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都逃不過的抑鬱症,也許你我身邊都有人深陷其中

2019-10-15   李點點

昨天下午,我被一條新聞推送驚到了:

我挺喜歡看韓劇的,崔雪莉我算是比較熟,前陣子《德魯納酒店》她才剛剛客串過,唇紅齒白膚白貌美,我覺得她好漂亮啊。

我經常看見她上熱搜,染髮了,喝酒了,出門不穿內衣了……無論哪種熱搜,下面的評論90%都是在罵她神經病不正常。

我時常想,明星的心理素質真好。

可打開新聞詳情,我發現自己錯了,她不是心理素質好,她是患病了,她是用跳脫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無助和痛苦。

瞬間,難過得不能呼吸……

這幾年,因為抑鬱症而導致的悲劇層出不窮。抑鬱症,殺人於無形!不管什麼年齡、什麼身份,就像潛伏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炸開。

做公眾號的這些年,我得以接觸了很多抑鬱症的媽媽,這才發現,原來抑鬱症的群體比我想像的要龐大得多,只不過在日常交往中,他們都盡力不讓別人發現,甚至包括家人。

而實際上,他們每天都忍受著這種無法言說的折磨。我身邊就有幾個輕中度抑鬱症的朋友,如果不是她們向我說起,我根本不知道她們患病了,對,抑鬱症是生病了。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最可怕的不是生病,而是周圍人的不理解。尤其是當收到家人"矯情"的評價,或者"你想開點"來勸解時,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加倍的傷害。

我記得一個朋友跟我說:"點點,我是看了你的漫畫才敢跟你講,其它人根本不理解,我一開口就說我矯情,明明日子過得好好的,還無病呻吟……"

我另外一個閨蜜,生完孩子的第一年,光跳樓就有三次,如果不是親媽時刻不離身,恐怕她已經不在人世。

對於輕生的抑鬱症患者們,總有人說:"你連死都不怕,為什麼沒有活下去的勇氣?"

可是我們不是當事人,又怎麼知道她心裡有多痛?

我關注過很多關於抑鬱症的新聞,也畫過好幾期有關的漫畫:

2017年4月27日,台灣美女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殺,年僅26歲。由於少女時期遭到老師的性侵,導致她患有嚴重的抑鬱症。2個月前剛出版自傳式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1月6號,一母親因各種家庭問題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跳13樓自殺了。母親與兩歲多的大寶當場死亡,幾個月的小寶被送往醫院搶救。但最終搶救無效,也離開了人世!

我有時候真的特別無奈,每看到一個新聞都覺得好痛心,我到底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其實做不了多少,我只能盡力讓更多人知道,抑鬱症根本不是幾句輕飄飄的勸解就可以痊癒的,它是一種"情緒上的感冒",嚴重時會奪走人的生命。

據調查顯示 ,抑鬱症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我國抑鬱症患者達3000萬人,但僅有10%的人接受正規治療。

而其中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兩倍,尤其產後及更年期婦女是抑鬱症的高發階段。

你以為抑鬱症只是不開心而已嗎?不不不,比這痛苦多了,看看這些患者的自述,或許能讓你多一些了解。

心理醫生說,抑鬱症是常見病,就像感冒一樣常見,中重度抑鬱症是需要藥物治療的,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家人,都需要對這種病症多些了解,積極配合治療。

身體感冒了我們會自然地走進醫院,心靈感冒了我們去醫院不也很正常嗎?

逝者已逝,但是生者還有獲救的機會,無論是你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抑鬱的苗頭,都請立刻馬上尋求專業人士幫助!你或者身邊有人患抑鬱症嗎?你又有什麼樣的見解?我們來聊聊吧!

我是李點點,繪本漫畫家,現旅居德國。把不同的德式育兒理念,用漫畫的形式展現給大家,畫風幽默風趣。育有一兒一女,兒子6歲名叫土豆,是個時而暖心時而讓人抓狂,有點敏感特別好動的小搗蛋;女兒2歲名叫番茄,是個愛笑有語言天分愛吃肉,但睡覺很磨人,頭髮稀疏的小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