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陝西鄉黨,談起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為何總能讓人充滿前行的力量

2019-11-08     花樣長安

「大家好,我是陸步軒,就是北大畢業賣豬肉的那位。我曾被政府招去做了12年的公務員,之後辭去公職,重新回到肉案,希望利用有限時間,做好豬肉這篇大文章。」

陸步軒在抖音上一條短短63個字的開場白,獲得50餘萬點贊互動,堪比網紅大V。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網際網路時代,有人說就算你登上熱搜,過了7天也將會被大眾遺忘。

而陸步軒因買豬肉而被媒體稱為「北大屠夫」登上新聞,已經過去了整整16年,然而每每提起總能引起大眾的關注,這個陝西鄉黨到底擁有著怎樣的魔力?

我命由我不由天

隨著今年《哪吒》的大熱,這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引發了無數普通人的共鳴,長安君也是其中之一。之所以共鳴,是因為我們骨子裡對「命里註定」這種悲觀命運認知的一種反抗和不屈。

透過對陸步軒跌宕起伏人生的探尋,我發覺這句話用在他身上忒別合適。

不屈服於平庸

陸步軒出生在陝西省長安縣(現西安市長安區)東部農村的一個普通農家。家裡幾代務農。母親在他剛上學的時候就意外去世了,父親也認不了幾個字。農家的孩子上學晚,直到九歲陸步軒才上小學。

那個年代農村特別窮,他一天只有兩頓飯,早上一頓玉米粥,中午玉米粥下麵條,晚上沒吃的就扛過去。因為初中離家遠住校,每個星期回家拿一次饅頭,一不注意饅頭就霉變了。據陸步軒說,那個時候霉變饅頭吃多了,到現在他都不愛吃饅頭。

第一年參加高考,他考上了西安師專。但他卻把錄取通知書撕了。因為他有個親戚孩子考上了國防科技大學,親戚總跟他父親炫耀。為了替父親爭一口氣,他又復讀了一年。當年以531分,陝西省第十四、長安縣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不屈服於體制

伴隨著八十年代末的動盪,頭頂名校的光環即將畢業的陸步軒,等來的不是「春風得意馬蹄疾」,而是畢業時被發回原籍,接收勞動鍛鍊。

一紙派遣證的他卻並沒有得到心儀的工作(被人頂替了),三個月內奔跑於數個部門所求不得的他,卻最後只有長安縣一個快倒閉的柴油機配件廠接收了他。可他一天都沒有待,就被長安縣計生委借調寫材料。勤勤懇懇的乾了三年,但因為跟的領導不被重用,連帶著他也不被人重視,甚至獲獎的文章都不能署上自己的名字。

遲遲得不到轉正的他憤然辭職,離開了曾經全家人期盼的「體制內」、「鐵飯碗」。

不屈服於命運

在中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有這麼一個觀念「士農工商」,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做官。一旦做官不成,就被人唾棄成百無一用是書生,甚至因此而自殺殞命的絕不再少數。

陸步軒也是讀書人,但他並沒有因為離開體制內而絕望,下海之初,投入全部家當搞裝修,又跟人借了十萬塊錢挖金礦,都沒有成氣候。陸步軒說:

那是我人生的最低谷,生活窘迫,看不見前途,還欠了一屁股債。我做了五六年職業賭徒,苦心鑽研牌技,贏的錢勉強維持吃喝。

隨著女兒的出生,為了養家餬口,開了個小商店,零售利潤微薄。不願賣假貨的他,最後實在經營不下去了,選擇了投入更小、回本更快的豬肉鋪......

看似他步步被生活所逼,迫不得已,談不上什麼不屈服。但我們得換位思考一下,八十年代末的北大畢業生,幾乎到哪個單位都是寶貝,都是業務尖子,都是未來的領導幹部。

而陸步軒不僅一出校門就沒有單位接收,進了體制內因為人事關係而不得轉正,放下讀書人的身段去下海而賠個精光,為了養家餬口而干起了最不需要文憑的豬肉鋪。換做我們任何一個人,可能置身其中的某一環就會被壓垮、被逼瘋。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跌宕起伏,落魄如斯而不屈不撓的「北大屠夫」陸步軒,更像我們生活在身邊的甲乙丙丁,也更能激發我們不向命運低頭的勇氣。

作為這一段的結尾,我還是套用《哪吒》里太乙真人的一句話,「人是否能夠改變命運,我不曉得。我只曉得,不認命是陸步軒的命,也是我們千千萬普通人命。」

破除了讀書無用論的謬誤

安迪·沃霍爾曾經有一句名言「在明天,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果不其然,因為某媒體偶然得知一個北大畢業生在買豬肉的事情,而對陸步軒做了新聞報道。陸步軒瞬間變成「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北大屠夫」。按現在的說法,那就是上了熱搜啦!

