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倒春寒有點狠,這都進入了4月天,室內溫度降到14°C,比冬天暖氣室溫低10°C多。人到不怕,穿上棉衣就是,地里的大蒜不好受,要晚個10來天成熟。正常這時候,蒜苔已經大上市,10天後蒜頭大上市。蒜頭就是本文的主角,通稱大蒜,江淮地區叫蒜瓣子。
01 江淮地區農村不吃生蒜
就這也眼看著新大蒜即將上市,腌蒜的季節要到了,勤快人已經在收拾準備腌菜罈子,該洗洗,該騰騰,等著新蒜下來好用。江淮地區農村有這個生活習慣,好這口,要把新蒜的鮮味留住,直到來年新蒜接上前,能隨時享用。
新蒜保鮮方法,在這裡亘古不變,干腌為主,糖醋泡次之。這裡主食米飯,早晚稀飯,中午乾飯,三餐離不了小鹹菜。如今生活水平高了,三餐內容不再是單調的干稀飯,腌制的蒜苔蒜瓣卻依然不離餐桌,就著麵食也是極香,並無違和感。
這裡的農村沒有成片大面積種蒜的習慣,都是邊角小塊菜地種一點。冬天燉肉用蒜苗點綴調味,春天大蒜熬臘肉,接著蒜苔長成,輪到蒜頭就不多了。蒜苔、蒜瓣要全部鮮采腌了,留著當開胃菜。所以不像北方把大蒜掛起來都生吃,這裡不吃生蒜,只吃腌蒜。而且因為產量小,一家也就十斤八斤,就顯得主貴,當細菜吃,一碗飯吃三幾瓣,要的是味道,調味品似的。
02 新蒜和老蒜的區別
蒜苗3月長到極限,精華部分開始生長。到了蒜脬(pāo讀拋,大蒜的花蕾)冒出來,快一拃(zhǎ)長的時候,該採收蒜苔了。根部就是大蒜,也已長大,但是這時候還不能收穫,要繼續呆在地里十來天,把養分長足夠才能挖。
挖出來的蒜頭,上有老黃的蒜葉,下有根須,自身有幾層皮包著。外皮直接挨著土,裡面還有兩到三層皮,揭開才是大蒜,豫南叫蒜瓣,要腌的就是它。
成熟的大蒜有個特性,剛出土時,最外一層皮還像在土裡一樣,對蒜頭嚴密保護。一旦剝掉,鮮嫩的大蒜就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自身會速度發生防護反應。
大蒜有三層防護,就像三道防線,對核心的蒜肉實施保護。第一道是蒜頭外皮,第二道是蒜瓣外皮,第三道是蒜肉外膜。
新蒜與老蒜的區別,就在蒜瓣外皮。這層皮暴露後反應最快,一天時間就會變性,完成對蒜肉的防禦。具體表現為剛暴露出來時,跟蒜肉一樣水嫩;一天後就失去水分木質化,然後變成蟬翼一樣的薄皮,實施對蒜肉的防抗擊和保水分。根據這個特點判定,蒜瓣外皮鮮嫩是新蒜,失水木質化是老蒜。
03 為什麼要用新蒜腌漬
腌蒜要腌新蒜,裡面有食材的道理,鮮嫩為上,所以古人就有「嶢嶢者易折,佼佼者易污」的說法。鮮嫩的食材難保持,不長久,容易變質。可是鮮嫩的食材口感好,味道美,所以要想法吃到鮮的。
自古人們吃鮮就三個法子。第一個就是不等長成就吃。周代王室套餐「八珍」里的烤乳豬和羊羔,至今流行的魚子醬,豆芽豆苗;第二個是剛長成再吃。雞中最美童子雞,春韭、香椿、蒜苔;再就是把短暫的鮮味封印,留著慢慢享受。腌蒜苔、蒜瓣就是,還跟秋天腌鹹菜截然不同。腌新蒜要的是保住鮮嫩,在多蔬菜的夏季當開胃品;秋季腌菜卻是為了度過沒菜冬季,當主菜吃。
