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徐州新設立一個「區」,淮海國際港務區

2020-06-20   徐州黑板報

原標題:官宣!徐州新設立一個「區」,淮海國際港務區

徐州建設淮海國際陸港的消息,一直備受關注。

作為推動徐州轉型發展的主要載體,淮海國際陸港是把徐州交通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雙向開放優勢、產業發展優勢的核心功能區和重要增長極。

6月18日,徐州市委常委會明確,正式啟動「淮海國際港務區」的籌建工作。將港產城一體化發展、一體化管理,落到實處。

據了解,港務區管轄範圍在徐州西北片區,包含銅山,泉山、、等地,占地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會議要求,要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抓好規劃布局、機構設置、政策制定、公司組建等工作,根據淮海國際陸港「多點」整體布局,合理確定各個功能板塊的發展定位、項目准入和產業布局,加快建立起精簡高效、運行順暢的管理體制機制,以高效的政務服務和一流的營商環境助推淮海國際陸港建設發展實現新突破。

1、賦予重任,淮海國際陸港

淮海國際陸港,在徐州是個新名詞,最早在2019年由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當年8月17日,省政府作出同意設立「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的批覆。

在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關於關於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徐州建成重要節點城市,支持徐州建成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端重要樞紐城市和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推動資源要素向西開放和經貿往來,建成「一帶一路」交匯點上高水平的產業集聚區、經貿合作高地和江蘇向西開放門戶。

打造國際內陸港的概念被提出後,被賦予了重要的歷史使命:徐州要用『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總攬新時代江蘇對外開放,承東啟西,建設國際陸港,打造東西開放的內陸型國際中轉樞紐港」

由此,在江蘇的版圖上,徐州國際陸港、連雲港海港、淮安空港形成互為支撐的「黃金三角」。

2、建設什麼樣的國際陸港?

根據徐州市的規劃,淮海國際陸港採取「一港多點、雙核驅動、港城聯動」的思路布局,依託陸路港、內河港、保稅港、航空港、郵港,構建鐵、公、海、水、空多式聯運陸港運輸體系,全面推進淮海經濟區國際中轉樞紐港建設,打造開放創新、智慧生態、產城融合的國家級全域開放平台,搭建全省「東西南北」開放通道,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淮海國際陸港核心區

淮海國際陸港「雙核」之一的徐州鐵路貨運中心片區以上海鐵路局銅山貨場為核心,規劃用地面積8.5平方公里。該「核心區」定位為中歐班列主渠道,公路港基地。依託「徐州號」中歐班列,打造以中歐班列集結、進口消費分撥、展覽展示、區域總部與結算、城市配送為核心載體的國際鐵路樞紐港。

核心區一期項目開工

目前,陸港核心區自去年10月開工建設,按照「一核、三心、六區」的功能布局,建設集智慧物流、展示倉儲、進出口貿易、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總部經濟、臨港產業為一體的全功能現代化高水平國際陸港。

3、什麼樣的管理機構?

正式啟動「淮海國際港務區」的籌建,其更多在於管理機構、機制的明確。

參考西安國際港務區的概念,管理機構更側重於經濟發展,和經濟開發區的管理機制十分相似。會成立經濟發展局、招商局、自貿辦等專職從事經濟業務的部門。當然,也會成立社會事業局、教育與衛生健康局、城市管理局等社會事務服務管理機構。

在領導崗位上,會設置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等,以及若干名分管不同領域的管委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