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進入平穩期,零售餐飲行業怎麼樣了?

2020-04-10     聯商網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各地購物中心、百貨商場、餐飲門店逐漸恢復營業。這些受疫情影響最大的線下實體商業終於迎來了春天。

多地政府也相繼出台消費券政策,以期刺激消費需求,帶動消費增長。那些因疫情中斷的必要消費需求也迎來補償性消費熱,不過總體上並沒有超過正常運營水平,大家所期待的報復性消費並未出現。這次疫情的影響,需要一個相對比較長的周期來消化。

那麼,在疫情進入平穩期,復工復產全面推進的情況下,零售餐飲行業到底怎麼樣了?

零售餐飲行業復工復產數據

4月9日晚,由微信支付主辦,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提供支持的「2020零售餐飲行業智慧復甦暖場會」如期舉行。會上,CCFA常務副秘書長王洪濤公布了零售行業和餐飲行業的兩組數據。

零售行業:在疫情期間,CCFA對中國快速消費品百強的調查顯示,平均開店率在98.9%。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消息,重點監測零售企業的銷售,3月中旬比2月中旬增長了7%。商務部還發布了3月21日百貨商場復工率比2月底提高了35%。

來自微信小程序的數據,部分商家小程序日銷售環比12月提升了11倍;截至3月27日,7個零售類小程序月銷過億;社區拼團類的小程序日均交易筆數增長656%,日活用戶增長了291%;超市微信支付筆數增長68%,生鮮果蔬類小程序日均交易筆數增長282%,日活用戶增長216%;便利店的小程序日均交易筆數增長143%,日均DAU增長124%。

餐飲行業:根據CCFA對71家頭部的連鎖餐飲集團企業的調研,91.6%的企業在疫情期間發力了外賣產品,50%的企業有自己的外賣微信小程序;67.6%的餐飲企業計劃在疫情結束後籌劃提升供應鏈或者企業數字化轉型。

來自微信小程序的數據,3月2-10日與2月2-10日,同期的數據,月同筆小程序點餐增長了322%;小程序的外賣月同比增長了402%,其中茶飲行業回暖速度最快,小程序下單筆數增長744%;微信支付餐飲行業的月同比增長達到了135%。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截至3月27日,超過80%的餐飲企業已經復工。

全國各行業陸續復工復業,疫情帶給行業的除了風險和損失,還有機遇。通過疫情讓大家了解到,通過數字化技術滿足顧客的部分需求完全可能,也是可操作和可實現的。上述這些令人振奮的數據,讓我們看到了零售餐飲企業數字化、智慧化發展的樂觀前景。雖然地域差異、行業差異造成發展的一些不同步,但是基於數字化的全渠道發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微信支付:助力零售企業深耕數字化

據微信支付零售行業運營總監白振傑介紹,受疫情影響,生鮮電商有大幅的增長,包括很多的電商平台的交易額增長非常快,無論是春節前還是疫情之後的這段時間。

雖然交易增長,但電商平台的用戶畫像沒有特別的變化,可能還是原來的電商用戶人群。無論是在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結構沒有變化。此外,數據更多的來自於用戶的活躍和用戶的消費的頻次在增長。所以,電商平台的交易可能還是原來的那批用戶。

與此同時,基於小程序的交易額大幅增長。這裡面有很多商家以前從來沒有做過小程序,甚至到家和小程序都沒有做,在這段時間零售企業有非常多的增長。小程序的交易跟線下門店的用戶群體是非常關聯的,而且相似度是非常高。所以,線下圍繞微信生態和基於小程序交易的生態增長是來自真正受影響的商家。

基於這個變化,微信支付看到很多零售企業他們受疫情影響的機會以及他們基於微信生態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數字化會成為真正這次抗擊疫情的關鍵能力所在。同時,這次戰役真的需要數字化的能力,這也是原來數字化能力做得比較好的企業,這次疫情的時候他們復甦的機會或者他們復甦的速度比較快的原因所在。數字化的能力其實是整體的能力,包括物流、供應鏈能力、商品能力、客戶管理等等這些能力,涉及到我們整個零售企業方方面面的數字化的工作。

西貝:客流只有去年同期的50%

西貝副總裁楚學友介紹稱,截至4月8日,西貝全國門店已經全部開業。但是,客流還沒有回升到以前的同等水平,目前來看客流只有去年同期的50%。雖然已經復工復產復營業,但是復消費還是姍姍來遲的一個狀態。

消費回潮為什麼會姍姍來遲?

