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朝氣,樂觀陽光,腳步匆匆,溫婉大方,這是我們見到李金晏老師的第一印象。「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它折射的是一種教育哲學,但卻是李金晏老師從教十四年來對「教師」二字最好的詮釋。
當教師很累,卻很值得!
在南部三中,李老師總是腳步匆匆,忙於教學、忙於輔導、忙於談心、忙於查寢,當問到這樣的工作累不累的時候,她笑著說:「這是我們南部三中教師的日常,大家都在做,大家都有感到累的時候,但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教書育人也是教師的本職工作,我們樂在其中」在她的眼裡,我們看到一位青年教師對教師這一神聖職業的那一份自豪和幸福。她說,自己就住在校內教師宿舍,家和教學樓的距離不過一百多米,但有時忙到顧不上回家吃飯,更別談接送尚在讀小學的孩子。當教師是她從小的夢想,能從事一件自己從小就夢想的職業,再累也值得!」
微笑比發火更有效
十四載的教學生涯,連續兩屆班主任,她所帶的班級先後兩次獲得南充市先進班集體的稱號,問她有什麼妙招,她說:「高中生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你要記住孩子就像一塊從廣元嘉陵江衝到了南部嘉陵江來的石頭,江水就會把石頭的稜角磨平,有時候急是沒有用的。」「上善若水任方圓」,在李老師的言語中,自己的微笑和包容就好比那嘉陵江水,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方法靈活多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小波從小生長在單親家庭,母愛的缺失讓叛逆期的他性格開始變得暴戾、孤僻,他不願意和同學做朋友,班上同學也認為小波是個「怪人」。李老師注意到了這一切,她並沒有急於去請小波家長來勸說,而是冷靜細心地觀察,去發現小波身上的「閃光點」,恰到好處地表揚,恰如其分地提出希望,並始終以親切的微笑關注他。通過多次與小波交心談心後,漸漸地,小波的內心慢慢地被柔化,並最終在這種微笑力量的感召下,走出困境、活出自信。諸如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她一直記著南部三中譚仕立校長在教師大會上的諄諄教誨:「假若你是孩子,假若是你的孩子」,「把一個學生培養出來不僅改變了他個人的命運,也改變了他家庭的命運」。她說有次感冒了非常難受,聲音嘶啞,四肢無力,但沒想到學生買來感冒沖劑沖好,讓她喝下。於她而言,那不僅僅是一杯感冒沖劑啊,那是學生對老師,孩子對母親濃濃的愛意。
牽牛花也有春天
常言道:做老師,就像做父母一樣。「牽牛花也有春天!」是李老師最喜歡的一句話。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但當送走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那經歷的故事早已寫進每個人的生命。
她說:「學生是渴望被賞識的。很難想像一個成天被挑剔的人,會不垂頭喪氣?會有成就感?會充滿信心?」在工作中,尤其是對待後進生,她總是主動地抓住或創設條件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增設了「優秀室長」「德育小標兵」「進步學生」「班級貢獻獎」等很多獎項,當班級獲得榮譽時,她也會強調這是全班每一個人的功勞,讓每個孩子可望也可及,讓更多的孩子獲得成就感。
炎炎夏日她會提醒孩子們注意防暑,不要下河洗澡,會給學生備好藿香正氣液等防中暑物品;寒冷冬日她會自然急切地提醒學生多穿一件衣服,會查看住校生床鋪是否暖和,會在家裡蒸包子帶到教室里請孩子們。班級留守孩子多,她總是給孩子們更多的愛和關懷,班級的孩子們親切地喊她「李媽媽」。
如今,李金晏老師靜靜地看著這些孩子,只等花開……
來源:南部縣教育科技和體育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6nmlG8BxtCz63RLO2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