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價格已經高位下挫達兩個月的時間了,對於這波生豬價格的下跌業內普遍認為,春節期間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的肥豬壓欄,隨著疫情的解封再加上節後生豬流通防控,市場上生豬供應增加,而另一邊餐飲關門,學生、企業尚未開工開學,豬肉需求量又持續低迷,再疊加高價豬肉對消費支撐的削弱,生豬價格被一直下壓到近期。
而生豬價格的下跌,不論是農村散養戶還是規模化豬場都有點「扛不住了」,包括湖北、貴州等地的溫氏豬場生豬價格呈下跌態勢;江蘇、湖南、河北、廣東、湖北等幾個地區正邦豬場呈現下跌態勢。尤其是集團化豬場最近一段時間動作頻頻,在當前生豬價格之下,豬飼養體重越大單頭豬的利潤就越高,而且因為非洲豬瘟的影響集團化豬場生豬存欄量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在豬場內缺豬的大背景下,通過提高生豬出欄體重保證豬場利潤和正常運轉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的「進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豬價動態、國內一線科研成果,同國內養豬人暢聊養豬事!
而集團化豬場也都是這麼做的,紛紛壓欄惜售,就各省市養豬企業3月份的銷售報告顯示,3月正邦科技生豬出欄體重比2月增長3.67%,天康生物生豬出欄體重甚至達到了131.04公斤,比正邦科技還高,而大北農肥豬出欄均重更是達到了146.89公斤。如此可以看出來集團化豬場對於不斷下跌的生豬價格也是沒有好的方法,只能通過提高出欄體重來保證利潤。
但集團化豬場提高生豬出欄體重,等待出欄大豬反而可能會起反作用,目前全國重點屠宰企業開工率僅有17.07%,而生豬體重增加就相當於增加了生豬出欄量,對應下滑了近20個點的屠企開工率,生豬價格想上漲有點難度。
而消費端方面,受高價豬肉擠壓,再加上學校、餐飲行業等消費都未能恢復到正常水平,餐飲行業絕對值有限,在豬肉消費下降的情況下,更多的人願意消費相對健康的瘦肉,而生豬出欄體重大了之後,豬肉脂肪含量就比有所增加,同消費者「少而精」的消費理念是相悖的,如此恐導致消費量的進一步下滑,生豬價格的上漲就愈發困難了。
好在4月14日生豬價格,穩中有漲,包括山東、安徽、河南、北京、天津、河北、吉林、黑龍江和雲南9個省份都迎來了不同程度上漲,而隨著部分地區價格的上漲全國最低價黑龍江已經上漲到了15.3元/斤,最高價穩定在19.1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