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報培訓班,孩子不願意去怎麼辦?家長該怎麼給孩子報培訓班?

2019-11-15     三水三心

三水三心觀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興趣可以培養,如果培養之後無效,最好改變興趣而不是強行要求,以免最後造成嚴重的後果——父母的錢花了,時間花了,但孩子厭學了。

這些年來,各種課外的培訓班風起雲湧,在大中城市,幾乎是每個校區外面,都有各種培訓機構。這幾年,培訓機構的觸角,已經開始向四五線城市甚至鄉村延伸,以至於年輕的父母見面,幾乎都會聊起「你的孩子在那個培訓機構?」「參加了哪些培訓」的話題。

其實,這已經形成了一種全民的焦慮——前段時間,頭條教育發起了「中國式父母焦慮」的探討,這就是重要的焦慮內容。

如果我們對培訓班進行一個大致的分類,就可以發現,林林總總的培訓,其實就是三個類型:

一是學科輔導類,比如語文數學英語等等,這種培訓,目的只有一個,提高成績。

二是興趣特長類,比如舞蹈、美術、跆拳道等等,這種培訓,主要目的是是培養興趣特長,不少的家長,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藝體特長生招生做準備(只是目前,各地都已經陸續取消了這一招生政策)。

三是託管類,為沒有時間輔導作業、管理孩子的家長,解決一些後顧之憂。

那麼,是不是給孩子報培訓班,孩子都會很高興的去參加呢?

很多時候,家長興匆匆急忙忙把孩子送到輔導班,結果,孩子打死都不願意去,又哭又鬧。即使被強制在教室里,那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又費馬達又費電。

遇到這種情況,作為家長,又該怎麼辦呢?

三水三心以為,最關鍵的,是家長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

1.你所選擇的,是孩子喜歡的嗎?

我們都知道,干一行要愛一行,而要真正干好一行,那還得愛先上這一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不喜歡,隨便你怎麼努力,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前段時間,就發生了家長要孩子去參加培訓班,孩子不去,結果把家長的心臟病氣翻了!

2.你所選擇的,是孩子適應的嗎?

除了喜歡,我們還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整體的關照:孩子究竟適合什麼?在這裡,我不得不提到天賦,因為,很多事情特別是興趣特長,是有天賦的。比如,有的人天生對線條、色彩敏感,而有的人卻非常缺乏這種能力。三水三心就缺乏對光線、色彩的敏感度,你送我去學畫畫,永遠學不出來!

再比如體育運動,如果是抱著強身健體的目的,那沒關係。但如果是將來的職業選擇,就大不一樣了。

3.你選擇的時候,徵求孩子的意見了嗎?

我們有些家長,喜歡越俎代庖,自作主張,為孩子選擇,絲毫不徵求孩子的意見。這其實是把孩子當作一種物品,而不是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的落後的教育觀。

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還對你言聽計從,稍大一些,自我意識逐漸凸顯之後,就不會按照你的意願辦事了,那個時候,他就會想方設法逃離你的控制。

那麼,如何給孩子選擇培訓班呢?個人以為,以下幾點,需要高度關註:

一是尊重孩子的選擇,適度引導。

三水三心的孩子上培訓班的時候,我就帶他到少年宮,讓他自己去看,然後選他想要學的。林林總總的培訓班,孩子眼花繚亂,但還得做出選擇啊!

後來,他自己選了西洋棋、畫畫。其實,我是希望他選擇主持和音樂的。但既然是孩子做出的選擇,我就需要尊重啊。到現在,西洋棋已經丟下了,畫畫倒還不錯,一直堅持著。

二是傾聽孩子的心聲,及時調整。

在孩子參加培訓班之後,要經常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詢問孩子開不開心,好不好玩。特別是在低齡階段,更要經常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一旦孩子表現出極度厭惡或者經調整後沒有明顯改變的話,就需要及時作出調整了。我一個朋友,孩子非常反感某個培訓班,他因為花了錢,不願意退出,結果,孩子提前逆反,教育的難度陡增。

三是不要太過於功利,調節心態。

送孩子去培訓班,肯定要花錢,有的培訓班,花錢還不少。所以,說毫無功利,就是自欺欺人了。但面對教育,確實不適合太過於急功近利,作為家長,一定要調節自己的心態——要知道,你的心態,隨時都在暗示著孩子——積極的心態,給孩子積極的暗示,消極的心態,給孩子消極的暗示。

四是切記不要攀比,害人害己。

培訓班不是越有名的越好,也不是越貴的越好。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攀比。三水三心有一個朋友,聽說某個培訓機構的鋼琴,非常有名,是某個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開班的,於是,花了重金(每個小時800元)送孩子去。另外一個朋友,家庭經濟條件一般,聽說之後,也要送孩子去。他的口頭禪是「不送孩子去,將來孩子會抱怨」。結果,兩年下來,花去了10多萬——孩子倒還不錯,老師說很有天賦(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呵呵),但家裡的經濟承受不住了。

總之,作為家長,在孩子上培訓班的事情上,還是要量力而為,不要太過於急於求成。更不能把孩子當做一台機器,讓孩子成天疲於奔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L2weG4BMH2_cNUgr8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