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一條關於疫情的新聞讓所有人都又氣又恨,同情不起來:北京順義一家私營「小飯桌」的家庭,隱瞞行程,不配合防疫,一家七口從老到小全部感染,密接者高達432人…
確診的一家人里,分別有1歲和3歲的小寶寶,並且「小飯桌」的經營對象都是小朋友,一想到這裡,就讓人覺得無比揪心。
在大洋另一邊的英美,不少爸爸媽媽們也每天都為寶寶們的防疫日常操碎了心,相比我們的高度自覺和完善管理,還是有不少人連口罩都「拒戴」。
來自美國的麻麻Melissa Mills從疫情開始時就跟身邊的一些人不同,家中寶寶才2歲的她和丈夫,很早就開始戴起了口罩,特別注意防護。
由於寶寶年齡比較小,再加上疫情也讓她和丈夫有了更多的時間宅在家。除了和孩子一起玩互動遊戲,Melissa最喜歡的事就是每天和家人一起看電影。
就這樣持續看了幾個月,終於看到了片荒…於是Melissa和丈夫商量,要不搞個Disney Plus(迪士尼+,是迪士尼推出的在線媒體視頻點播平台,年費為69.99美元) 來看?畢竟,從19年底開始上線的迪士尼+平台,不僅有迪士尼和皮克斯的電影,還有漫威和星戰的系列。
在陪孩子看完《玩具總動員》和《海洋奇緣》之後,Melissa提議大家一起看一下自己心中的童年經典——1953年版本的《小飛俠彼得潘》。
當劇情一步步推進,Melissa和丈夫卻被這部曾經的童年經典搞得滿頭問號,等等??? 劇情里不僅有很多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的台詞和場景,比如彼得潘對溫蒂說,「女孩子們就是話多」,精靈小叮噹還因為嫉妒就想殺了溫蒂?這是什麼鬼劇情?而且還是給孩子看的?
帶著滿頭的問號,Melissa特意在網上查了一下影評,發現 迪士尼+早在上線時就曾發布過一條提示,表示在老版本的一部分電影中,比如《小飛俠彼得潘》、《小飛象》還有讓我們很多人都印象深刻的狗狗電影《小姐與流浪漢》中,都存有一些包括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在內的錯誤情節。
之所以繼續把這些老電影放上線,是 希望藉由傳播的機會,讓更多人能認識和感受到歷史裡曾出現過的「不公現狀」,迪士尼也表示,在今後的影片和劇本製作中,會努力創造出一個更和諧並且充滿著包容性的世界觀。
Melissa在查資料時發現了一份來自OnBuy網站的調查:有18%的父母,並沒有太仔細注意過電影里的內容; 有62%的父母,對於電影里出現這些帶有歧視性的誘導情節,並不是太在意,有家長說,這些電影畢竟是很早以前的作品,所以如果你可以耐心解釋給孩子聽,告訴他們對錯,不好的情節對孩子們來說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但也有一部分家長表示,絕對不會給自己的孩子看有這樣情節的電影。
到底哪種選擇對孩子更好呢?Melissa帶著疑惑,又找到了一份來自父母們投票調查的"禁片名單",在這份調查里,列出了前十位父母們認為最有問題,最不想給孩子們看的迪士尼電影。
01
玩具總動員 3 / Toy Story 3
!
劇情雷點
2010年上映,由皮克斯動畫製作,作為前兩部「玩具總動員」的續作,第三部中玩具們面臨著與長大的原小主人之間的離別。由於部分情節設定和玩具的造型,被影評稱作「變態總動員」。
02
小鹿斑比 / Bambi
!
劇情雷點
1942年首次上映發行,改編自奧地利作家菲利斯·沙頓於1923年所著的同名小說。悲情的故事主線伴有死亡情節,被影評人們稱為「成長比死亡更殘酷」的毀童年電影。
03
小美人魚 / The Little Mermaid
!
劇情雷點
1989年首次公開,是由華特·迪士尼製作的第28部經典動畫電影長片,改編自安徒生的經典童話。「為愛而犧牲」的小美人魚,引起了很多人對設定上的不滿,一些情節甚至被認為有很大的性別歧視誤導。
04
奇幻森林 / The Jungle Book
!
劇情雷點
2016上映的美國奇幻冒險電影,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作家吉卜林的同名故事集《叢林奇譚》,講述了印度「狼孩」毛克利的故事。有些父母認為劇情有暴力傾向,並且在描寫人與自然和動物之間的關聯關係時,可能會讓人看後「細思恐懼」。
05
白雪公主 / Snow White
!
劇情雷點
1937年上映,改編自《格林童話》。「後媽殺人」的老戲碼一定不用過多介紹了,致郁的情節多年來也一直被稱作"暗黑童話鼻祖",童話版權利的遊戲。
06
貓兒歷險記 / The Aristocats
!
劇情雷點
於1970年製作並發行,講述了一隻名叫「杜翠絲」的貓媽媽和她的三隻貓寶寶一起生活的故事,電影中涉及到一些情節被認為是種族歧視。
07
幻想曲 / Fantasia
!
劇情雷點
迪士尼公司於1940年製作的音樂動畫片,存在被認為有種族歧視情節,並在當年稱霸熱搜。
08
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
!
劇情雷點
同樣擁有真人版和動畫版的電影,改編自1756年的童話故事,故事的內容和造型,角色設定,多年來都有很大的爭議性。
09
小飛俠彼得潘 / Peter Pan
!
劇情雷點
初版動畫發行於1953年,後拍真人版,改編自蘇格蘭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的小說《彼得潘》,如上所述存在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的情節。
10
小飛象 / Dumbo
!
劇情雷點
有1941年的動畫電影版和2019年的真人版等多個版本,動畫電影版是迪士尼最短的一部動畫電影。首映後就受到了猛烈的抨擊,被指劇情中的烏鴉有種族歧視嫌疑,有些家長認為,應該讓孩子拒絕動物表演。
在把這份片單和自己查到的資料分享到社交網絡上後,Melissa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事實上,很多這樣的電影,都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部分, 甚至有很多家長,表示會鼓勵孩子與自己一起分享這份童年回憶,這確實是個好機會,好話題,去和孩子聊一聊歧視,寬容和多樣性的問題。
30%的父母表示會讓孩子去看這些電影,並且會根據情節向孩子說明和解釋正確的知識。 而Melissa自己,也是贊同這種做法的,只是建議打算做同樣選擇的父母們,也要視孩子的年齡、理解能力去選片和正確引導,比較複雜的情節和看法,可以等孩子們年齡大一點時,再讓他們去接觸。
其實,這幾年在社交網絡上,我們也多少能看到一些對於老作品某些情節的吐槽和疑惑, 比如在《哆啦A夢》重播時,就有不少人投訴表示大雄在浴室里看到靜香洗澡的場景十分不妥。
對於如今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我們仍然能看到引導性不好的情節或台詞,爸爸媽媽們可以採取「限流」的方式,一旦發現某些作品比較「三觀不正」,可以積極慢慢地引導,為孩子推薦更好的其它作品。
單純的一刀切,其實與我們近兩年常提到的兒童性教育一樣,與其刻意避而不談,不如大大方方的講解清楚,不僅能讓孩子的求知慾得到滿足,也能在最初,就為孩子們做到最好的「三觀」引導。
內容參考:Parents.com,Google.com
圖片來自:Bing.com
媽咪寶貝傳媒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IsS5AncBDlXMa8eq-0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