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前工程師Mark Rober馬克·羅伯,拍攝了一段在小學3年級班級教室里進行的「病毒」傳播實驗,目的是為了讓大家親眼看到,在學校,尤其是低年級的班級里,只要有一個病毒源,其傳播途徑和速度,會超乎你的想像……
馬克把他的實驗視頻上傳到YouTube上,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1200萬的播放量,非常火。逃逃學校的校長也把它轉給了全校師生和家長。我們一家三口看完後手心冒汗,祈禱在風險沒有完全解除前,還是不要開學為好!
視頻有點兒長,我先給大家說說整個實驗的來龍去脈。
實驗材料很簡單,只有一個,一種叫「Glo Germ」的粉末,用它來模擬病毒。
因為這種粉末在正常情況下是看不見的,只能在黑光下才能被看到。
帶著粉末的博主馬克早早來到學校,孩子們還沒到,教室里安安安靜,乾乾淨淨,一片祥和……
首先,他在老師的手上撒上了這種粉末。
進教室前,在孩子不知道的情況下,老師通過握手的方式,將用來模擬病毒的粉末,「傳染」到了3個孩子的手上。(老師只跟這3位同學握手)
課間休息的時候,馬克也隨機叫住了一個孩子,將粉末撒在他手上。
也就是說,整個班級的「病毒」源頭只有兩個,老師和課間的這位學生。
接著,就是普通美國小學生的日常了,一系列上課下課、玩玩玩、耍耍耍……
兩個小時後,孩子們的午餐時間到了,馬克回到教室檢查測試結果。
發現水槽、電話、儲物箱、紙巾架、牆壁以及教室的其他地方,到處都沾滿了粉末!
自然,其他孩子的身上手上,也都「感染」了……
注意了!這個結果,僅僅是由最初的一位老師和一位孩子帶來的!
並且,還是在他們還比較注重衛生的前提下,
你說剛開始肯定有,時間長了就會不見了?
這是過了9天後的教室和課桌,
要我說,既然「病毒」是通過手摸來摸去傳開來的,那我們不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就不會進入到人體內啊!
但是,不用手摸自己這件事,實!在!是!太!難!了!
如果不是看了這個視頻,我根本不知道原來小朋友這麼愛!摸!臉!
臉、眼、鼻、嘴全部「陣亡」!
親愛的家長們,你們知道自己的娃整天都在摸他們自己的臉嗎?!
孩子太小沒自制力,成年人肯定情況好點?
那我們來看看老師。
放學後,一直跟孩子們強調不要觸摸自己臉的老師變這樣了……
她的手機上也全都覆蓋了粉末……
對於老師的情況,馬克覺得很有趣,所以他對自己也進行了一次實驗。將粉末放在手上,儘量不去觸碰自己的臉,實在忍不住,就用袖子蹭一下。
但在實驗結束後,他的臉上還是出現了一些粉末斑點,他自己也驚呆了!再次回顧視頻時,他發現自己也會無意識地撓撓下巴或鼻子。
看到這裡,我真的不淡定了!實際上無論大人小孩,都會有意無意地觸摸自己臉、口、鼻,這無疑是幫病毒搭起了暢通無阻的通道!
病毒頑固+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怎麼破?
很簡單,洗手。(這時候終於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在哪了吧?!)
所以,我今天還為大家準備了第二個實驗。如果說上面的實驗是直接用真實場景擺證據,那下面這個,就是用科學原理和動畫示範來講道理。
這個視頻在我們學區的家長群里特別火。關於洗手的重要性、方法、步驟等等的信息其實特別多,但唯獨這個視頻,幾乎能讓每個娃看完都馬上去乖乖洗手,因為它很清楚地展示了我們是怎麼通過洗手「殺死」病毒的。
關於洗手殺菌,只有一個重點,用肥皂洗夠20秒!
甚至不需要專門去買有殺毒殺菌效果的洗手液,傳統的肥皂就能做到這一點。
不用肥皂(或洗手液),是沖水,不是洗手。因為病毒依然在手上,沒用!
打上肥皂,沒洗夠20秒,病毒沒洗掉不說,肥皂還殘留在手上,風險依然大大的!
只有乖乖洗夠20秒,也就是唱兩遍生日歌的時間,才能真正殺死病菌!
最後,我還想提一下「握手」這件大事!
美國娃經常握手,見面了握手,開心了握手,一起完成任務了也要握手,這是他們的社交禮儀。咱們國內孩子雖然握手不多,但遊戲啊,玩耍啊,小組活動啊,肯定也會有手的接觸。更別提,成年人生活中、工作上,也有握手禮一說。
我想用實驗里的兩張圖,告訴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在特殊時期,也要嚴防手上的接觸!
來看看「握手」給病毒傳播提供了多大的便利!下面這張圖裡,原先只有第1個孩子手上沾有「病毒」,然後1和2握手,2和3,3和4,4和5……
一直到7和8,8和9握完後,第8個孩子手上依然有明顯的「病毒」殘留!也就是說,一個人手上攜帶病毒,至少可以傳播7個人!
看完這兩個實驗,你終於慶幸為啥所在的城市還不敢輕易開學了吧?
其實,這兩個實驗就是想告訴我們,一定的社交疏遠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有效阻止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大部分病毒的傳播。
我轉化成大白話大家更好理解:
不管孩子上沒上學,在家還是在校,一定要叮囑TA:
第一,不要用手摸自己的臉!
第二,常洗手,用肥皂,且每次洗夠20秒!
如果已經正常複課,還要加上一點,特殊時期,儘量減少和其他人的肢體接觸,特別是手的接觸!
還沒開學的,打好預防針;
已經複課的,更要做足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