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態環境帶來良好變化,10餘種候鳥「定居」徐州

2020-05-30   徐州黑板報

原標題:改善生態環境帶來良好變化,10餘種候鳥「定居」徐州

5月27日,初夏的九里湖國家濕地公園,蒹葭蒼蒼,睡蓮依依,空氣中瀰漫著青草的氣息。記者看到,一隻雞蛋大小的黑水雞寶寶腳下一滑,從睡蓮葉片上跌落,搖搖晃晃地游向正在不遠處等待的媽媽。同日,在雲龍湖小南湖邊,一種體型嬌小、活潑好動的鳥兒在蘆竹叢中飛來飛去,用黃黃的喙撕開葉片與莖稈的連接處,啄食隱匿其中的蟲兒。同行的江蘇師範大學生物科學系馮照軍教授告訴記者,這就是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珍稀鳥類震旦鴉雀,以前極為罕見,現在已經變成了徐州的「常駐民」。

黑水雞找媽媽

山清水秀,天藍地綠。徐州近些年不僅成為周邊地區人流聚集區,就連在天空翱翔的鳥兒也愛上了此處。馮照軍告訴記者,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徐州地區「留鳥一族」的隊伍正在不斷壯大,已有近五十種鳥類在徐州地區留居生活,與前些年相比增加了10餘種。

「鳥類是環境優劣的『生態試紙』,像黑水雞、震旦鴉雀等,原是徐州的匆匆過客,現在已經從候鳥變成了留鳥。」 馮照軍和他的團隊這幾年一直在跟蹤這些長駐徐州的精靈。

據他介紹,這些鳥兒來了就「不想走」,和徐州濕地面積的大量增加密切相關。濕地有「大地之腎」之稱,是重要的生態系統。近年來,徐州積極改造利用採煤塌陷地,在此基礎上建設濕地公園。截至2019年底,

  • 全市受保護自然濕地面積17221公頃,相當於23個雲龍湖,自然濕地保護率達52.1%。不止水鳥,就連大山雀、金翅雀這些愛棲息于山林的鳥兒也戀上了徐州。
  • 目前,徐州森林覆蓋率達30.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7平方米。
  • 「聯合國人居獎」「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不斷花落徐州。
  • 完善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為鳥兒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以九里湖國家濕地公園為例,在此觀察到的鳥類就有148種。

候鳥來了就不想走,把徐州當成了自己的家,這既是鳥兒們對徐州生態的「讚美」,更是徐州人愛鳥護鳥,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果。「現在的鳥兒不怕人了,」江蘇省九里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於道平對此頗有感慨,「人在岸邊散步,水鳥就在十幾米遠的水面上游弋捕食,兩不相擾,很常見。」

馮照軍說,鳥兒對生境的改變極為敏感,十分挑剔,只要廣大市民都能自覺保護環境、愛護鳥類,會有更多的鳥兒愛上徐州、留在徐州。

震旦鴉雀

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被稱為「鳥中熊貓」,列入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和國際鳥類紅皮書,是全球性瀕危鳥類。

南京作為震旦鴉雀的模式標本產地,20世紀80年代曾有過記錄,但此後20年震旦鴉雀一直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2007年2月江蘇野鳥會的一次濕地調查中,在六合發現了80多隻震旦鴉雀,創下全國一次性發現震旦鴉雀數量最多的紀錄。同年,專家們在江北一片生境相對較好的濕地,又見到它,之後震旦鴉雀再次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2014年6月5日下午,一些愛鳥人士在沛縣千島濕地意外遇到了這種鳥。此後,在徐州多地陸續發現了震旦鴉雀的行蹤。

震旦鴉雀對生境的要求極為苛刻,雖飛行能力不強,卻有著一般鳥類沒有的硬喙,由於生活在同一環境中的其他鳥類幾乎沒有探查和取食蘆竹葉基內昆蟲的本領,這就給掌握了這一「獨門絕技」的震旦鴉雀留出了一塊生存之地,有蘆竹的地方就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