然而,這個一朝出名天下知的「北大屠夫」,卻在當時引起了一場全社會的大討論。

陸步軒成了反面典型,有人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孩子張口就是「學習好有什麼用,北大畢業都賣豬肉」。

陸步軒曾經自己都覺得他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他是反面教材。一時之間,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成為無數不想上學的孩子的最佳藉口。甚至在社會輿論的重壓之下,當地政府不得不把陸步軒重新召回體制內,以挽回「讀書無用論」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從此以後,陸步軒成為地方志辦公室的一名公職人員。

但經過未名湖洗禮的陸步軒,並沒有因為迫於生計買豬肉就自干庸碌。其實早在媒體報道前,陸步軒就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讓自己擺脫貧窮和債務,過上了當時的高收入生活。

陸步軒說:我賣豬肉純屬歪打正著。我做生意實在,肉質好分量足,回頭客越來越多。一開始一天只能賣半頭豬,一年以後一天能賣12到15頭豬。2001年,我掙了4萬塊錢,跟工薪階層比是了不起的收入。

雖然後來進入公務員體系,年屆五十的他並沒有按部就班的等待十年後的退休養老。陸步軒在北大學到自由和創新的思想讓他重新鼓起勇氣,掙脫掉束縛。重新系上皮圍裙,成了名副其實的「北大屠夫」。

後來的事情長安君就不做過多描述,「北大屠夫」陸步軒和校友陳生一起合作開屠夫學校,賣豬肉,創品牌,2019年身為董事長的他,早已身價上億。而他領導的企業也成為年銷售十幾億,中國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

陸步軒從名校光環加身到淪落街頭賣豬肉,再從千夫所嘲的「無用書生」到身價上億的明星企業家。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他用自己的人生高度破除了社會上「讀書無用論」的謬誤,也算是因果循環。

他的經歷

讓無數本打算讓孩子早早外出打工的家長打消了退學的念頭,

讓無數不願管孩子學習的家長重新審視自己的讀書的定義,

讓無數錯失讀書良機的青年重新拿起書本。

從社會進步積極的意義講,這比他一手創立起來價值十幾億的企業更有價值。佛家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從價值觀上救人無數的陸步軒,不知道又造了幾多浮屠。

性情中人的真漢子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過度包裝的社會,不僅商品過度包裝,企業家更是如此。無論走進那個書店,占領最佳位置的永遠是「馬雲教你怎麼說、巴菲特的人生智慧、潘石屹和他的潘蘋果、王石的永遠攀登.....」。

我承認每個取得成功的人都有他獨到的智慧和過人的本領,但過度的包裝已經讓他們不太像人,而是像神一般高高存在,似乎他們說的話字字璣珠,奧妙無窮,耐人尋味。

有人問陸步軒你怎麼定義成功,陸步軒這樣說道:「你做成了。放屁都是有理,你不成功,說話就是放屁。」通俗易懂接地氣,唯有真性情才敢如此直接,毫無掩飾。就沖這個就得稱他一聲「真漢子」。

楚漢之爭中的霸王項羽,滅掉秦朝後力排眾議要回彭城,大臣們都不解。項羽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可見所謂功成名就的執念對國人的深遠影響。

但成名後的陸步軒,卻悄悄淡出公眾的視野。即使受母校北大邀請回去演講,這個真性情的西北漢子並沒有大談自己如何得意,而是直言不諱的說「自己是北大的「丑角」,給母校丟臉抹黑了,北大作為中國頂尖名校,培養的是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而我是個豬佬。」

試問有幾個名人敢在這樣的場合下如此坦誠相見。說到底,這個成名的「北大屠夫」依舊是那個陸步軒,名氣和財富並沒有讓他的人格「變色」,而這種不忘初心的本色尤其難能可貴。

時至今日,陸步軒依然每年的大年初一這一天,他都要回到西安老家,擺上一天的流水席,宴請曾經嘲笑過他的、幫助過他的相親們。大富大貴下的他,依然沒有忘本,保持著一個農家普通人的熱情、善良。

大眾之所以喜歡陸步軒,是因為在他身上能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

窮苦人家出身

依靠自己的實力刻苦求學

因為沒有「關係」而備受冷落

因為生計所迫而自甘平庸

不因為爆紅而失了分寸

不因為富貴而眼鼻朝天

年近耳順仍拼搏不息

唯一的念想,就是保護好自己的一雙兒女,讓他們今後走上社會不復他的老路,少碰一些壁,少挨些苦。這是一個愛子情深的老父親最樸質的情感流露。

結束語

「北大屠夫」陸步軒,一個長盛不衰的話題人物。他的人生折射出那個時代一個農家草根努力求上的掙扎,也曾引發那個時代對「讀書無用論」的大討論。更是用不屈於命運的倔強性格成為了備受尊敬的企業家。

他是那麼的不同,他又是那麼的普通,借用《平凡之路》這首歌,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遠地離開

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

想掙扎無法自拔

我曾經像你像他

像那野草野花

絕望著也渴望著

也哭也笑平凡著

......

很幸運的是,他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不平凡的平凡之路。

而之所以大眾對他如此關注,是我們或多或少都能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無論是善良的品格、不屈於命運的倔強、面對重壓而默默忍受的堅韌、求生向上實現夢想的堅定,總能從中找到給予自己前進的力量。這或許就是「北大屠夫」陸步軒身上的魔力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

《「北大屠夫」陸步軒:身家上億的抖音網紅,讀書人里最會賣豬肉》

《「北大屠夫」陸步軒:用三十年與「北大」和解》

《「北大屠夫」陸步軒,一個草根的傳奇》

《北大賣豬肉校友哽咽講創業:我給母校丟了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3eMTm4BMH2_cNUguX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