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河之下,萬籟俱靜,突然,風車化身的放映機放出了一道光——電影開演了。」
「2020年周末票房的全球紀錄是由中國電影創下的,這是一個值得欣慰的事情。」8月23日下午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北影節)的主題論壇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CEO王中磊在現場談起《八佰》的放映情況。
8月20日,影院有序復工已滿一月。8月22日,《八佰》單日2.06億的票房成績,創下2020年度單日票房全球紀錄。截至8月23日下午16點,正式上映3天的《八佰》票房已破7億,單日排片占比近70%。
數據來源:國家電影局專資辦
影院復工,觀眾走進電影院的熱情被一點點調動,與此同時,各類影節也陸續籌辦。
8月22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與月前的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相似,此次北影節也採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節模式。以「夢圓·奮進」為主題,為期八天的影節包括展映、論壇、市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電影+及由北京廣播電視台推出的特別節目「夢圓·奮進」和「再相聚」等環節。
從電影人相聚到線下影迷的觀影熱情,走到第十年的北影節,也展現著其「變」與「不變」。
「雲上北影節」開展
8月以來,隨著北影節「定檔」的消息傳出,北京大街小巷的行道路燈就掛上了本屆北影節的道旗。十年來,這是北影節第一次在入秋之際舉辦。
為做好疫情防控安排,今年的北影節沒有開閉幕式和紅毯,並取消主競賽單元,天壇獎不評獎。
同時,北影節選取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辦節模式,推出「雲上電影節」概念。
對於影迷來說,「北京展映」是最受期待的一個環節,今年該環節囊括300多部中外優秀影片,分為影院展映、線上展映、電視展映和露天展映四部分。
線上展映。一方面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避免人群聚集,一方面為了彌補「手慢無」的搶票遺憾。獨家網絡展映平台愛奇藝搭建北影節專區,上線250部左右影片,首次一次性上線約50部境內外新片。作為「雲上觀影」的開幕影片,電影《春江水暖》已於8月21日上線。
電視展映。北京衛視、BTV影視和BTV青年三個頻道循環播放20部中外優秀影片,這是北影節首次開拓電視端展映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雲觀影」還配有導賞解說、主創與影迷的隔空交流等互動環節。
發揮產業對接和聯動作用的「北京市場」活動,今年開啟了線上線下共同運作的方式。環節內的招商展會板塊整體移至線上,採用3D+VR技術搭建3D全景展示系統,向全球電影機構提供免費展位,便於展商、嘉賓進行數字化、智能化交流合作。
業界人士分享心得、探討電影更多可能的「電影大師班」,邀請了李安、關錦鵬、傑茜卡·豪絲娜、艾秋興等電影人,以「東方表達與數位技術」「香港電影:傳統繼承與發展超越」等為話題進行智識和經驗的交流。線下活動內容將以視頻的形式在網絡播出,通過更多渠道觸達影迷。
「十年」,新的起點
從2011年創辦至今,北影節迎來了第一個十周年。
8月23日下午,「十年·如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主題論壇」活動邀請到電影人和影迷分享他們與北影節的故事。十年,北影節見證了許多電影人的圓夢故事,也成為他們奮鬥歷程的縮影。
第一屆北影節的開幕雲集了21位國際電影節主席,威尼斯電影節主席甫一落地,便說「在機場就感受到了北京的熱情與好客」;第二屆北影節,年度電影最佳貢獻獎授予演員李雪健,他的獲獎感言只有八個字:好好演戲,好好做人;第五屆北影節,影節主席呂克·貝松在頒獎典禮現場像孩子一樣跳起來抱住成龍,對全場喊出「北影節太好了,我還要再來」……
在論壇伊始播放的VCR里,眾多電影人紛紛談起自已與北影節的「淵源」:徐崢參演的《催眠大師》《幕後玩家》曾做過北影節的開閉幕影片;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狼2》和參演的《流浪地球》都曾登陸北影節展映。郭帆和馮紹峰則在十年這個節點對北影節的未來與作用有著更多期待,「希望越來越國際化」「在年輕影人的扶持方面繼續發光發熱」。
十年是一個里程碑,也是新的起點,面向未來,電影行業會如何發展?中國電影人又展現了怎樣的姿態?
王中磊在論壇現場分享,「從華誼自身到身邊同行,大家現在反而都在沉下心來打磨內容,電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沉澱,是一個有感而發的過程。」針對公司項目,王中磊也透露了華誼正在籌備的影片《黑死病的假面》的創作進度,「幾年前,有幸從黑澤明家族獲取了黑澤明唯一一部創作的劇本,疫情期間,我們將創作方向進行調整,而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幾百年前歐洲一起瘟疫後的一個動人故事。」
創作者也對電影產業進行思考,導演陳思誠認為中國影人必須要沉下心做出更精品的內容,以內容為基礎推動行業,並賦能其他產業。對於即將在國慶檔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拍攝貴州單元的陳思誠也做了簡單「劇透」:「去年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是以時間線作為串聯,《我和我的家鄉》在編排上其實是空間線,『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講述五個故事,展現地域的發展變遷,同時,這會是一個喜劇」。
對於接下來的項目,陳思誠在論壇上首次披露,9月26日,自己第五部導演的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即將開機,影片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導演文牧野也透露正在創作一部現實題材、有戰爭元素的劇本。
線下展映:片單「新」,影迷參與「熱」
8月19日12:00,影迷盯著App開始搶票大戰,此次首設的「女性之聲」單元中的紀錄電影《掬水月在手》,其影票最先售罄。
在本屆北影節展映的熱門老片中,「系列饕餮」主題單元是4K修復版《黑客帝國》三部曲的主場,時長六個半小時的《戰爭與和平》以及需要從早九點看到晚六點的《工作與時日》也被一搶而空,可見觀影熱情之高漲。
影迷「搶票忙」,八個半小時超長影片《工作與時日》影票售罄
綜觀本屆北影節的全部片單,不難發現,與往年展映影片相比,本屆北影節影院展映數量偏少(100餘部),片單也偏新。
但體量小和片單新並不影響影迷們的觀影熱情,某種程度上說,這樣的片單安排給予了觀眾發現「小而美」的影片的契機。
「北京展映」合作影院
當然,一些經典老片也放映了修復版本,如上海國際電影節與中國電影資料館等機構合作修復的電影《祝福》,就在本屆影節亮相。
策展人沙丹在接受採訪時稱,「隨著電影節發展,影展並不是要完成一個簡單的放片工作」。
以新片為主,推動電影產業和迷影文化發展,是這次策展工作的思路,甚至會在未來繼續沿用下去。有必要的經典老片才會排入片單,而之所以放映修復片,除了滿足觀眾的心愿,還包含著策展團隊「助推國際修復機構合力交流」的希望。
另一邊,作為今年北影節新設單元,「電影萬歲」「境界」「女性之聲」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境界」單元中的影片《夜班》,是首次在大陸公開放映的互動電影。觀眾需要提前下載App,以不同的選擇影響電影進程和結局。
8月26日到28日,北影節還特別舉辦遊戲動漫電影單元展。
在前文提及的四種展映形式中,線上展映是是「北京展映」單元首次設置,電視展映是北影節首次開拓電視端展映渠道,露天展映也屬北影節首次。
在這些「首次」和新變化中,北影節繼續為電影人和影迷服務,而中國電影市場,也在凸顯其更為潛力的一面。
-END-
輪值主編:彤童
作者:宵夜 朱雲
編輯:馬嘯西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PcRH3QBd8y1i3sJ2s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