首先,一些階段性的政策影響。有些地方還要求隔一桌坐一桌,自然你的門店的客流就下降了50%。對於這樣的措施,大家也都能理解。雖然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球疫情進一步惡化,輸入性病例時有發生,仍不可大意。

其次,消費者的心態和行為以及消費場景沒有發生重大改變。大家吃飯的習慣沒有變,大家吃飯的場景也沒有變,頂多只是外賣增加了,但是要吃好一頓飯到商場裡去吃,到餐廳里去吃,其實還是大家吃飯的一個核心的需求,所以這個方面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疫情期間,西貝不斷加大運營線上業務的力度,主要包括外賣和在線甄選商城。據楚學友介紹,西貝線上甄選商城增量達到300%,翻了三倍;外賣增量大概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0%。

天虹:超市到家的銷售占比20%

在百貨和購物中心基本處於停業狀態的時候,天虹發力線上銷售,這種線上業績還是表現不錯。天虹股份董事長高書林介紹稱,原來「超市到家」的銷售占比10%左右,現在可以達到20%,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進步;「百貨到家」增長的幅度會更大。

高書林認為,復甦不是簡單的「在疫情期間因為按了「暫停鍵」,現在重新按「播放鍵」」那樣的一種狀態我們來重啟。因為疫情的影響,讓市場以及多方面都已經產生了改變,在這樣一種改變的環境下,能夠更好地以一種更加先進的模式,更能夠適應這種變化的業務方式來重啟這一輪復甦。

步步高:一季度超市線上銷售占比17%

步步高一直在向數字化轉型,卻沒有找到好的支點,步步高超市在疫情期間找到了機會,超市線上業務增長顯著。據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介紹,疫情之前步步高超市線上業務占比2-3%,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其業務線上銷售占到了整個銷售的17%。第二季度,步步高的目標是超市線上的業務占比達到20%;2021年,步步高的目標是超市線上業務占比達到30%。

疫情期間,步步高員工深入各個社區,和社區物業、社區的親戚朋友建立起社群、微信群,全員獲客;另外一部分人做理單,因為第三方騎手都沒有上班,員工迅速地把用戶線上的需求滿足了,從幾千單到一兩萬單,最高峰做到了每天30萬單,而且這個理單都基本上是95%以上的訂單都當天能夠送達用戶的家裡。

截至目前,步步高購物中心板塊的零售生意可能恢復了7-8成,但餐飲也就一半多一點,包括院線、娛樂、教培等等這些都還沒有開業,預計要等到5月份才能完全恢復。

TODAY便利店:門店銷售同比增長100%-300%

據TODAY便利店創始人宋迎春介紹,疫情期間,包括平台加盟商、創業者等正式營業的門店銷售同比增長100%-300%。其中, 95%以上的業績來源於線上。

疫情期間,通過小程序、社區運營、餓了嗎、美團以及過程當中創造的新的雲店,TODAY便利店通過這樣的雲店方式去覆蓋。全渠道接下來正在成為便利店業態重新開始的新模式,新定義。

宋迎春表示,過去幾十年便利店的沉澱都是線下門店的運營能力,未來怎麼運營線上能力是必須具備的。通過這次疫情也大大促進和推動了便利店業態的全渠道化,特別是線上線下融合,所謂的「新零售」。

(來源:聯商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yNgY3EBfwtFQPkdEr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