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鄰居來訪,我做了四道家常菜,簡單易做,都是家裡的味道

2019-12-13     魔多廚房

前天我家來了位老朋友,是我以前租住房子的老鄰居,門連著門一起住了三年多的時間,經常串門,夏天的時候兩家的房門打開,就抱著孩子坐在門口一起聊天兒。鄰居知道我愛吃,也愛做吃的,老家來人帶了什麼當地特色的食材,就會分給我一些;家裡做了什麼特色風味,也會送一些讓我嘗嘗,在那個小區住了三年多,相處得十分愉快。

後來我因為多多上小學,換了離多多學校近的小區居住。沒多久,鄰居也離開了北京,回了老家生活,但隔一段時間還是會來北京辦點事兒。這次辦事的地方正好離我家近,她之前說過總做不好蛋糕,想讓我親手指導一下,這自然是沒問題的。於是約好了中午過來,我在家做了四道家常菜,吃完飯正好可以學習做蛋糕,先看看我準備的午飯吧。

午餐準備了四個菜,分別是羊排燉白蘿蔔、地皮菜炒雞蛋、手撕包菜、黃瓜拌豆皮,主食是加了白藜麥的大米飯,其中羊排燉白蘿蔔又是菜又是湯,燉了一鍋呢,吃完飯菜再來一碗湯,喝完身體都是暖暖的。除了燉羊排需要點時間,其它的幾道菜都屬於快手菜系列,做法也都很簡單。

第一道菜、羊排燉白蘿蔔

原料:羊排、白蘿蔔、鹽、花椒、薑片、白鬍椒粉;

做法:羊排剁小塊,冷水下鍋,煮出血沫,同時用土鍋裝上清水燒熱,放上生薑片和花椒粒一起煮,把焯去血沫的羊排撈出,放到土鍋里,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小火燉煮45分鐘左右;白蘿蔔去皮切小塊,放到鍋里同煮,加鹽,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15分鐘左右,撒上少許白鬍椒粉,再放點香菜碎即可。

冬天最適合這道【羊排燉白蘿蔔】,又是湯又是菜,用土鍋燉出這麼一鍋,做法並不難,只要需要點耐心燉煮就可以了,因為太好吃了,所以一定不能做太少,有湯有菜,吃得才舒服。

第二道菜、地皮菜炒雞蛋

原料:乾地皮菜、3個雞蛋、鹽、食用油;

做法:乾地皮菜放到開水裡,蓋上蓋子燜15分鐘左右,乾地皮菜全部泡開,再撈出用清水沖洗幾遍,把地皮菜徹底洗乾淨。把洗好的地皮菜放到一個大碗里,打入3個雞蛋,加適量的鹽,攪拌均勻;平底鍋上火燒熱,放食用油,把拌好的地皮菜雞蛋液倒進去,攤開,炒熟即可出鍋裝盤。

地皮菜是我們老家的一種地面草叢裡生長的野生食材,用來燒湯或者炒雞蛋、包餃子都是挺不錯的,因為特別容易碎,必須用開水焯過才能方便清洗。

第三道菜、手撕包菜

原料:包菜(圓白菜)、大蒜、食用油、鹽、生抽醬油;

做法:包菜(圓白菜)撕成小塊,放到清水盆里浸泡10分鐘左右,撈出沖水後瀝水;大蒜去皮拍扁切小塊備用;炒鍋上火燒熱,放少許食用油,把大蒜放進去炒香,如果吃辣椒的話,此時還可以放點干辣椒段;大蒜炒香後放入包菜,保持大火,翻炒斷生,加鹽,倒入少許生抽醬油提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圓白菜也叫包菜,口感清脆,而且價格也不貴,也是冬天裡常吃的食材之一。 炒之前用清水浸泡,可以去除部分農藥殘留。

第四道菜、黃瓜拌豆皮

原料:黃瓜1根,干豆皮1張,鹽、糖、生抽醬油、香醋、香油、干煸辣椒;

做法:干豆皮放到熱水裡浸泡變軟,切成條備用;黃瓜去皮切成條,放到小盆里,把切好的豆皮也放到小盆里,放入香油、生抽醬油、香醋、鹽、白糖、干煸辣椒,拌均勻後即可裝盤出鍋;

簡單快手的小涼菜,黃瓜清脆,豆皮有韌勁,是我最喜歡的一道涼菜,干豆皮也比較好保存,吃的時候隨時取出用熱水泡一泡就好,也是家裡常備食材之一。

主食:白藜麥米飯

燜煮米飯並沒有特別的方法,大米里放點白藜麥,淘洗乾淨後放到電飯煲里,啟動米飯功能即可製作。想要飯軟一點,就多放一點水,想要米飯硬一點,就少放點,按自己的口味來就可以了。我是比較喜歡在大米里摻一些雜糧,比如小米、藜麥、燕麥米、紅薯等來蒸米飯的,覺得口感更好。


我準備的這四道菜,都是一些家常菜,簡簡單單,卻是家的味道。有一句話經常聽到,就是「遠親不如近鄰」,相信不少人也有這種體會,鄰居都住在一起,幾乎天天見面,隔音不好的房子,鄰居家裡有點什麼動靜,自已在家裡都能聽得到。只要相互熱情一點,很容易就能做成好朋友,彼此照顧。即使以後不做鄰居了,也會做朋友,經常來往也是一樁樂事,您說呢?

對了,鄰居此次來我家的目的不是為了吃飯來的,而是為了想要我現場教她做蛋糕,吃完飯後,我就在廚房現場給她製作了兩個戚風蛋糕,每一個步驟讓她看仔細,我們一邊喝茶聊天,一邊等著蛋糕烤熟,烤好的蛋糕正好配上熱茶,這樣的冬天,有吃、有喝、有能聊天的老鄰居做伴是不是也挺好的呢!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多媽,喜歡分享自己的原創食譜和美食尋訪經歷,在家可以用簡單、常見的食材製作健康、營養的家常美味,讓廚房更有家的味道;出去能夠尋找大街小巷的美食店鋪,品嘗各種不同的地方美味,讓平凡生活充滿更多樂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ISdAG8BMH2_cNUgJzq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