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生胚燒成的過程

2019-10-11     紫砂空間

紫砂胚在窯里如何變成紫砂壺的?

首先,把紫砂坯件裝入匣缽或棚板等承載物。在以煤或柴等作燃料的明焰窯中,匣缽能起到隔焰的作用,避免產生火刺及表面色澤不光潔等缺陷,並且起到承裝與支架作用,提高裝窯密度。



裝窯


入窯

當窯溫達到105℃時,坯體內的結合水開始蒸發,這個窯溫要保持30分鐘後才可繼續升溫,否則坯體易開裂。

結構水逸出當窯溫平穩提高達500℃時,坯體內的結構水開始分解逸出。

石英體膨脹窯溫達573℃時,泥料中含有的石英顆粒膨脹,體積增大0.84%,晶型轉變。


氧化物顯色窯溫在600℃~1050℃時,泥料中的氧化物分解,壺體開始顯色。

保溫求定型窯溫在1050℃~1200℃時,坯體燒結定型,要停止加溫並保溫0分鐘左右,以平衡窯內溫差。

降溫求色澤窯內溫度平穩後,將煙道閘板及窯門打開,迅速降溫到700℃左右再重新關上窯門,製品表面會生成光澤。此時製品處於熔融狀態,壺體不會開裂。


石英體收縮因為石英晶型會在573℃時再次轉變,體積縮小0.84%,所以窯溫在700℃~400℃時,要緩慢而又均勻降溫,否則製品極易開裂。

冷卻待出窯窯溫降到400℃後,再降溫可快可慢,溫差已不會對成品產生負面影響。



出窯了,自己檢查一下是否有破損


一把壺從一塊泥巴經過紫砂藝人的精心製作成壺坯,再經過複雜的窯燒才最終到我們手裡,可謂是非常不容易,燒制過程中有很多的不可掌控因素,一不小心就會殘次,每把壺都有它的獨特性,所以請妥善小心對待自己的愛壺哦。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GyJum0BMH2_cNUgAr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