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運河文化帶:神木廠歷史景觀預計明年完工

2019-10-30   北京朝陽APP

記者從2019北京CBD論壇獲悉,2019年,朝陽區繼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目前,神木廠歷史景觀修復建設已初步成型,預計明年完工。

據了解,大運河文化帶(北京段)在朝陽包括通惠河、蕭太后河,以及壩河三大水系。近年來,朝陽區一直堅持推進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恢復古都歷史風貌,傳承大運河歷史文化。

作為通惠河畔的重要歷史景觀,神木廠歷史景觀的修復建設已初步成型。「按照設計,這處歷史景觀的修復建設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在神木廠遺址建設神木保護廊房,並在廊房西側建設《神木謠》碑御碑亭,南側建設皇木博物館,展示金絲楠木和大運河漕運等有關歷史文化。」朝陽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神木謠》碑已遷移到位,御碑亭和神木廊房整體工程已完工,神木廊房內部展陳工作也已完工。下一步,將啟動皇木博物館的建設,預計明年完工。」

該負責人介紹,同樣即將動工的,還有平津閘和永通橋的修復工作,恢復古閘口和古橋風貌,兩處遺址修繕後,都將為百姓了解漕運歷史文化,提供佐證。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蕭太后河遼文化展覽館目前也在改造設計中,完工後,百姓可在這裡通過靜態展陳、紀錄片等多種形式了解蕭太后河的歷史變遷過程、治理情況,以及相關的故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