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知識大全---寫作

2019-08-13     樊樊老師

寫 作

課標要求:能對生活現象進行獨立思考,發現其中蘊涵的意義;能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寫下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見解,抒發自己的感情;能依據知識水平和生活積累展開想像,表達自己對學習、生活的思考和未來的憧憬;能綜合地運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寫出有感情、有內容、有中心、有條理的文章。

命題規律:教育部《關於中考命題改革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寫作不得設審題障礙,要淡化文體要求,鼓勵學生寫真情、抒實感」因此,中考命題具以下特點:1、從題型上看,話題作文成為命題「新寵」;2、從內容上看,「讓學生有話可說」是唯一不變的宗旨;3、從命題內容上看,關注成長曆程,貼近生活,關注人生、社會,崇尚美德,體現辯證思維、人文特色;4、從具體要求上看,鼓勵創新,文體自選。

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

命題作文的審題方法:

擴縮法:將字數少的題目加上適當的限制性語言,使其變得具體易寫;將字數多的題目壓縮,抽出主幹或中心詞。

尋「睛」法:就是尋找作文題目的「題眼」——題目中的關鍵字眼。A、用獨詞作題目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這個詞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質特點上,抓住了它的本質特點,或寫出了它的象徵意義,或寫出它的比喻意義,或寫出它的引申意義,這就是題眼;B、偏正型結構的題目,題眼大多在偏的部分;C、並列短語的題目,題眼就是兩個事物之間的關係;D、一個句子的題目,謂語多為題眼。

半命題作文的補題技巧:

1、具體事物擬題法:以具體的事物入題,可以以小見大,使選材新穎具體。(如《難忘的那道彩虹》)

2、抽象事物擬題法:化具體為抽象,便於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如《感悟春天》)

3、特定情景擬題:創設一種特定的氛圍,給人一個讓人思緒飄逸、遐想的空間,極容易引發人們豐富的聯想。(如《我想再看你一眼》)

4、特殊符號擬題法:借用數學、物理和化學等學科特殊符號或公式來擬題,生動形象,給人耳目一新。(如《失敗+失敗=成功》)

5、條塊分割擬題法:將所寫內容「裁」成幾個小塊,擇一來寫。(如《昨天的思念》)

話題作文

所謂「話題」,就是談話的中心,引發談話的由頭。

1、審題

話題作文的題干,一般由背景語、啟示語、話題語和強調語四部分組成。

A、要吃透材料,根據命題意圖確立觀點;

B、要吃准材料,抓住關鍵問題思考立意;

C、要看清話題,避免脫離命題範圍。

2、擬題

A、引用(改換)式擬題:巧用詞語;妙用術語;借名擬題;化用歌詞妙句;引用詩詞名句。

B、修辭式擬題

C、懸念式擬題

D、符號式擬題

E、並列式擬題

3、立意

A、化大為小,化意為象;B、獨闢蹊徑。

4、文體

A、題記式;B、小標題式;C、散文詩式;D、書信體;E、日記體;F劇本式。

5、語言

A、善用修辭,展現語言的魅力;B、巧借幽默,增添文章的情趣美;C、融入思考,讓語言散發出哲理;D、懂得造型藝術,使語言變成形象美。

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圖畫材料。

一、材料作文相關知識

1、材料作文的特點:

(1)讀寫結合,考生要通過閱讀、分析、提煉、聯想、表達之後,才能完成寫作任務;

(2)自擬題目、不限文體,鼓勵學生寫出真情實感,鼓勵學生寫出個性與創意來。

2、材料作文的形式:

(1)文字材料,構思作文。(2)漫畫材料,看圖寫文。(3)擴寫、續寫、改寫、縮寫、讀後感等 。

二、材料作文應對策略:1、讀懂材料;2、明確要求。

(一)、給文字材料作文

1、結構:材料+要求(必須與材料有關。看懂材料,確定主旨)。

2、審題和領悟:看清要求(擬題、文體、文字、內容等),確定立意、結構。

3、具體建議:合理使用材料,不避開材料,另起爐灶。

記敘文:分析材料內容,聯繫相關的人或事。開頭:「讀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或「在我的生活閱歷中,也有這樣一個人」。結尾再用恰當的議論將所敘的人或事與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較,畫龍點睛即可。

議論文:材料可從以下角度使用:1、引觀點。引述材料得出論點。2、做論據。可抄錄引用;可概括引述。3、做標題,如「從…說開去」、「…給我的啟示」、「…教會了我做人」 、「論…」等。4、做結論,照應前文(包括標題、開頭),首尾呼應。