蒜苔和蒜頭的鮮嫩時間都很短暫,蒜苔如今有了工業化保鮮,冷庫一放,能供應到來年春上。蒜頭卻沒辦法,也不需要批量保鮮,都曬乾了存放。按說老蒜新蒜的蒜肉沒任何區別,只是蒜皮不同。可是正因為這點點不同,卻帶來腌蒜獨有風味,勝過吃生蒜。
04 蒜瓣腌制教程
分享三個新蒜腌製法,分述如下。
一、干腌新蒜瓣。
新蒜瓣的腌制比較簡單,需要著重說明的是前期備料,要注意做好三個環節:
選擇蒜頭。
這部分要強調一遍,腌蒜只要新蒜不要老蒜。才從地里挖來,不去外層皮3天之內,過期就會很快失去水分,收縮成干皮,成了老蒜,不能腌了。
整理蒜頭。
新蒜頭買回後,必須收拾整理成材才可以腌制。收拾整理主要兩個辦法:
先剝去帶有泥土的外層皮,再削去根須部分,然後掰為兩瓣,扯掉中間蒜骨子,就是蒜苔老根。
這種整理,可保留裡層蒜皮,一頭蒜就兩瓣,不再細分開。
剝去所有三層外皮,只留完整蒜瓣,然後順著掰掉蒜瓣,蒜骨子和根須部分扔了。
這種整理,可把蒜瓣逐個分開,也可隨機三幾個一組。
兩種方法,都要做到把蒜頭根部去除乾淨,還不能傷及蒜瓣。有個小技巧,蒜瓣底部和蒜頭根部有自然締結組織,從這裡就可以輕易掰開不傷蒜肉。
腌制裝壇。
蒜瓣洗後晾乾明水,按蒜瓣與鹽10:0.8撒入食鹽,揉了均勻放置一天。然後裝壇,密封,放在避光通風、相對恆溫的地方,20天後就可以吃了。
二、糖醋蒜瓣。
糖蒜的風味由糖、醋、鹽和蒜組成。兩種做法,一種選用白醋,泡出來原色蒜瓣;一種是色醋泡,出來醬糖色蒜瓣,這裡分享糖色蒜瓣。
前期處理。
前期處理和干腌蒜一樣,挑好新蒜頭,收拾乾淨。不同之處,蒜頭可以完整不掰開,削去根部和上部多餘蒜骨子。然後用開水衝著燙了,涼水泡起來,水沒過蒜頭,按蒜頭的10:1放入食鹽,泡一天。
糖醋泡湯調製。
家庭泡蒜的糖醋比例,一般按3:1配製,不加水。有人為了節省材料,用水稀釋成泡湯,也可以,但是要做好滅菌。
醋和糖,本身無菌,細菌不小心進去,很快脫水活不成。所以,我做糖醋蒜,用的原湯,醋里加糖就成。
泡蒜。
撈出蒜瓣,晾乾明水,放入泡壇里。這時候如果泡湯有欠缺,直接加醋,淹住就行。然後罈子口也不用密封,蓋住落不進灰塵髒物就行了。
三、醋泡蒜。
這是我的懶辦法,蒜瓣收拾乾淨,不燙不泡,直接倒進醋罈子。只有醋,不放糖,然後不要管它,一周後就能吃了。
這樣做法有著比較突出的風味,表現出鹽腌新蒜口感,吃著是鹹味。
05 新蒜腌制要明確的幾個問題
不論那種腌制,都有很好的保鮮效果,味道很鮮美。尤其是在炎熱夏季,出汗過多,食欲不振,來幾瓣干腌蒜,很是開胃提神,還補充了鹽分。再說了,漫長的夏秋兩季,蔬菜瓜果很充足,都是鮮貨,吃慣了鹹菜的江淮農村,不能少了鹹菜,干腌的蒜苔蒜瓣就填補了空白。
在腌制、保管和食用中,會有些值得注意的地方,綜合三個方面:
一、新蒜腌制的口感有什麼不同?
