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待閒暇時光的方式,藏著你未來的樣子(夜讀)

2020-06-09   爸媽精讀

原標題:你對待閒暇時光的方式,藏著你未來的樣子(夜讀)

文|晴田兒(富書專欄作者)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樊登老師講述閒暇時光的視頻。

他說:在工作之餘就是閒暇的時光,如何度過閒暇,將是決定著一個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閒暇的時間是讓自己的心靈變得更加集中更加的有力量還是任憑自己鬆散的放縱,這個將決定著一個人這一生當中的成就。

深以為然。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支配的閒暇時光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工作日之餘的非工作時間,另一部分是整塊的周末時間。

給大家算一筆帳,一周7天有168個小時,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一周的工作時間是40個小時,每晚睡覺8個小時,每周的睡眠時間是56個小時,那麼還有72個小時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這是一大筆時間,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閒暇時間,其實占據了你生命的很大一部分。

那麼你都是如何度過這沒有KPI考核,沒有BOSS緊盯,可以自己自由支配的閒暇時光的呢?

正確的放鬆,是對閒暇時光應有的尊重

大部分人感覺白天的時候為工作奔波忙碌,閒暇的時光一定要好好放鬆。

於是在工作日下班後,窩在沙發中在玩手機刷劇刷綜藝中花費掉了大量的時間,到了周末,按掉鬧鈴睡到自然醒,然後把玩手機沉迷於網絡世界變成了一個加長版模式。

生活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我們要合理分配我們的體力,要懂得勞逸結合。

有閒暇是一種福氣,但太閒完全放縱的自由只會讓人感覺更累。回想看看,你是不是總是感覺什麼也沒做,卻身心俱疲呢?這其實是因為你根本不會放鬆和休息。

如何把閒暇時光過成是一塊擦去整個星期的身累和心累的橡皮擦呢?

在《為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這本書里,作者把娛樂方式分為兩類:

一類是根本不需要專注力,也不需要任何技巧的「被動性娛樂」,典型代表就是看電視,玩手機;

另一類是需要專注力、設定目標、並需要不斷提高技巧地「主動性娛樂」,比如讀書、體育運動、智力遊戲、演奏樂器等。

同是娛樂方式,主動性娛樂活動可以讓人更易產生心流,心流的發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平靜、愉悅、滿足和放鬆。

也就是說我們從休息中獲得放鬆和滿足的程度,並不取決於休息時間的長短而是取決於休息中能夠產生多少心流。

因此,最佳的放鬆方式並不是沉迷於網絡世界什麼也不做,而是用心投入到讓你能夠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有意義的主動性娛樂之中。

忙碌的工作與主動性娛樂相互調劑,可以讓工作的緊張與生活的鬆弛達到平衡。

張弛有度,勞逸結合,大腦的機能才能發揮到極致,人的身心才會得以充分的放鬆和休息,以此補充能量,火力全開地應對接下來的工作壓力,形成工作休閒的良性循環。

8小時之外的生活,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感覺每天的生活按部就班,一成不變,像是機械化地去完成各種程序,枯燥乏味。

你渴望一種全新的生活,但卻沒有勇氣跳出固有的生活模式。

因為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所以不敢打破束縛,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圈,把生活變成了一口枯井,了無生趣。

工作的壓力是常態,但生活是自己的。我們無法改變8小時固定的工作時間,但我們可以在8小時外的閒暇時間,盡情得過得絢麗多彩有滋有味。

仔細想想,我們身邊那些牛人大咖都是經營閒暇的好手。我的大學同學小Q就是其中一員。

小Q本職工作是一名財務,每天都與數字打交道,工作可謂是單調枯燥。正因為如此,她十分注重8小時之外的生活。

休息的時候她從來不會窩在家裡,而是換著花樣地不斷切換生活的頻道,解鎖生活的另一面。

下班後她會去瑜伽館練習瑜伽或是去小區附近跑步,周末她或是計劃一個兩天一夜的周邊游,或是參加同城讀書會、手帳線下分享會,盡情得延伸觸角體驗生活的美好。

用心經營好閒暇時光的人,生活也從來不會辜負她。通過這些活動,小Q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擴大了自己的交際圈。

而且看似異常充實忙碌的閒暇時光並沒有讓她在工作中產生倦怠感,反而使她更快的進入到了工作狀態,仿佛整個人被一鍵重啟一般,精力充沛活力四射。

後來,小Q還因為工作狀態好效率高得到了領導的提拔和重用。

有人說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好像也沒有什麼興趣愛好。那就去嘗試一件以前沒有體驗過的事,在自己的經濟能力範圍內探索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或是在周末去打卡一個城市地標,或是去學習茶道、插花等一些新的東西,哪怕只是更換一下回家的路線,嘗試一家新的餐廳也能為你一成不變的生活打開一扇窗。

不要害怕未知,透過這扇窗,你會發現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於對於閒暇時間的利用

我在小時候就曾聽人說過,假期是用來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的,趁著別人鬆懈的時候就是我們進攻的最佳時機。

胡適先生也曾有過「閒暇定終身」之說:

你用你的閒暇來打麻將,你就成為了個賭徒;你用你的閒暇來做社會服務,你也許就成為了社會改革者;你用你的閒暇去研究歷史,你也許成了史學家。

一個人在上班的時間兢兢業業地工作,但僅僅通過工作時間內的表現還難以讓你變得優秀。

如果能夠在下班後充分利用閒暇從事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去充實和提高自己,間接的促進自己成長,而不是虛度時光,在時間的複利之下,你就很容易在個人能力上與眾人拉開差距。

我特別喜歡的一個作家「一隻特立獨行的貓」趙星一直堅信「一個人下班後兩個小時做了什麼,決定他未來會成為怎樣的人」。

她從23歲開始每天上班的時候忙工作,下班的時候努力提升自己堅持寫作,這樣的堅持持續了10多年,現在她已經成為百萬暢銷書作家,她的文字激勵了無數迷茫的年輕人。

還記得2018年《中國詩詞大會》淡定打贏北大碩士奪得第三季總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嗎?

在工作時他和其他快遞小哥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兩樣,但因為對詩詞的熱愛,雷海為把等餐、等紅燈、午休吃面的等閒暇時間用來看書背詩。

日積月累,最終他在舞台上厚積薄發驚艷眾人。最近刷到雷海為的新聞,他已經成為了心田花開學校的全職教研教師。

從外賣小哥到教師,雷海為的人生悄然轉變,他有了穩定的工作,現在的他可以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同時他也可以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他所熱愛的詩詞世界,在人生的下一個階段開啟一段全新的「詩意人生」。

許多人都在羨慕別人的逆襲,但殊不知逆襲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正如李尚龍所說: 每個忽然轉型的人,都有著許多平靜努力卻無人問津的時光。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升級打怪的過程,出了校門並不代表學習的終結,自我提升永遠是一生的課題。

如果你能夠將閒暇作為提升自己的突破口,保持學習和精進,在不遠的未來你一定會跑得比別人快,飛得比別人高。

永遠不要小看那些閒暇時間,每一天一小點,串起來的就是一生。

願你的閒暇時光既閒適、輕鬆、有趣,也精緻、充實,有質感。

作者簡介:晴田兒,富書專欄作者,持續投稿變現營2.0學員,一個在30歲開始解鎖生活的B面,認真寫作的水瓶座姑娘,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