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懂得感恩孩子:假期小學生家務清單

2019-07-21     教育眼鏡片

一給它撿拾,他選擇養寵物就得對他的狗負責。

做有擔當的孩子,自己想養寵物就要負責到底。

代理「頂樑柱」——爸爸出差時,會把家交給兒子。

兒子作為家裡唯一的男人要「做主當家」;媽媽也要配合,最好是什麼事都問問兒子,做個「沒主見」的媽媽,以培養兒子保護媽媽、照顧好家的意識。

這是一種男子漢的意識,更多的是體現在孩子的心理上,如果有事情發生,兒子有意識第一個站出來——當個男子漢。

從「洗碗工」到「主廚」——兒子進廚房五年,6歲開始洗碗,第一次洗碗奶奶心疼的不得了,都跟我們急了。

兒子上小學後,我們搬到郊區的房子裡,雖然離學校遠,但總比守著老人教育孩子激化矛盾強。

這個暑假,我負責做早餐;早上兒子得第一時間收拾他的寵物們,還得給爸爸泡茶。

午餐、晚餐由兒子負責,怕自己忍不住幫忙,所以他做飯時,我把自己關在臥室里聽音頻,關閉我所有的感官不去關注他。

「繁複縟節」不可免,每天早起,第一時間問父母「早安」;晚上上床睡覺時,問父母「晚安」。

這個習慣我們希望能一直堅持下去,生活中的有些小儀式還是要有的。

經常「使喚」孩子為父母做些小事

給爸爸撓撓背,給媽媽倒杯水,去小超市買個應急物品,去物業取個快遞、給浴室補上香皂……。

父母能使喚得動孩子,出了門才會與人互助。課外班上,曾親見一個男生拒絕幫課間給大家批作業的老師接水,男生奶奶目睹這一切後要去幫老師接水,被老師婉拒了……。

做個「壞」父母,預見「危險」別「提醒」,「看」孩子「摔跟頭」。

成人世界裡,職場、官場、生意場……每天都在上演「不懷好意」的,等著看你「摔跟頭」的戲碼。

讓孩子提前擁有成人世界的競爭力,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未成年人在父母眼皮子底下,能遭遇的「危險」,在成人世界裡那都不叫事兒。

所以,別客氣,請讓孩子在「摔跟頭」里學會自我管理。

教育孩子時,要有的放矢的運用培養下屬,帶「徒弟」的方式教育自家崽兒;當今社會,「嚴師」只能是由父母自己來做。

現代社會,大部分父母從事著腦力工作,孩子認為爸媽工作很輕鬆——工作就是開會!

如果有條件,暑假可以帶孩子去你工作的地方連續待上幾天,讓孩子感受你工作的辛苦;如果方便,詳細的給他講講你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危機,只有了解才能理解,請讓孩子理解父母工作中的不容易;孩子才能懂得心疼父母、孝敬父母。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孩子教育的知識,以便能更好的幫助他們健康的成長,您可以點擊專欄來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4F1s2wBvvf6VcSZUa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