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放下「幼稚」,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任

2020-06-07   幼兒說

原標題:為人父母,放下「幼稚」,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任

好久未曾出門,前幾天出門時,遇見了一對母女。

媽媽約莫三十歲,女兒大概4,5歲。據說從便利店偷了一盒巧克力,那位媽媽被年輕的男店員緊緊地揪著衣領。眼見不能掙脫,那位媽媽便大喊救命,還說被店員打了。旁邊有兩路人說「那女人撒謊」。委屈的店員嚷嚷著要報警,女人見狀,開始大喊非禮……有路人哈哈大笑「戲精」。

小女孩全程一言不發,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眼前的一切。

使盡萬般演技,不是窮得吃不上飯,而是為了給生活增添一抹「甜」,或許是一絲「咖啡因」。這媽媽的行為,讓我想起了一個詞「幼稚」。尤其是在她女兒面前,這媽媽著實不夠「父母氣質」。

——1——

有人說,為人父母,放下「幼稚」,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任。可是,有多少父母仍舊一肚子幼稚,雖然他們看起來已經人到中年。

去年,有一位爸爸說「我越來越看不慣我老婆」。

據說他太太幫女兒買了一條漂亮的裙子,打算讓女兒5歲生日時穿。沒想到小女娃生日當天不領情,普通短褲T恤就要出門……他太太氣得大罵:「我幫你準備好的禮物,你不僅沒說』謝謝』,還一點也不懂得尊重媽媽!我把你的所有裙子都送給別人……」

看到女兒堅持沒改變主意,他太太竟然真的找了一個袋子,開始把孩子的裙子都往裡面收……

爸爸看得直翻白眼,便責備太太:「你還以為你是小女孩?三十多歲了啊!幼稚得讓我看不下去了……」

他太太聽了更惱火,不僅與丈夫吵了起來,還喊著要離婚……

——2——

也有人說,「20歲前,心裡裝的是自己;20歲後,心裡裝上了別人。」其實這話也不對,很多人活了半輩子,心裡還只有她/他自己。雖然有些時候,從外表看來,他們很偉大。

「你到底吃不吃飯?你到底吃不吃?不吃的話我把你丟到街上!」街角的一家私人理髮店門前,一位媽媽一邊端著飯碗,一邊情緒激動地朝她兒子吼叫。

小男孩看起來3,4歲的模樣,只顧著玩手裡的玩具,似乎聽不見媽媽的恐嚇。

「你還記得前幾天那個乞丐嗎?斷了一條腿的那個,我把你賣給他,你就永遠也不能回家!也不能玩你的玩具了!聽見沒?」小男孩抬頭看了看媽媽,繼續低頭玩他的玩具。「他還會把你宰了,當成豬肉的!」那位媽媽不死心,繼續恐嚇。

「你至於這麼激動嗎?」理髮店旁邊一賣菜店的大媽對那位生氣的媽媽說。

「你說我容易嗎?喂一次飯就像死一次,這兔崽子就是不吃飯……你知道嗎?別人還以為我是後媽!」說著說著嗚嗚大哭起來……大媽忍不住撲哧笑了。

為了孩子吃飯而恐嚇孩子,看似為了孩子,其實是為了讓自己更方便、內心更好受。

——3——

還有人說,成熟是「一方陋室,亦能心境自如;一壺淡茶,仍品恬淡生香。」可是我們有多少父母,活得不如一個孩子?

一位友人席間對我說:「我如今租房,偏不買,我媽覺得我不可理喻。」抿了一口茶後,他給我說了小時候一故事。

據說他小時候,父母帶他到大城市打工,租住在一棟居民樓的天台上。屋主為了賺錢,用鐵皮棚隨便搭了個小空間就出租。他父母覺得便宜,一住就是多年。有時偶爾帶同學到家裡,被母親發現就會狠打他一頓。母親一邊打,一邊淚流滿面地哭:「叫你讓我丟臉!你讓老師和同學都知道我們住在『狗窩』嗎?」

他當年小,被打了也不長記性,所以經常因為不小心帶同學回家而被打。隨著年齡漸長,他慢慢知道了母親不讓他帶同學到家裡,只是因為面子。

工作後,他母親每月最頻繁的嘮叨是:「別亂花,攢錢買房子。有了自己的房,做什麼都舒坦……」

「一把年紀了,她很多行為,都是自私地為了滿足她的虛榮心。甚至……為了臉面狠狠地打我,讓我不要交朋友……」友人的臉變得黯然。

——4——

也有人說,「年長了,就是心地變得善良了。」其實,有多少父母因為年齡漸長,而善良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呢?

這是朋友圈聽來的故事。有一位爸爸,因為孩子寫作業有錯誤,恨鐵不成鋼,暴怒中把孩子鎖在了門外,還說「不考第一名就別回家了」。孩子也很軸,聽到爸爸的話就走出了小區,茫然地在街上轉。後來這爸爸氣消了,出門打算再把孩子訓一頓,驚訝孩子竟然不見了,這才痛哭流涕地說:「我是一時的氣話,哪能當真呢?」

——5——

最近,我也聽人說,「成熟後,發現幸福原來是一種心態,徒步遠行、素衣加身,也能富足滿載」。這話說得多真切啊。

這讓想到了另一個故事。

兒子學校去年班裡搞活動,需要從幾公里外搬一些塑料道具。老師請求有車的家長幫忙,沒人回應。群里靜了好久,最後終於有一家長說「可以幫忙」。

老師喜出望外,對那位家長說:「臨出門時,可以順便捎上幾個老師。」

「可能捎不了,我的是自行車。」那家長回應。群里又是很長時間的沉寂……

據說,那天他高高興興地騎著自行車,從幾公里外一件一件地搬,搬了整整一個下午……他給自己的孩子,甚至給其他家長,上了很棒的一堂人生課。

難怪人家說,變老是人生的必修課,變成熟是人生的選修課!人想變得成熟,是需要努力的,父母皆如此。

關鍵字:為人父母、行為榜樣、親子關係、育兒之道、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