(二)、看圖寫文

單幅漫畫、連環畫:中心一般很集中,通過諷刺某種不良現象或表揚某種社會美德揭示一定的道理。

看圖寫文的關鍵:看懂「畫意」(畫面的中心、人物間的關係、事件的經過、空間方位、邏輯關係等)。

文體選擇:記敘文(藉助想像完成);說明文(介紹畫面的構圖、組成、主要內容等);議論文(解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問題)。

防止失誤:拋開圖畫,另起爐灶;誤解圖畫,文不對題;不明目的,信馬由韁。

(三)擴寫、續寫、改寫、縮寫要注意內容、人稱、感情基調等;寫讀後感,要讀懂材料並準確提煉論點。

三、避免作文無謂(不是作文能力差等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1、保持整潔的文面;不龍飛鳳舞、東塗西抹、箭頭亂飛、寫不下去大筆一圈「不要」。

2、規矩寫題。不忘擬題;寫在第一行的正中央;不把話題當標題。

3、拒絕三段式。5-8段為宜,段與段詳略分明、長短兼顧。

4、斟酌字數。少50字扣1分,少100字扣2-3分。

5、規範使用標點。標點符號要占格;不一逗到底;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引號要占兩格,其它標點均占一格。還要注意:頓、逗、分、冒、句、問、嘆等標點符號不在一行之首;書名號、引號前半邊不在一行之尾。如遇特殊情況,讓此標點「委屈」留在行未或移到下行。

6、注意保密。不透露真實姓名、地名、校名,要遵守考場規則和考場道德。

附一:如何在短時間內讀懂一篇文章

此法需要三個工具:一分集中的注意力、一個想動的腦子、一支勤奮的筆。

接觸到一篇文章,先要集中注意力,這是讀懂文章的關鍵所在,如果你在讀文章時,注意力不能集中,文章的信息在你頭腦中不能留下痕跡,那要讀懂文章是很難的。如果一遍沒有任何收穫,你就會急躁起來,越是急躁就越不容易靜下心來讀懂文章,越是讀不懂就越心煩,形成惡性循環,最終效果不好。

這時不妨強迫自己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手裡拿上一支筆,用筆指著閱讀內容,眼睛跟著筆走,腦子想著筆尖下的內容,這樣文章的內容就會在腦子中留下印象。

同時還要進一步把筆用好,那就是做記號。一是標記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這些可能是你讀懂文章的障礙,但並不是每個生字詞都是,有的不影響你的閱讀,有的通過上下文也知道它的大致意思,這些你就不用去管它。只管對自己理解文章有障礙作用的生字詞,因為你做了記號,一目了然,很快就可以通過查工具書解決。

二是標記特殊的句子,這些特殊的句子往往是文章的考點。哪些是特殊句子,每一段的中心句、點明文章主題的句子、承上啟下的句子、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性的句子、詞彙比較豐富的句子、還有寫得美的句子等,這些是考語文應該考的,也是命題者的素材所在。

做好這些記號也需要動腦筋,也就是你在閱讀過程中要讓你的大腦積極參與閱讀,隨時對閱讀信息進行判斷,並做上記號,作好批註。這當然也需要你平時積累好基本的語文知識,更有利於提高你判斷特殊句子速度,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如果能在閱讀過程中踏踏實實地按照上述方法做,一篇簡單的文章一遍就可以讀個差不多,稍微難一點的,也只要把所做記號稍作研究,便可以讀懂,並能做好後面的思考題。三個工具是相輔相成的,閱讀過程中既要集中注意力,更要動腦子,還要勤於動筆,這樣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附二:作文如何開頭

"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能使文章增色,也能引起閱卷老師的興趣。文章的開頭要乾淨利索,不羅嗦,切入正題迅速。即使為了取得某種表達效果,在略加修飾後,也必須迅速入題,切忌修飾過長。

【策略解讀】

1.直入法。這是一種最常見也最適用的方法。開頭不加任何修飾,直接進入正題。這種方法乾淨利落,簡潔明快,易為讀者接受,適用於記敘文、議論文等文體。如優秀作文《對自己微笑》開頭:早晨起來,對自己微笑,讓自己帶著美好的心情出門;夜晚歸來,對自己微笑,祝福自己有一個甜甜的美夢。是的,對自己微笑,是我們擁有快樂的重要方式。

2.懸念法。文章一開始就設置疑問,能吸引讀者往下看,讓讀者找出答案或在文章後點出問題的答案。如2004年高考佳作《文化的性格》開頭:萬物皆有性格,水有水的性格——靈動;山有山的性格——沉穩。文化亦應有其性格,但文化的性格是什麼呢?是水的靈動還是山的沉穩?

