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對小升初家長來說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小升初的去向很大一部分決定了你高中的去向,既然選擇了擇校就要綜合考慮三年後的中招。所以,今天就來講講,從中考分配生的角度看小升初擇校,僅供大家參考。
武昌區
566和華一寄,華一寄平均分略高,但頂尖水平遠次於566,高分段,也是有差距,數據說話吧!
圖源:家長100
把武昌的分配生分為三個檔:
- 第一檔華師一和省實驗;
- 第二檔武高、水高、十四高;
- 第三檔十五中、東湖中學和湖大附中(暫時可以不討論);
第一檔:
566分配生,華師一55+省實驗85=140;
華一寄分配生,華師一61+省實驗4 = 65;
第一檔分配生566完勝。
第二檔:
566分配生,51+12+38=101;
華一寄分配生,20+13+12 =45;
第二檔分配生還是武珞路完勝,選華一寄需要謹慎。
江岸區
江岸區的分配生可以分為兩個檔,第一檔2高和6高,第二檔育才高中和漢鐵高中。
第一檔:
71華源分配生,2高86+6高49=135;
2中廣雅分配生,2高106+6高0=106;
因為2高略高於6高,所有隻能算71華源小勝2中廣雅。
第二檔:
71華源分配生,16+29=45;
2中廣雅分配生,22+32=54;
2中廣雅勝71華源,所以從分配生的角度,兩家差不多,沒太大區別,至於競賽方面,主要是在外面學,和學校關係不大。
至於71/2/566這三家怎麼選?建議大家還是就近吧,外初和這三家不是一個風格,沒法放一起比,華一寄和這三家差半個檔。
江漢區
江漢區的分配生可以分為兩個檔,第一檔1高,第二檔12高、19中、常青一中。
江漢區,小升初基本以一初慧泉為目標;拋開一初慧泉咱們來對比常青一校、常青實驗、和十二初。
第一檔:
常青一校分配生,1高36人;
常青實驗分配生,1高8人;
十二初分配生,1高8人;
常青一校>常青實驗=十二初。
第二檔:
常青一校分配生,12高31+19中1=32人;
常青實驗分配生,12高17+19中1=18人;
十二初分配生,12高31+19中6=37人;
第二檔里十二初小勝常青一校>常青實驗,所以從分配生的角度,兩家差不多,沒太大區別,至於常青實驗略弱於二者。
漢陽區
漢陽區的分配生可以分為兩個檔,第一檔3高,第二檔23中。
漢陽區,小升初基本以三寄宿為目標;拋開三寄宿咱們來對比23初、二橋中學、和翠微中學。
第一檔:
23初分配生,3高26人;
二橋中學分配生,3高20人;
翠微中學分配生,3高11人;
23初>二橋>翠微中學。
第二檔:
23初分配生,23中52人;
二橋中學分配生,23中61人;
翠微中學分配生,23中29人;
第二檔里二橋>23初>翠微中學,所以從分配生的角度,23初和二橋兩家差不多,沒太大區別,至於翠微中學弱於於二者。值得一提的是二橋中學2019年中考普高率高達80%,衝進武漢市公辦前三,堪稱「年度黑馬」!
礄口區
礄口區的分配生可以分為兩個檔,第一檔11高,第二檔17中、4中。
礄口區,小升初也基本只有十一崇仁一所名校;拋開十一崇仁咱們來對比同濟附中、64中、四初。
第一檔:
同濟附中分配生,11高46人;
64中分配生,11高30人;
四初分配生,11高4人;
同濟附中>64中>四初。
第二檔:
同濟附中分配生,17中5人+4中20人=25人;
64中分配生,17中12人+4中15人=27人;
四初分配生,17中5人+4中90人=95人;
第二檔里四初>64中>同濟附中,所以從分配生的角度,64初和同濟附中兩家差不多,沒太大區別,至於4初因為有優勢,所以獲得4中的分配生高達90人。
寫在最後:
每年小升初,沒進去前,大家都認為A比B好一點,等進初中後,發現其實真差不多。其實不搞競賽的孩子,就近進各區名初,他們中考分數並不差,拋開洪山區,基本上每個區都有一所民辦強校,所以洪山區的還是得跳出來,必須小升初就跳。
看了一下這幾年的分配生歷史數據,非常明顯的是名(民)初的分配生越來越多,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名(民)初的鯨吸效果越來越厲害,優秀生源越來越聚集,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
最後要說的是,一個學校教學質量,主要是靠生源,次要的是靠學校管理,最後才是師資作用,所以小學階段,努力比選擇重要。
大概就這個思路,供大家參考!
║來源:家長100論壇-索羅門群島
║編輯:宋小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jLPXW8BMH2_cNUgBav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