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高二的孩子,以642分的高分,從初中考入了一所不錯的高中。
然而,一學期下來,成績排到了班級倒數。
家長非常著急,趕緊給他找了一個校外的一對一的培訓班,兩個小時800元。
這家培訓機構表示,按照他們目前的價格,從高一下學期到高二全年的課程,一次性交齊要17萬,可是,如果一次一次地交,後面肯定會漲價。
萬般無奈之下,家長一狠心一咬牙,勒緊褲腰帶,一次性充值17萬。
這事發到網上,戳了很多家長的心,大家紛紛吐槽。
「剛給兒子交了5萬元的培訓班費用,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原來一周一次的三口聚餐,現在平均一個月不到一次。」
「羽毛球14000元,邏輯思維11000元,創意美術3300元,國畫3400元,幼小銜接6600元,英語1萬多,舞蹈課一年1萬多。粗略一算也要五六萬。學舞蹈的還有出去比賽的,我家沒去,出國比賽的都是好幾萬。我們這還沒學樂器,古箏一年差不多6000元吧,鋼琴就更不要談了。」
「以前我大哥說我侄子在民辦學校讀書,一年要花掉八九萬,我還不相信。現在我信了。前一段時間,我仔細算了一下,兒子現在每個月的興趣班、輔導班費用加起來要4000多。鋼琴課、寫字課、圍棋課、畫畫課還有語數外的輔導課。暑假花錢更多,鋼琴集訓3000,考級2000多,圍棋集訓3000多,報名費和證書費,大概也要1000千多,七七八八加起來也要一萬多。」
孩子上個學,怎麼就那麼費錢呢?我們來看一個「拍賣美元」的實驗。
1971年,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家馬丁•舒比克在學校里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公開拍賣1美元,5美分起拍,出價最高者獲得這1美元,但出價最高和次高的兩個人都需要支付自己的出價。
這樣別開生面的美元拍賣立刻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5美分」、「10美分」、「15美分」、「20美分」、「25美分」……叫價之聲此起彼伏。
當叫價喊出「50美分」時,節奏逐漸慢了下來,只有幾個人繼續叫價。
當有人喊到「95美分」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不對勁,開始由賺轉虧,陷入了一種困境,但在這樣的拍賣規則下,放棄就要虧掉90美分。
人們騎虎難下,為了少虧一點,繼續喊價「100美分」,拍賣價格仍然在繼續往上漲。
最終,這張1美元拍出了幾十美元的天價。
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高校進行了多次實驗,最終的報價都在20美元到66美元之間。
這些名校的大學生都不是傻子,卻以遠遠大於1美元的代價去競買1美元,怎麼回事呢?
因為一旦參加這樣的遊戲,就會付出成本,這時人們就很想通過擊退對手來減少自己損失甚至獲得好處。
但對方也會這樣想,於是價格就持續抬高而難以控制。
這就如同一個沼澤陷阱,一旦滑落其中,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明知是無底洞,還要把大把大把的錢往裡扔,無非是想撈回一點,免得先前扔進去的錢血本無歸。
「美元拍賣」看起來純屬胡鬧,但實際上,我們在孩子上學這件事上不正是這樣的做法嗎?
為了獲得理想中大學的入學資格,進而產生想像中巨大的收益,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而當你付出數倍的代價終於實現孜孜以求的目標時,才發現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失去了更為重要的機會。
這樣的陷阱有解嗎?當然有!
400多年前的徐霞客,旅遊界的頂級大神,號稱「游聖」,以《徐霞客遊記》流傳百世,甚至中國旅遊日(5月9日)就是因《徐霞客遊記》的開篇之日而定的。
徐霞客一生的成就如此輝煌,《徐霞客遊記》被後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但徐霞客本人卻沒有沒考上功名,沒做官,連正經工作都沒有,一生只讀書不考試。
像徐霞客這樣,不考試沒成績,卻依然混得風生水起,歷史上可謂多如牛毛,數不勝數。
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價值,父母應該幫孩子找到他的價值。
李玫瑾教授在《幫助孩子尋找他的價值》的演講中,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壓縮孩子的課堂時間,為孩子創造體現價值的機會
對孩子來說,這個世界很大,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並不是所有的學習都是課堂學習。
比如,李玫瑾老師說,學生除了要在學校學習,還要到工廠去,到鄉下去,到商店去,學工學農學軍學商。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去各種各樣的地方,做各種各樣的事,見各種各樣的人,就能開闊眼界,擴展自己的興趣。
二、父母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興趣和專注點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老天都賦予他有一定的天賦和潛力。
但是,天賦這個東西,孩子小的時候因為能力和條件的限制,自己往往難以掌握,需要靠家長發掘。
美國耶魯大學的羅伯特·滕斯伯格博士通過研究,得出一份孩子潛能自查表,通過簡單的20個問題,評測出孩子具有哪方面的天賦。
三、擴展孩子的涉獵範圍,多帶孩子出去「玩」
當然,這裡的「玩」並不是買機票、報旅遊團,到全國各地去吃喝消費,拉動GDP。
對孩子來說,重要的不是「在哪玩」,而是「玩什麼」,比如,這周末爬山,下周末打籃球,再下周末打羽毛球……
擴展孩子的涉獵範圍就是要讓孩子進入不同的領域,體驗不同的事情,獲得不同的樂趣。
四、尊重孩子,把選擇權交給孩子,父母做參謀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父母一定要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家長給孩子做參謀,比如告訴孩子有幾種結果,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結果。
孩子的價值不在大小,在於孩子能否知道自己的價值是什麼。
孩子的價值不在一時,它可以在努力當中有增有減。
想要讓孩子們向陽生長,父母就要給予充分的陽光和空間,要以引導與尊重為重點,而不僅僅是大把投錢。
為什麼你的孩子很苦很努力,成績卻總是不理想,問題出在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