新蒜和老蒜的區別在口感。口感的不同在蒜皮。
說到這裡都應該知道了,新蒜的蒜皮沒有脫水,水嫩狀態。老蒜的皮已經脫水成硬質皮膜。腌制後,新蒜的皮水嫩無渣脆生生,味道比蒜肉還要美。老蒜外皮咬不動,只能吃了蒜肉,扔了蒜皮。
所以,在外邊買的腌蒜,或者在外吃到的腌蒜,如果蒜皮咬不動,就是老蒜腌的,蒜肉鮮味要打折扣。
二、泡糖蒜為什麼要先泡一天?
上面教程里說到,新蒜醋泡前,先要熱水燙一道,再放涼水裡泡一天,還要放進去夠分量的鹽。
這樣做有兩個目的:
第一個是滅活,讓蒜瓣失去活性。主要使蒜皮保持原狀,不再木質化。水燙和焯水的作用差不多,只是沒有焯水那麼狠,都要煮熟了。
第二個是去掉一部分生蒜味。人們都愛吃蒜,但是又都很討厭蒜臭,鹽水泡一天,生蒜味就去掉了大部分,再糖醋泡了,成品味道好了很多。
至於干腌蒜,突出特點是沒有蒜臭。因為重鹽腌制,壇口密封,有了發酵的過程,就完全沒了蒜臭。和腌蒜苔一樣,通體變成琥珀色,吃著鮮蒜味道不減,吃後嘴裡沒有蒜臭。這也是江淮農村主要吃干腌蒜的原因。
三、腌蒜能放多長不變質
理論上講,鹽和醋本身不變質,因為細菌在裡面無法存活。大蒜本身也不容易變質,腌蒜猶如強強聯合,變質是小機率事件。
根據這個道理,腌蒜沒有腐壞的可能,長期存放沒問題。我去年就發現櫥櫃角落一瓶遺忘的腌蒜苔,三年了,味道口感絲毫沒變。但是醋泡的蒜瓣,半年後卻有很大變化,外形和色澤完全看不出問題,口感變了,沒了脆口,爛菜一樣,味道還沒變,證明不是腐爛。
06 腌蒜長期保持口感的奧秘
這一部分需要單獨拉出來分享,因為腌蒜怎樣能長期保持口感,是個食材基礎理論問題,學界很少現成資料,網上根本查不到,只是我個人的一點體驗。就當做生活小經驗分享這裡,供大家參考。
一、腌蒜口感保持期不一樣。
我多年的腌蒜經驗,最長的保持期3年,還是無意發現,再長沒試過。但是醋泡蒜只有半年,到秋後種蒜季節,就失去脆口。當然僅僅是懶漢醋泡蒜,不做處理直接泡了。
二、了解大蒜的生長特性。
大蒜有個自然生態特點,不論怎麼放,北方掛牆上,南方放冰箱,到了秋天種植的季節,它都會開始萌芽,根本沒法阻止。
萌芽之後,蒜肉開始失水乾癟,不再像以前那樣,大太陽怎麼曬也不會失去水分,始終保持著水脆。
這就是大蒜的生命規律,像保質期,到時候自動變化。所以,能不能讓腌蒜口感保持不變,根源就在這裡。
三、讓大蒜很快失去活性是關鍵所在。
在以上幾種腌制方法中,對大蒜的本性處理,就是關鍵所在。
先看干腌蒜,包括蒜瓣、蒜苔。晾了立馬揉鹽,完成初步滅活。然後裝壇密封發酵,基本7天就徹底滅活。
再看泡蒜。上來就開水燙、鹽水泡,基本就滅活大半了。然後醋里泡著,蒜體不再會有生理性變化,因此保持原來脆生口感。
至於懶人泡蒜,根本就靠泡醋滅活,起碼要20天時間,所以本性有保留,到了種蒜的11月份,蒜肉就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