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言文賞析——《範式守信》

2020-12-05     天天文言文

原標題:經典文言文賞析——《範式守信》

原文

範式字巨卿,少遊學於太學,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里。式謂元伯曰:「後二年當還,將過尊親。」乃共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言,爾何信之誠也?」對曰:「巨卿信士,必不違約。」母曰:「若然,當為爾釀酒。」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拜飲,盡歡而別。

注釋

  1. 太學:京城的最高學府。
  2. 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內。
  3. 並:一同。
  4. 告:告假。
  5. 還:指回太學讀書。
  6. 過:拜訪。
  7. 克:約定。
  8. 白:告訴。
  9. 饌(zhuàn):酒食。
  10. 升堂:登上大廳。

譯文

範式字巨卿,年輕時在太學求學,與汝南張劭是同窗好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離開太學返鄉,範式對張劭說:「二年後我要回太學讀書,將到你家拜見你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於是約好了日期。當約好的日期快到的時候,張劭把這件事告訴他母親,請他母親準備酒菜招待範式。母親問:你們分別已經兩年了,千里之外約定的事情,你就那麼認真地相信他嗎?」張劭回答:範式是一個講信用的人,他一定不會違約的。」母親說:「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就為你釀酒。」到了約好的那日,範式果然來到,二人登上大廳一起飲酒,喝得十分暢快,最後相互告別。

出處

《後漢書·獨行列傳》

文化常識

「太學」及其他:「太學」是古代設在京城裡的最高學府。周朝初年叫「辟雍」,到了西漢武帝時才有「太學」之名。「太學」里的教師叫「經師」、「博士」,主要傳授儒家經典。自唐朝起改稱「國子監」,一直延續到清末。

啟發與借鑑

範式的誠實守信,一諾千金的高尚品格使他名垂青史,至今都被人稱頌,給人以啟迪和教育。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誠是為人之本,信乃立身之道,誠信是一切道德賴以維繫的前提。做人誠信與否,是一個人品德和人格的體現;做人誠信與否,是能否贏得別人尊重和友善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

誠信是一切成功和渴望成功的人們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誠信綻放著生命之美,生活因它而多姿,人生因它而多彩。

(本文完)

每天一篇文言文,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敬請關注「天天文言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lgBMXYBjdFTv4tA2O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