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也很美!用微距鏡頭髮現身邊的「小小世界」

2020-01-29     攝影世界

去年過年,「啊?怎麼一眨眼已經初六了!」今年過年:「怎麼才初三啊......」

在這個最特殊的春節里,由於只能呆在家裡,許多朋友已經無聊到這種地步:

其實用不著這樣,與其數米粒來打發時間,不如拍拍照吧!試著用微距的視野來觀察一下身邊熟悉無比的世界,你會有意外收穫,說不定會發現一些「新大陸」呢!

鑰匙上的劃痕和銹跡,如同在空中俯瞰大地的紋路

1. 題材選擇

用微距鏡頭的視角來看世界,你每天都在使用的鑰匙、網球、牙籤,還有布匹織物、佩戴在腕間的手串兒,那些或天然或人造的肌理紋樣會神奇的出現在眼前。

你會發現,也許針頭不像想像地那麼尖利,線繩交織的方式讓你大呼神奇,還有能滲出水珠的植物表皮和貝殼長成的年輪......

用這種方式查看一下你熟悉的生活用品吧。善於發掘普通里的非凡,善用光線,精心構圖,你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看似外形一模一樣的牙籤,在微距鏡頭下也是形態各異

這是一條林間小路?不,這只是一個網球啊

除了發掘靜態的局部小景,微距也能拍攝充滿動感的「瞬間」。高速同步閃燈下凝固的「水滴皇冠」或是飛濺的水珠、茶杯邊緣泛起晶瑩剔透的氣泡、各色燈光下水母搖擺的「舞姿」……

你可以設計創作,也可以耐心抓拍。這每一次撞擊和互動都是獨一無二的畫面,也正是動態微距攝影的魅力所在。

當然,要抓拍到這些瞬間你需要具備一定的耐心,消耗一定的時間,需要一些運氣,還可能需要一些專業的設備,如快門同步步遙控器......

氣泡之美,存於光影琉璃和相互的反射之間

每一次水滴的彈起,都是一幅無法複製的靈動畫面

用手機或是定焦鏡頭就能記錄的美食,當然也很適合用微距來詮釋。

都說「微距無弱旅」,微距鏡頭的成像能力、虛化效果往往都十分不錯,再加上近距離拍攝,能極大地突出食物的結構、細節美感,展現食物的色、意、型,讓食物更迷人。

飛揚的麵粉讓這塊蛋糕瞬間有了情緒

2. 拍攝技巧

  • 器材準備

現在越來越多的非專業設備都支持所謂微距拍攝模式,但那其實是指以一個很近的距離拍攝出有一定放大倍率的照片,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微距攝影。

真正的微距鏡頭不管搭配全畫幅還是半畫幅相機機身,都可以在最近對焦距離下拍攝出完整像素的作品,加之通過光圈控制的景深和焦段帶來的透視效果,是前者所不能比擬的。

所以,如果你想認真拍攝微距題材的作品,還是推薦選擇專業相機和能滿足高像素畫質要求的專業微距鏡頭。

茶杯邊一串串夢幻的泡泡

為了保證畫面的清晰,除了要避免和消除被攝主體受到外界影響而產生的抖動,在拍攝過程中自身輕微的晃動也要避免,那麼三腳架系統必不可缺。

你可以根據使用的機身加鏡頭的重量選擇合適的三腳架,如果對對焦精準度有極其嚴格的要求,還需要配備專業的微距攝影標尺雲台及夾板等。

  • 相關設置

在拍攝時想要保證儘量寬泛的景深,鏡頭的光圈值就需要調整到非常小,這使鏡頭的進光量也隨之變小。所以如果不想提高感光度導致畫質損失,又要拍攝出曝光準確的照片,就只能通過人為補光來實現了。

這裡推薦微距專用的閃光燈及其附件,比如環形閃光燈和延伸出去的離機閃光燈。而對於光線質感的營造,還可以使用柔光板之類的小附件,嘗試使用不同的光線。微距拍攝所需要的空間並不大,因此補光的難度也隨之降低了一些。

』光線的角度是決定拍攝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充分了解被攝物的材質、紋理、結構,有助於打造有立體感的畫面。一般情況下,可用順光加強表現被攝體的色彩,用側光強調質感。

光線下貝殼通透自然的紋理和鮮艷各異的色彩令人稱嘆

  • 處理背景

儘量選擇簡單的背景,這樣就不會與被攝體形成競爭關係而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如果背景實在雜亂又無法避免,可以嘗試使用大光圈拍攝,這樣不但可以虛化雜亂背景,有時還能獲得令人驚喜的藝術效果。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圖文:朱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6Jo8G8Bgx9BqZZIq2u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