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雷射雷達初創公司成被告
兩家被Velodyne LiDAR起訴的初創公司分別為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它們從屬於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雷射雷達企業陣列。據了解,與此前起訴矽谷雷射雷達公司Quanergy類似,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因侵犯US 7,969,558專利而被Velodyne LiDAR起訴。
禾賽科技2013年成立於美國矽谷聖何塞,2014年總部遷至上海,在傳感器創新領域,禾賽科技的微振鏡和波形加密技術有較突出的成績。其核心產品包括固態雷射雷達、機械雷射雷達、多傳感器融合套件,主要應用在自動駕駛領域。
速騰聚創2014年成立,其總部位於深圳,在北京、上海、德國和美國設有分支機構。該公司圍繞雷射雷達環境感知方案,在晶片、LiDAR傳感器、AI算法等多個核心技術領域有一定成績。其核心產品包括MEMS固態LiDAR系統技術解決方案、機械式系列LiDAR系統技術解決方案,客戶有自動駕駛科技公司、車企、一級供應商等。
US 7,969,558專利或成Velodyne的王牌
據了解,US 7,969,558專利可用於自動駕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機器人視覺和其它多種應用。該專利由Velodyne創始人David Hall在2007年7月申請,專利標題為高精確度雷射雷達系統(High definition LidarSystem)」,於2011年6月獲得美國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授權。除此之外,Velodyne LiDAR還分別在美國、歐洲、中國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申請了7件US 7,969,558專利的同族專利。
US 7,969,558專利提出了一種基於雷射雷達的3D點雲測量系統和方法。包括基部、殼體、以及在殼體內的多個光子發射器和光子探測器,環繞基部旋轉殼體的旋轉馬達,和將光子探測器產生的信號發射到外部部件的通信部件。其旋轉部件包括旋轉功率聯接器,將來自外部源的電源提供給旋轉馬達、光子發射器和光子探測器。
作為3D實時環視雷射雷達的基礎專利,US 7,969,558已經被雷射雷達創新廠商、Tier 1供應商、車企大量引用。其中,包括了Quanergy、博世、BLICKFELD、Luminar、Waymo、OUSTER、三星電子、豐田、禾賽科技等企業。對Velodyne LiDAR而言,US 7,969,558專利無疑是其重要的一張王牌。
IPO前夕,Velodyne開打專利訴訟戰
這不是Velodyne LiDAR首次就專利問題提起訴訟,在今年5月,Velodyne LiDAR剛剛贏得了對Quanergy的專利訴訟。不過,Quanergy對該判決表示質疑,並計劃就美國專利審判和PTAB的決定提起上訴。Quanergy認為,其公司早在US 7,969,558專利之前就提交了相關的專利。此外,該公司還表示,Quanergy有7項專利,並將使用它們來檢查所有雷射雷達競爭對手的產品,以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不過,目前的外媒最新消息稱,Velodyne LiDAR和Quanergy已經達成了庭外和解。
Velodyne LiDAR為何近期開始頻繁進行專利訴訟?這或許與其即將在年內申請上市有關。
據了解,Velodyne LiDAR的前身是Velodyne旗下的雷射雷達部門,2016年拆分獨立發展。雖然Velodyne LiDAR在全球雷射雷達產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10年前其64線雷射雷達就已經應用於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並針對自動駕駛已經推出了Puck、Ultra Puck、Alpha Puck、VelaDome以及Velarray系列產品。
但其產品未大規模量產,一直是該公司的痛點。近幾年來,其他後來的競爭者推出低成本雷射雷達方案,獲得了車企的一些關注,使得Velodyne LiDAR面臨更為嚴峻的市場競爭。以Quanergy、IBEO、Innoviz、禾賽科技、速騰聚創等為代表的雷射雷達初創公司,以Waymo、福特、寶馬、奔馳等為代表的車企,以博世、采埃孚、法雷奧等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在雷射雷達產業開始積極布局,進行跨界合作,並推出了一系列低成本、高性價比的產品。
·何時量產是重點
「如何進一步降低成本,製造出性價比更高的雷射雷達產品」成為Velodyne LiDAR發力的重點。為此,包括福特、尼康、百度在內的公司對其進行投資,希望能推動雷射雷的大規模量產。2016年,Velodyne LiDAR從福特汽車公司和中國百度公司獲得了1.5億美元的投資,用於開發和批量生產用於自動駕駛和高級車輛安全系統的低成本雷射雷達。去年12月,日本尼康向Velodyne LiDAR投資2500萬美元,用於大規模生產雷射雷達傳感器。
·專利訴訟被疑事出有因
在此基礎上,Velodyne LiDAR計劃在今年年底前上市,估值達到18億美元。為支持IPO,Velodyne LiDAR開始頻繁地發起專利戰顯得事出有因。很明顯,Velodyne對友商的訴訟只是一個起點,未來或將在雷射雷達行業看到更多的專利訴訟事件。
有業內人士分析,此次Velodyne LiDAR訴訟的真正的目標其實是在禾賽科技。禾賽科技雷射雷達產品主要應用於自動駕駛,在中國市場受到了一汽紅旗等車企的訂單,在歐洲獲得了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的認可,而且在2018年禾賽科技的銷售額達到數億元人民幣。而速騰聚創的產品主要應用於機器人和低速車,目前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對Velodyne LiDAR暫構不成威脅。
從Velodyne LiDAR對Quanergy、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的訴訟事件可以看出,該公司目前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當前,全球雷射雷達初創企業正在爭分奪秒地推進新產品的研發,誰先實現大規模的量產,誰就能在自動駕駛汽車車載傳感領域搶占高位。
隨著自動駕駛車企規劃的元年即將到來,作為自動駕駛系統核心部件的雷射雷達仍未大規模量產,這反映了該行業當下的尷尬處境。為此,Velodyne LiDAR不僅有來自同行的壓力,還有來自終端整車廠的壓力,在此背景下IPO是否順利對其而言十分重要。因此,Velodyne LiDAR的行為顯得十分合理。而這也警醒業界,專利問題必須要嚴肅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