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年,科技改善了我們的教育,但也給教育帶來了2方面問題

2019-12-04     君山老師


01、科技在發展,我們的教育受惠不少。

還是二十多年前吧,學校都沒多少電腦,更別說投影了,老師都是一支粉筆、一本書,配合著幻燈片給學生上課。

那個悽苦啊,找點資料要上圖書館,數學題是老師在幻燈片上手寫的。要看一點地圖,那可是真地圖啊,就那麼一米見方大小,「啪」就貼在黑板上供全體學生參觀。到下一個班要用了,再撕下來貼過去。一張地圖,一個年級段下來,肯定傷痕累累。

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幾乎所有老師都成了電腦高手、PPT專家,很多老師上課必用PPT,公開課更成了PPT技能大展示,那個花哨啊,若搞不出一點大片既視感,你都不好意思向組委會要獎。

現在你如果和人說,你是老師,但你不會用PPT,估計壓根就沒有人信你。

老師,已經儼然成了PPT的代言人。

我甚至聽說有很極端的老師,愛PPT已經愛到了痴迷的程度,哪一天學校要是斷電了,PPT放不成了,他就會像失戀了一樣,連上課的心思也都要沒了。

過去,老師上課也沒有音響、話筒,偌大的教室,六七十個人,維持秩序、傳播知識,全都是靠老師的「獅子吼」。

在那個年代,老師去體檢,老是被查出慢性咽炎,有些老師習慣邊寫粉筆字邊吼的,還容易得塵肺。這些都是老師特有的職業病。

但你現在再去看老師的上課狀態,很多教室都裝了麥克風,即使沒有麥克風,老師也會自備一個小蜜蜂,雖然看上去挺像導遊的,但現在只要輕輕說話,中氣再不足的老師也可以「威震八方」!再加上PPT的靈活運用,老師吸粉的機會已經少多了。現在再去體檢,老師咽炎、塵肺方面的毛病也明顯減少了。

這也是科技給我們教育帶去的好處。

過去,學生要聽課,就必須在教室里,老師不給你講,你要學知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那個年代學知識,除了上課,也只能補課。一窩蜂的學生擠到老師四五十平的蝸居里,一個月交個百來塊錢,才可以享受到額外的學習。

現在,哪裡還需要這樣啊。網絡培訓這麼發達!打開電腦,下個軟體,只要你想,就有各色老師給你提供上課服務。

現在的學生,由於科技的加持,在學習上早已是不缺乏途徑,只缺時間了。



總而言之吧,回顧這20多年科技給教育帶來的變化,我想,一個農村教師感觸最深的肯定是:科技完全改變了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讓老師更輕鬆了、讓學生接受教育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

02、我們要警惕科技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科技給我們的教育帶來益處的同時,我們也要預防科技給我們的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

1、對於教師而言。

科技給我們的老師帶來了便利,現在找資料方便了、備課方便了,上課方便了,點點PPT,念念PPT就能夠完成一堂課的任務了。但,這也很大程度上培養了教育上的懶人。就像我前面說的,萬一學校停電了,很多老師都幾乎不會上課了。

在資源共享,所有的PPT都可以自由分享的年代,當一個老師只會拿來主義,然後在課堂上復讀人家的內容時,我覺得,這種科技上的便利對於教育而言,就不是什麼好事。

2、對於學生的影響。

科技的進步,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就是網絡和手機。現在網絡上不是很流行一句話麼?「如果想要毀了一個孩子,那就給他一部手機!」就目前農村的很多學校的狀況而言,正是如此,你想毀了一個孩子,那就給他一部手機。

君山是一名農村教師,我見過太多的毀在手機上的孩子了。電子產品成癮的危害,對於農村孩子而言,已經遠勝於其他內容。

03、結語:

我們教育人,當然要擁抱科技的進步。但是,我們同時也要警惕科技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後,講一句特別想講的話:

我很懷念,還是一支粉筆、一本書,就是一堂精彩公開課的年代。教育嘛,個人認為,比的是用心,而不是科學技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FR14m4BMH2_cNUgfC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