3.修辭法。在文章開頭,用一兩種恰當的修辭格,可以給人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如優秀作文《什麼才是美》開頭:「砰!」隨著一聲錘子的敲打聲,問號先生清了清嗓子說,「時空討論會現在正式開始,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什麼才是美』,請各位來自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學者們積極發言。」

4.引用法。開篇引用一二句切合題意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題,另一方面也能為文章增加文采。如優秀作文《聖者與小偷》開頭:在中世紀的一個教堂里,一位聖者開始了他的演講:「我之所以成為聖者,是因為我看破了錢財,我的就是大家的。」悠悠歲月,彈指一揮。在跨世紀時的一所監獄裡,一個小偷開始了他的人生獨白:「我之所以會成為小偷,是因為我看破了錢財,大家的就是我的。」

5.題記法。如2004年高考佳作《帶上自信上路》開頭:「在生命的河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浪迭濤,而是心頭矢志不變的羅盤:自信。——題記」

總之,在方法上,可以設置疑問,吊起讀者的胃口;可以單刀直入,切入正題;可以運用修辭格,營造一種氛圍;可以抒情開篇,撥動讀者的心弦;可以引用名言,顯得精鍊又深刻。無論哪種方式,都應力求避免矯情、堆砌、言之無物。

技巧一:設計懸念,吸引讀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靜,偌大的房間裡,只能聽得見我微弱的呼吸聲。護士只有到吃藥、打針的時候才會進來,而且很少和我說話。我已經習慣了,我不會有太多的報怨,因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視著窗外,告訴自己要坦然面對死亡。(選自2002年陝西省中考滿分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點撥:這篇文章的開頭設計了一個懸念:「我」快要死了。於是讀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會想,他怎麼會快死了呢?他得了什麼病?的一來會怎樣?這一連串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帶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這種開頭方法,抓住了人們閱讀時的好奇心理,精心設計吸引讀者閱讀,效果很好。

技巧二:開門見山,亮明觀點

朋友,當你看見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條條溪河惡臭難聞,一股股有害氣體毒害人體時,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時卻不氣憤得想大聲呼叫:「請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選自2002年廣東省中考滿分文《我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

技巧點撥:考場議論文的寫作一定要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寫作時開門見山,擺明態度,不失為一種普通但又實用的方法。這篇文章的開頭採用設問的方式,一問一答,簡潔有力,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為下文展開議論打下了基礎。

痛苦的時候,你會回家,用眼淚盡情發泄;心煩的時候,你會回家,讓家的溫暖驅散心中的烏雲;家——融進去的是悲傷,化解出來的是快樂;家——接納的是難過,釋放的是開心。家,真好!(選自2003年雲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

技巧點撥:記敘文也能開門見山。你看,這篇文章運用排比的形式將自己對「家」的感受毫無遮掩的表達出來,為全文定下了基調。

技巧三:聯想回憶,巧妙敘述

獨立小院,月光如水,靜靜地流瀉在我的身邊,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涼,引起了對你的不盡的思念!曾記得也是這樣一個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開往異鄉的列車……

小小年紀,孤身一人在異鄉奮鬥的你,一切還好嗎?(選自2002年河南中考滿分文《當我面對「溶溶月色」的時候》)

技巧點撥:中考中,常有追憶式文題出現,需要考生追述過去發生的某一件事。此時不妨聯想回憶,引發思緒。這篇文章的開頭就導用了這一方法。文中先寫月色,由溶溶月色引發了「我」的聯想,使我回憶起同樣是在這樣一個夜晚發生的故事。這種開頭,洋溢著一種濃郁的情感氛圍,利於抒發情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聲在房間的上空迴旋著。東子拿著父親的信,淚水溢滿了臉頰。三年了,東子離開家整整三年了,三年來父親的一封封信已將東子心中的仇恨化為烏有。東子掩卷而思,思緒又回到了三年前。(選自2003年甘肅省中考滿分文《常回家看看》)

技巧點撥:這篇文章從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發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緒回到從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間。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氣氛

「你這書記趁早別當了,半點用也沒有!」從學校風塵僕僕趕來的我,離家門還有百來米遠,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火藥味,聽到了媽媽對爸爸的呵斥聲,一種「黑雲壓城」的感覺猛烈襲上我的心頭。媽媽也是多事,爸爸幹什麼她都要干預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裡能撐船,每次都是任憑媽媽一陣暴風驟雨過後,才用幾句綿里藏針的話收拾殘局。今天不知又為了什麼。(選自2002年湖北仙桃中考滿分文《「民主牆」的風波》)

技巧點撥:記敘文的寫作要善於製造矛盾,在矛盾中展開故事情節才能吸引人。這篇文章在一開頭就抖出一個矛盾衝突。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讀者的心,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今年夏天太熱了,乾脆明天去買空調!」媽媽邊吃飯邊說道。

