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奇瑞汽車連續銷冠 憑什麼?

2020-08-04     首條財經

作者:藍海

來源:首條財經——首財研究院

寒冬還未褪去,又遭疫情打擊,車市慘況令人同情。

中汽協數據,1-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11.2萬輛和1025.7萬輛,產銷量同比下降16.8%和16.9%。乘用車市場累計綜合銷量770萬輛,同比累計下滑23%。

不過,黑暗往往是黎明先兆。

單看6月份,中國乘用車零售165.4萬輛,同比下降6.2%,環比增長2.9%,持續4個月環比增長。

7月29日,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7月第四周(20-26日),全國乘用車日均零售量48486輛,同比增長20%,環比6月下滑2%。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進一步推動促進汽車消費政策落地見效。

越是乍暖還寒,頭部車企的穩定器、提振器效應越凸顯。

銷冠橫屏 三輪驅動

企業排名看,一汽大眾仍穩坐頭牌。

6月,一汽大眾以17.9萬輛的銷量繼續領跑,同比增長1.9%,市場份額10.8%。

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拿下二三名,銷量為15.6萬輛及13.4萬輛,但同比分別下滑6.8%以及5.2%,市場份額8.8%和7.6%。

三甲實力,高下立顯。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一汽大眾的強者橫屏,也是其運籌帷幄的結果。

首先看戰略層面。

據了解,2020年一汽大眾將企業主題定調為「創變」:積極創新,主動求變,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一汽大眾的關鍵詞。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實現科學防疫和復工復產雙統籌,連續6個月蟬聯中國乘用車銷冠。

具體看,疫情之下,一汽大眾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應急指揮機構,同時成立多個專項工作組,應對160項國內零件、69項國際零件的供貨風險,僅用一個月時間便將單日產量恢復至7000台,做到了精準防控。

3月30日,在復工復產的特殊時期,一汽-大眾第2000萬輛汽車在長春基地總裝車間下線。從1991年的第1輛到2014年第1000萬輛,一汽大眾用了23年時間;而從第1000萬到第2000萬輛,僅用5年零4個月。

這也為其摘得銷冠打下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一汽大眾1-6月的累計產量達到893158輛,超過去年同期308輛,實現了874174輛的終端銷量。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一汽大眾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每年研發經費數十億元,研發團隊超2000人。

一汽大眾的跨越式發展,也帶動長春乃至吉林省汽車產業由整車研發、生產製造、綜合測試、部件配套、售後服務等構成的完整生態鏈條。

除了產品硬實力,營銷創新也狠下功夫。

除購車方式和營銷策略上迎合消費者口味外,其也開始由產品思維向營銷思維轉變。

疫情期間,一汽大眾也抓住了直播風口。

3月,一汽大眾大眾品牌高管團隊策劃了「66天團」線上直播營銷IP,不僅在汽車業產生很大影響力,還成功出圈,成為上半年線上營銷的經典案例之一。

4月,捷達(參數|圖片)品牌通過雲端上市模式,讓消費者透徹了解產品價值。6月,一汽-大眾奧迪提出「卓粵計劃」最新目標,根據不同城市的特徵和用戶需求,採取「一城一策」的營銷策略,打造外拓集客平台,提升品牌影響力。

可以說,藉助疫情契機,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銷售體係數字化轉型按下「加速鍵」。三大品牌全面提速營銷數字化步伐,著力強化營銷創新。得益於數字化賦能,三大品牌精進了銷售管理能力,穩固並拓展了用戶基盤,實現了與用戶間的高效溝通,為銷售成果轉化增添強勁臂助。

有付出,就有產品端的強勢回報。

6月,一汽大眾大眾品牌有4款車型終端銷量破萬,速騰(參數|圖片)、寶來(參數|圖片)更是突破2萬輛。作為中高級轎車領域標杆,邁騰(參數|圖片)6月終端銷量13,649輛,領先同級車型。SUV領域,探岳(參數|圖片)終端銷量達到15206輛。

4月25日,一汽-大眾大眾品牌首款SUV新能源車型——探岳GTE澎湃上市。7月17日,探岳X 熾愛先鋒之夜以多地連線全場景直播形式舉辦。

豪華車領域同樣不俗,奧迪品牌旗下奧迪A6L、奧迪Q5L車型,6月終端銷量分別為16817輛、13764輛。

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汽大眾2020年計劃推出6款新能源車型,包含已上市的邁騰GTE、探岳GTE等。

值得注意的是,7月28日,一汽大眾全新高爾夫在佛山工廠舉行SOP量產下線儀式,將於10月正式上市。

戰略、營銷、產品三箭齊發,強勢推新帶來新潮卡位,銷量大勢自然只是時間問題。

自主出口銷冠 大哥創新范

一汽大眾並不孤獨。

事實上,國產車企正在上演雙劍合璧。

比如奇瑞汽車。

一定意義上說,自主汽企中,奇瑞是一個特別存在。

作為曾經的9年自主銷冠,奇瑞算得「老大哥」。

儘管近幾年,奇瑞汽車出現頹勢,甚至無緣前三。但有一點是不可撼動的,那就是技術強,產品好。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曉慶表示,奇瑞汽車的改革之路沒有那麼順暢,但是精湛的工藝技術和頂尖的技術加上一流的生產線,讓奇瑞成為首屈一指的汽車品牌。

技術立企的企業信條,不是說說而已。聚焦2019年,奇瑞汽車實現了諸多技術突破。截至2019年底,累計申請專利18455件,獲得授權專利11933件,其中發明專利3540件,占授權專利量的30%,位居行業前列。憑藉這些專利,2019年奇瑞連續第6年位居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榜榜首。

