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故事|道路千萬條,但應審時度勢,知己知彼,三思而行

2019-10-24     陸河熱線網

街坊小二夫妻,每日磨豆腐、賣豆腐,養家餬口,小可度日。早起晚收,吃過晚飯,就在家門口悠閒地吹起笛子,稍晚,即關門睡覺。第二天,周而復始,日日如此。

隔壁錢翁,一生都做生意,賺了不少錢。白天在店中經營,晚上在燈下滴滴答答打算盤,也是周而復始,日日如此。

妻子每晚在旁遞茶送水,打扇驅蚊,陪錢翁熬更守夜。某夜,妻子對夫嘆曰:「論錢財,你比磨豆腐的小二不知強多少倍,他白天辛苦,晚上卻能吹笛自娛,寬心睡覺。而你夜夜記帳算數,積慮謀劃。逢虧,心煩;逢賺,又想更賺,也煩。時常長吁短嘆,怎比磨豆腐的小二快活?」

錢翁停下算盤,摘下眼鏡,感慨而答:「生意生意,務必用意,怎能不煩?不信,你明天借五十兩銀子給小二去做生意,試看他明天晚上還會吹笛子麼?」

錢妻第二天果然借五十兩銀子給小二。小二夫妻感蒙資助,心情興奮。是日豆腐也不做了,晚上笛子也不吹了。白天黑夜夫妻倆都在商量做生意。把世上百般行業、千般生意都一一想個透,總是感到這行不行,那行欠妥。想盈的少,懼虧的多,直想到五更雞啼,越想越煩,越煩越亂。夫妻賭氣口角,也理不出什麼頭緒,輾轉反側,猶豫徘徊,最後還是決定照舊賣豆腐為好。

第二天,忙把五十兩銀子還給錢妻,依舊磨豆腐,到了傍晚,悠揚的笛子又吹起來了。

點評:「夜裡想了千條路,朝晨還是賣豆腐」這是客家話普遍流傳的熟語。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適者生存。開拓創新需要機遇、智慧和勇氣。道路千萬條,但應審時度勢,知己知彼,三思而行。同時愛崗敬業,知足自樂。

(來源:梅州日報 丘思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p2PDm8BMH2_cNUg6D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