「買空調,買空調,你只知道享受!應該節約點錢供孩子以後上大學,簡直不會打算。」奶奶嘮叨著,臉上沒有了笑容。

「你這老人,應該享受享受,今年70歲了,還能活多久嘛?」媽媽隨口答道。

我心裡納悶著:他們有時說話不投機,但很少鬧矛盾,今天的氣氛很緊張,人們常說婆媳間沒有血緣關係,所以很難相處好。(選自2003年重慶市中考滿分文《責任》)

技巧點撥:故事有矛盾才會有吸引力,在產生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讀性會大大加強。這篇文章一開頭就將婆媳之間的矛盾展示出來,為故事的進一步展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技巧五:巧用修辭,展示文采

愛心是冬天裡的一縷陽光,驅散了凜冽的寒霜;愛心是久旱後的一場甘霖,滋潤了龜裂的心田;愛心是汪洋中的一個航標,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選自2002年湖北荊州中考滿分文《把愛心帶給他人》)

假如我是小鳥,我會記住那出生時的巢穴;假如我是樹苗,我無法忘記那滋養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為我記憶中的烙印;假如……無論我是什麼,無論我以什麼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記周圍的一切,甚至可以拋棄自己,但有一樣東西是不可泯滅的——那就是回報。(選自2002年貴陽市中考滿分文《詮釋回報》)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餘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華,我摘一束最燦爛的;對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選自2003年江西中考滿分文《待人和善》)

常聽老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那時,我就在想,橋究竟是什麼呢?難道只村西頭的那兩塊老槐樹疊加起來的、我們上學必須經過的「橋」嗎?(選自2003年山西省中考滿分文《美麗的橋》)

技巧點撥:修辭是語言運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貼切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常能使語言增添許多風采。在考場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練運用修辭手法扮靚語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上面幾例中,第一例運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運用擬物、排比手法,第三例採用排比,疊詞手法生動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抒發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語言亮麗多彩,讀之令人耳目一新;第四例則採用設問方式,先設下疑問,再展開故事,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易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開頭如此不凡,自然會給閱卷老師一個良好的印象。

技巧六:描寫環境,烘托背景

教室外,呼嘯著的北風挾著密集的雨點扑打在牆上,「嚓、嚓」地響。教室內,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選自2002年湖北仙桃中考滿分文《心中築起一堵牆》)

紫紅色的去霞充滿著整片天空,其中還有一輪血似的夕陽,如此暖意的畫面顯示現出「最美不過夕陽紅」的溫馨與從容之感,暖得讓人沉醉,暖得讓人迷戀。(選自2002年湖北荊州中考滿分文《把黎明的美麗帶給曾失落的我》)

晚風吹過河面上最的一波漣漪,夕陽收起它最後一道餘暉,秋霜目送去最後一隻歸雁。我們默默地站著,目光游離在那若即若離的記憶之門上。當許許多多都已逝過,當許許多多都已凋盡,我們起碼還可以對自己說:「別傷心,我已體驗過那種感覺,雖然只是曾經擁有。」(選自2003年安徽中考滿分文《曾經擁有》)

技巧點撥:一切景語皆情語,在記敘文、散文的寫作中,環境描寫是不可少的。環境描寫可以渲染氣氛,可以襯託人物、可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如果在文章的開頭先進行一段簡潔的環境描寫,既可以為文章提供一個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種特殊的氛圍。

上面三段開頭,第一段寫一場急雨的降臨,為的是為教室內的考試烘托背景,並製造一種緊張的氣氛。第二段則寫夕陽西下的情景,主要是為下文寫自己的人生感悟打下基礎,是一個情思的觸發點。第三段通過「晚風」「夕陽」「秋霜」的描寫襯托出此時人物的心情。三段文字寫法簡單但很實用,效果也好,能極大地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技巧七:廣泛引用,突出主題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每當耳邊響起著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感覺格外親切。(選自2003年甘肅省中考滿分文《歌聲與微笑》)

著名科學家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是的,擁有自信,不斷努力,就能獲得成功。(選自2003年河南省中考滿分文《擁有自信方能成功》)

「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

每當我吟誦這句詩,心中便有說不出的陶醉。心也朦朧,眼也朦朧,眼前真箇展現出一幅畫來。(選自2003年吉林省中考滿分文《陶醉》)

技巧點撥:引用法是一種很常用的文章開頭法,引用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若是議論文則常引用名人名言以增強論證效果,突出主題,如上面第二例;若是記敘文、散文則可以引用歌詞、詩句,以引發下文,便於敘事抒情,如上面第一例、第三例。此外,還可引用古語、俗諺、對聯等等。

附三:語文知識點梳理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覆、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F4fkGwBvvf6VcSZoG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