野,爸爸媽媽用平和的語氣分享自己的高中生活(如果父母沒有高中體驗,也可以請一個家族裡的大學生,和孩子關係比較親密的人聊一聊,事先和他約定一些注意點,例如不是更加妖魔化高三的苦和累,而是分享高中的收穫和積極心理體驗)。

如果孩子的低落情緒已經出現了,尤其還有兩個星期就要開學了,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靜,告訴孩子不必緊張,這是很多高三生都會面臨的心裡困擾——有一個心理學名詞叫「心理高原期」,就像爬山坡一樣,到了一個高度。高三這一年中,出現「心理高原期」並不奇怪,很正常,打消孩子的心裡特殊性。告訴孩子每個學生經歷「心理高原」,只是時間有早有晚,程度輕重不一,早出現並不是壞事,「你的體驗是獨一無二的 」。

接下來父母要了解一下「心理高原期」的特點:這是指人的大腦和身體體能到了接近極限的時候,有近乎窒息的感覺,主要表現為:焦慮、煩躁、失眠、記憶力下降、厭學、看書看不進、心煩意亂等。在高三學生中,幾乎所有孩子都會在某一階段出現類似的狀況:思維反應比以前遲緩了,感覺腦子記不住東西,答題的時候似是而非。儘管自己還是像以前一樣努力,但是成績不見提高,甚至倒退。不少高三生為此煩惱不已,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父母具體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渡過心理高原期呢?這裡給出一點建議:營造不焦慮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處在「心理高原期」的孩子,情緒低落,對父母的話不理不睬,似乎什麼都不願意說,實際上也是一種內心焦慮和恐懼,畢竟高三孩子接近成年人,他們不願意流露出恐懼,就會封閉自己。這時孩子很多時候並不是不願意交流,而是擔心說出自己真正的感悟話之後,父母不能夠理解和接受,甚至會指責他。有的孩子剛抱怨兩句「高三的生活太累了,真不想學了」,馬上就遭到父母的嚴厲批評,最後來一句「要好好學習,要對得起我們的付出!」

其實孩子只是想發泄鬱悶的情緒而已,並非真的不想學習了。然而,父母劈頭蓋臉的一頓批評,讓孩子再也不願跟父母多說一句話了。

​因此,面對孩子的情緒父母保持安靜的內心,不能被孩子的情緒帶著走,必須耐心聽孩子述說,多在情感上和行動上給予孩子鼓勵和關心。例如,有些父母採取和孩子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包括電影、體育運動,從明星入手等等,讓孩子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有的父母在孩子複習累了的時候,按摩一下孩子肩頸後背,深深的擁抱孩子;有的父母在假期里每天一起散散步,打打桌球、籃球(找孩子喜歡的運動),既能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同時運動可以緩解消極情緒。

更重要的是,這些措施都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是一個溫暖港灣,父母一直都在默默支持,而且一直保持積極的心態,這對孩子是一個非常好的示範,如果父母也跟著愁眉苦臉,不斷吐槽,對孩子就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ZFaRg2wBvvf6VcSZ0SQ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