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揭秘宇宙真相

2019-10-22   用戶108155098481

量子能級——量子跳躍

玻爾認為原子核核外存在能量不相等的能級階梯,電子分布在不同能級上,電子可以在不同能級之間跳躍。但是,能級分布是不連續的,電子從一個能級跳躍到另一個能級仿佛不經過中間的空間。這種現象打破了人類傳統的認知。

揭秘:

愛因斯坦發現物質和能量之間可以轉化,即物質就是能量,能量就是物質。所以,量子本身只是一種「能量態」。

量子理論發現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量子既可以是粒子也可以是波。所以,電子本身只是能量波動。

如果從能量波動解釋能級,能級就是能量在空間中的分布狀態,不同能級代表不同能量階梯,而不同能級上的電子只是「能量態」。宇宙的根本是「能量場」(物理場),「能量場」在空間存在不同的「能量勢」(勢能),「能量勢」激發產生「能量態」——量子。「能量場」時刻處于振動狀態(場的機制),所以,「能量勢」時刻發生變化(粒子層面理解為電子在不同能級之間跳躍)。「能量勢」的變化會在空間產生新的「勢點」(比如,電子跳躍激發出光子,光子本身也是「能量態」,光子的能量也是一種「能量勢」)。

結論:

電子本身只是「能量態」,電子在不同能級之間跳躍只是「能量勢」的變化(實質上不存在電子跳躍現象,本質只是能量勢的改變)。

量子糾纏

量子理論發現糾纏態的兩個量子即使分割無限遠彼此之間也能瞬間感應。

揭秘:

宇宙本質只是「能量場」,不同頻率振動代表不同「能量態」(如,夸克、電子、光子都是不同頻率振動的能量)。不同頻率振動的能量形成不同「能量勢」和「能量態」,同頻振動可以發生疊加和糾纏現象(如共振)。因此,量子疊加與量子糾纏都是「能量態」的共振現象。

相互糾纏的兩個光子是「同頻」振動的能量態,在「能量場」中只存在「能量勢」的區別(不同頻率振動的能量形式),不存在空間距離。糾纏態的光子具有同樣的「能量態」處於同等的「能量勢」,所以具有同樣的狀態。一旦對其中任何一個干擾,都會破壞「能量勢」。「能量勢」的改變瞬間影響了兩個糾纏光子的狀態。

結論:量子糾纏是「能量態」共振現象,具有同頻振動的「能量態」可以發生糾纏。「能量場」中只存在能量勢,同等的能量勢處於同樣的狀態(屬於一個整體)。

空間的本質

宇宙是由能量構成的,能量以振動的方式存在。同樣頻率的振動能量會相互疊加(融合),不同頻率的振動能量會發生分離。空間就是由於能量以不同頻率振動產生的(不同頻率振動的能量之間沒有「糾纏」相互分離,能量分離現象產生了空間)。若宇宙萬物以同樣頻率振動宇宙會融為一個整體(空間消失)。空間本質只是不同「能量勢」區域的分布,同等「能量勢」之間沒有空間距離(如量子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