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家茶館,可以成為新疆喀什古城的網紅打卡地?

2020-01-09     汽車自駕游

當漫步在喀什古城,那頻舉相機的每一刻其實都相當忐忑,因為我知道我只有不超過3個小時的光陰可以被用來消耗在這裡。但在這寸金的光陰中匆匆遊走,我怎麼可能通讀古絲綢之路交通要衝上的喀什噶爾?


每一次閃動的快門,都替我記錄下老街轉角光影中的一瞬。除了在朋友圈中用拼九宮格來傳達對這座古城的初識印象,我實在不知道該搭配怎樣的文字說明,畢竟早在2100多年前,我的「老鄉」張騫已對喀什做了歷史上最早的文字記錄。


如今從西安出發,即便直飛喀什也需要5個小時。但就在這段時間裡,我們似乎跨越的並非僅僅是1/12的地球,而是千百年時光的倒流。當我正在腦補這場「追溯西漢疏勒城之旅」時,朋友圈回覆中的一條提示,立即改變了我在偌大古城中的徒步軌跡,將目標直指古城西區吾斯塘博依路和庫木代爾瓦扎路的交會處,那裡便是傳說中的網紅打卡地——百年老茶館。


孔雀藍!無論對色彩的描述是不是準確,反正這是我抬頭望見老茶館門臉兒時的第一反應。在成片的土黃色建築中,色彩鮮明的百年老茶館就相當容易躍入視線,這也是喀什民居庭院裝飾的主要特點——多以蘭、綠色為主,白色勾線,形成美麗而有韻律的敞廊。


百年老茶館的正門很小,茶室實際上在二樓。二樓又分為裡間和敞廊兩部分,在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環境喝茶,其實也反映了喝茶者的心態:前者,布置有床榻,雖然光線昏暗,但當地居民在此邊喝茶邊聊天,茶館實為社交場所;後者,擺放了遊客們習慣的桌凳,可以邊品茶邊欣賞街景,功用更傾向於觀景台。


常有句請客的玩笑話是:「開水泡饃,饃自帶!」這種程序著實在百年老茶館中體驗到了。據說,茶館在幾易其主後,至今仍堅持著以售茶為主的營生,而想就著茶吃熱饢、烤包子、烤雞蛋等等,只好自帶!


在百年老茶館裡,只需要付一壺茶錢,就可以享受一整天不限時、不限量的續杯,所以茶的定價決定著老茶館的經營效益。當地居民自然是常客,他們的需求也很簡單,沒有可選性的傳統磚茶會啟動這一整天的生活。這暖暖的一杯茶,就能讓喀什人打開一個話題、沿襲一生作息、沉澱一輩經歷、傳承一族DNA。至今,老茶館已經被幻化為喀什古城中的一個文化符號,具體「今天喝什麼」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今天來喝了嗎?」


我等遊客則不同了,面對特色藥茶、養生茶、季節茶等等,任選一壺嘗嘗吧,價格差不多可以低到在我們的城市消費一杯茶的水平。別指望能憑此一壺就青春煥發、頤養天年,只當這是旅行中最典型的入鄉隨俗的體驗吧!


至於在百年老茶館喝茶及挑選配餐的方法暫不贅述,只要在這裡坐下來,立刻就會感覺到無形中需要放緩旅行的節奏了,什麼大巴扎、清真寺、高台民居,果斷將它們歸至將來的喀什之行;這天,我寧可效顰式地融入喀什慢節奏的生活。


如有疏漏或錯誤,請不吝賜教。

文圖版權屬於原創作者,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為了保護原創作者版權,該篇只採用小圖示意,

更多自駕遊資訊與交流,請關注頭條號「汽車自駕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_INnG8BUQOea5Ow7VSD.html












世上本沒有路

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