技術之外,奇瑞汽車也在多維改變。

自2019年以來,奇瑞就開始與諸多汽車「新零售」平台開展合作,整合客戶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資源,積極改善用戶購車用車體驗,依託網際網路拓展新的零售模式和銷售渠道,在品牌、金融、庫存、流量、場景、智能化等方面全面賦能。

創新帶來了活動、動力。

2019年,也成為奇瑞汽車的「豐收年」。

從銷量數據表現看,2019年,奇瑞集團全年銷量74.5萬輛,其中自主品牌車型年銷量同比增長6.9%,成為年銷量超過50萬輛的自主品牌企業中,唯一一家實現增長的汽車企業。

這種可貴逆增,延續到了2020年。

今年6月,奇瑞集團共銷售汽車46189輛,環比增長10.9%,連續四月環比增長,自主市占率持續穩步提升。1-6月份,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235,248輛,其中乘用車出口41,799輛,同比增長42%。此外,該集團海外出口和新能源銷量環比分別增長27.3%、3.1%。

日前,奇瑞與花生好車、郵政集團陝西省分公司三方攜手探索的汽車「新零售」,再次創新升級,也打開了下半年的銷量遐想。

與一汽大眾類似,其營銷創新也大招頻頻。

疫情發生後,奇瑞汽車緊貼用戶需求,大力推進線上線下渠道融合,通過「奇瑞新零售」、「抖音線上挑戰賽」、「全平台矩陣雲上市」等系列創新,重塑現有購車流程。

渠道方面,上半年奇瑞為緩解經銷商壓力,專門拿出6000萬專項資金補貼,幫助經銷商快速恢復、拓展市場。

除營銷創新和渠道賦能,上半年奇瑞銷量的環比「四連增」,還離不開一系列讓利政策。

為讓更多人在疫情期間,實現自駕安全出行,奇瑞汽車在上半年陸續推出「免息減壓,安心返崗,5億紅包大派送」 、「五一大放價」、「618年中大促」等優惠活動。7月1日起,又推出「年中狂歡購」第一季活動,全系免息減壓,綜合優惠至高21000元,提振消費。

產品升級,亦可圈可點。

7月24日,2020成都國際車展上,奇瑞汽車與工匠派聯合打造的艾瑞澤STAR改裝車正式亮相。該車是基於艾瑞澤GX改裝而來,外觀幾乎全部進行升級。

有車迷評價:一款10萬元左右的車,生生被改裝成了買不起的樣子。

據了解,該款車輛在其格柵、保險槓、側裙以及尾翼上,奇瑞都聯合第三方改裝車廠,提供了大量直接改善空氣動力學結構的性能套件。且出現在側身上的制動系統後置散熱孔,通常只在超級跑車上才能見到。

外觀方面,新車加寬效果明顯。進氣格柵的造型誇張,前保險槓應用多層復合式導流套件,增加視覺衝擊效果。扁平化設計的LOGO可點亮,由此向兩側延伸的LED燈帶貫穿式整個前臉,搭配重新設計的LED大燈,科技感十足。

這只是奇瑞汽車,諸多新品中的個例。滿滿創新范加持,銷量高增也就成了應有之義。

截至目前,奇瑞汽車累計銷量達830萬輛,其中累計出口超160萬輛,連續17年保持中國乘用車品牌出口第一位。

可以說,奇瑞汽車作為自主品牌,身上有著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

奇瑞汽車官網上,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儘管經歷各種崎嶇、坎坷,未來的發展道路也不會平坦。但是既然明白了這種使命,堅定了這樣信心,有了方向和目標,我們就要義無反顧、更加執著地去追求和實現自己的夢想。今天的奇瑞與十多年前相比,已經積累一定的家底,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在國際市場也頑強地紮下了我們的根,正一步步地朝著我們的目標邁進。」

寒冬責任與春天期許

這種目標擔當,也有嚴峻形勢之壓。

最高層曾強調,信息化、智能化等趨勢不斷發展,對我們來講有危有機,危中有機。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我們要立這個志向,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

毫無疑問,中國已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

汽車大國,卻沒有強大的自主品牌,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是不可想像的。

早前中汽協數據亦顯示,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份額在2017年達到43.88%後,近兩年持續下滑,2018年和2019年占比分別為42.1%、39.2%。

如何提振自主聲音、自主影響力?

這一點,與奇瑞打造的「國際一流品牌」戰略不謀而合。

從2001年第一次出口汽車到敘利亞,奇瑞國際化一直穩步推進。目前去產品已出口全球80多個國家,在全球建立了10個生產工廠,1300餘家銷售服務網絡。

2019年,奇瑞歐洲和北美的研發中心均已投入運行。技術銷售外,奇瑞還積極運用「因地制宜」的屬地化運營策略,主動展開數字化營銷和體驗式營銷,收穫了良好的國際口碑。

如今,奇瑞汽車已從「走出去、賣產品」到「走進去、建工廠」,發展到現在的「走上去,樹品牌」的全新階段。

一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車企,正初具雛形。

一汽大眾,同樣有領跑目標。

在7月25日舉行的一汽-大眾「第四次黨代會」上,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亦功表示,「到2025年公司市場占有率保持行業第一;利潤率保持行業第一;年人均收入保持行業領先……」。

未來,其將重點發力智能網聯和共享出行領域,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汽車「新四化」趨勢中深耕。

新力量,新希望。

寒冬禁不住春芽。各中表現,首條財經將持續關注。

本文為首條財經原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SALuXMBLq-Ct6CZVG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