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短篇小說,寫好框架很重要

2020-12-20     光醬語言研究所

原標題:如何寫好短篇小說,寫好框架很重要

小說,大家都不會感覺陌生,畢竟誰的青春沒有它的陪伴,男生們愛看的武俠小說,女孩們愛看的言情小說,現在回想起自己也看過不少小說,比如九把刀老師的黑暗小說《樓下的房客》,比如《盜墓筆記》系列,還有我國的四大名著,都是我們經常看的小說。再加上現在越來越多的小說IP被搬上銀幕,帶著很多的觀眾去重讀原著小說,這也是一種文化反哺吧。

很多人會覺得小說越長越好,比如現在網絡上連載的一些小說,大家看完一章就催更作者,覺得長篇小說才是現在的主流,但是事實上,短篇小說也有其優勢和特色,尤其是當我看到了《短篇小說之所以短》這本書,感覺我的世界開始變得豁然開朗,相比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更加讓人意味深長。

《短篇小說之所以短》由英國作家凡妮莎.格比集合26位英美作家合作完成,這本書從小說的開頭、結構、形式、場景、故事、風格、主題、結尾等各個方面來對短篇小說的寫法方式進行探討,其中還有名家名作的解析。讓我們理解,雖然短篇小說篇幅小,但是它並不會因此而變得不夠出彩。比如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村上春樹的《盲柳與睡女》和《象的失蹤》,到現在大家還是看的津津樂道。那麼我們接下去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作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吧!

短篇小說中的想法來自於哪裡?

科幻小說家奧森.斯科特.卡德曾說過「每個人每天都會與上千個故事靈感擦肩而過,好的作家是那些能抓住其中五六個靈感的人,大多數人一個也看不到。」從他的這句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其實小說的想法來源其實就是來自於我們的生活,而且還高於生活。有人認為小說的事情並不會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但是事實上最近新聞爆出的毀三觀的,奇特的故事,甚至比小說還精彩~所以說小說不過是現實生活的「美工刀」。

所以想要獲得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那麼我們首先就需要學會觀察,學會去傾聽,學會去感受。比如面對病故的親人們,就可以將外公去世時候的感受帶入其中,這樣就能夠和讀者產生共鳴;比如看到孩子生病,父母焦頭爛額,不知所措的感覺,也能夠在我父母的身上找到影子…任何一個關鍵人物,想要他有血有肉,就需要我們有非常強的觀察能力。因為只有認真觀察過,你的人物才能夠看起來真實,才會變得不簡單。故事裡的人物可能來自於我們的朋友親戚,也可能來自與旅遊時候偶遇的夥伴,也可能是電視新聞里播報…我們不妨將他們的表情和動作都記錄下來,這樣你在描寫人物的時候,這些就都可以出現在書中人的身上了。

當然在你在寫的過程中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經歷過,那麼這時候我們不妨「偷」故事,大作家艾略特曾說過「平庸的作家藉故事,偉大的作家偷故事」。「偷」故事,這裡說的「偷」不是真正的偷,而是提醒大家要用眼睛看、用心聽、用腦袋記。而且我們「偷」故事的動機應該是這樣的:「從來不是為了剝奪屬於別人的想法,而是為了去了解複試中到底是什麼強烈地激發了我的聯想。」所以「偷」故事並不可恥。而且更多的時候,故事反而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讓他們進入到進入更深刻的思考。

短篇小說的開頭非常重要

無論你在寫什麼文章,一個好的開頭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小說而言更是如此,它不僅需要抓住作者的興趣,讓他能夠有意願再讀下去,而不是棄書。在書中,作者將這種關係比作「半掩之門」,小說在門內,讀者在門外,我們只有讓讀者感興趣,推開那扇門,繼續往裡探索。

比如《處女保衛戰》開場:

十字路口坐在一群婦女,其中一個女人大聲問他是不是徹頭徹尾的矬子,其他女人都失聲大笑起來。

這個句子雖然只有簡短的一句話,但是它卻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的興趣,因為大家讀到這裡就會好奇,為什麼這些女人要這樣說他,這樣就抓出了讀者的好奇心,大家會想著去探究這個故事到底發生了什麼,從而產生了追小說的衝動。所以我們要將讀者帶進這「半掩之門」。

短篇小說簡短,不過寥寥幾千字,很多人會認為它應該很容易創作,但是事實上,這樣的創作並不簡單,很多人為了寫一個小說的開頭,就花費了2-3個月的花時間,有的人甚至畫上幾年。雖然文字不多,但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練習,我們完成起來並不簡單,因為你寫出來,你就知道內容不過是文字的碎片拼湊,並不會讓大家感到好奇,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讓小說流動起來,讓小說帶著我們進入到故事中,讓我們體會主人公的故事,讓讀者有代入感。

成功的開頭,必須讓讀者看起來有故事正在發生,並不停問「這裡發生了什麼」?所以我們想要創作好一部小說開頭還是任重而道遠。

短篇小說的結尾也並不簡單

創作小說的初衷就是為了用主人公的方式來表達對於現代社會現象的一些看法,所以說在描寫小說結尾的時候,往往都會升華故事主題,小說的結尾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我們比較常見的莫過於以下幾種:開放式,頓悟式,反轉驚奇式和共鳴式。

1.頓悟式

頓悟式結尾,是常見的結尾方式,指的是主人公突然有了靈感和想法,讓他突然洞見了某個真理,這種方式往往能夠將故事引向高潮,揭示故事的含義,使主人公重獲新知。主人公獲得高光時刻。但是我們在寫作中特別要注意,不要過多地描寫不必要的頓悟,這會讓作品看起來像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

2.反轉驚奇式

反轉的方式也是我們經常會用的,它能夠讓故事看起來更有趣,也能夠讓大家回味無窮,同理,在使用反轉驚奇的方法時,也不要讓這種用法過多的出現,出現的太頻繁,會讓人看起來離奇,所以我們打算用這種方式結尾的時候,我們要做好前期鋪墊,讓一起看起來水到渠成,而不是強行反轉,這樣會給負責帶來不好的體驗。反轉要做就要恰到好處,不僅讓讀者保持期待,又讓人物符合境遇。

3.共鳴式

這種結尾就是讓讀者產生共鳴,這是故事結尾的最高境界。因為真正的共鳴是隱喻、場景、情感、物體、思想和意向的巧妙融合。故事中的一切將你帶到結尾。而你也隨著故事走到結尾。

4.開放式

這種結尾方式非常有趣,能夠留給讀者更多的遐想空間,還能夠讓讀者自己進行續寫,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隨性,但我們還是要做好前期鋪墊,讓大家了解到故事大致的走向,讓堵著門找到他們自己想要的結局。

當我們將開頭、故事、結尾串聯起來,那麼這樣一本小說的基本框架就搭好了,接著我們在故事場景,語言風格,藝術需要等方面對故事本身進行優化,這樣一來故事就完美了。只有仔細讀完這本書,我們才能夠理解到短篇小說的內涵,也能夠了解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的差異。

這是初學者的學習手冊,也是幫助處於寫作瓶頸期作者的「武功秘籍」。每讀一遍,你都會有新收穫。所以想要寫小說的小夥伴不要錯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RttgXYBX2TYn2u-wn_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