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發現一對小翅膀~
這裡是您關注的嚶嚶鸚鵡(手動齜牙笑)。
今天和大家介紹一下新興熱門寵物——垂耳兔:我這無處安放的萌鴨~
在寵物潮興起的年代,特別是家裡有一隻狗狗,那真的是一件既幸福又煩惱的事。每天看著它長大同時又要跟在它們屁股後面收拾爛攤子。頑皮的二哈拆家、高冷的貓咪不熟等等。都有顯著優缺點。但是有一種寵物,不需要你天天遛,又安靜。沒有任何攻擊性,還免去了吵鬧的叫聲。偶爾帶出去還很拉風,沒錯,它就是今天我要說的主角-垂耳兔。
名副其實,大耳垂垂
說到兔子,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那句民謠"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沒錯,正如民謠說的那樣,兔子的耳朵長又豎。但凡事總有例外。垂耳兔作為的耳朵正如它名字一樣,耳朵垂落。與傳統兔子區別的是,它們作為一種全新的品種,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被發現。這類兔子耳朵呈現下垂狀,全身被毛髮覆蓋,又肥又圓。一般情況下身體長度為40厘米左右,體重在3公斤上下。是典型的"毛肥圓"。
從品種上可以分為三種,即短毛、中毛和長毛。主要以素食為主,包括蔬菜、蘿蔔和少許兔糧。
千變萬化,然本質相同
世界上兔子種類繁多,但其本質是相同的。垂耳兔再特別也避免不了兔子的共性:膽小。曾經聽到朋友說過一個例子:夫妻兩人平時工作忙,為了緩解小孩子的寂寞,準備養一隻寵物給小孩子作伴。考慮到危險係數,放棄了貓狗而把目標鎖定在垂耳兔身上。
這種兔子單子很小,加上小孩子十分頑皮。有一次垂耳兔懷孕了準備生產。小孩子不懂事,突然跑出來嚇母兔,結果母兔受驚,差一點發生難產。產出的小兔子常常被母兔"嫌棄",拒絕喂奶,導致差一點釀成悲劇。
朋友就總結經驗說:別看垂耳兔看著挺大隻,實際上膽子小的很。一旦受驚就會後患無窮。如果要養,非安靜、舒適的環境不可。不然很難養活。
耐熱差,愛打架的同時還是個重度潔癖患者
別看垂耳兔軟趴趴的,暖暖的眼神簡直能把你看化咯,一臉"好脾氣"樣。實際上它們跟"二哈"是兩種極端,"二哈"屬於看著像狼很兇,實際上蠢得要命。垂耳兔屬於看著很隨和,實際上凶得要命。
如果將兩隻同性的垂耳兔放在一起,它們可不會日久生出兄弟或者姐妹情。直接上來就是互相撕咬,與平時那柔弱的外表簡直大相逕庭。如果一公一母,它們則會"友好相處"了。典型的"要異性沒兔性"的代表。所以在養殖的時候,儘量不要同性放一起,避免發生互相撕咬的情況。
想要養垂耳兔的朋友,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垂耳兔的耐熱問題和環境要求問題。從垂耳兔的毛髮就可以知道,只能禦寒不能散熱,因為垂耳兔與人類不同。人類可以通過排汗的方式散熱。而垂耳兔則不行。特別在夏天,我們會看到一個常見的現象,包括貓狗在內,都會趴在地面上,目的也是為了散熱。
如果你仔細拿聽診器你還會發現,在天氣熱時候,垂耳兔的心跳會變快,因為它們需要不斷呼吸來調節自身體溫。通常情況下,成年兔適宜的溫度為15~25℃,幼年兔為30~32℃。至於環境問題,那更是要求苛刻,這裡要聲明一點,垂耳兔可不是薩摩耶,看著雪白乾凈,實際上喜歡混跡於泥潭(薩摩耶喜歡在泥潭裡翻滾,養過的朋友都知道)。
而垂耳兔除了上面說到的要求環境按鍵舒適外,還要求乾淨整潔。因為它是個重度潔癖患者。對於居住環境,飲食餐具需要每周對其進行清理。(人可能都做不到每周清理)。
如何引導垂耳兔解決"終身大事"
這裡說的"終身大事"不是結婚生子,而是每天都必須解決的排泄問題。眾所周知,兔子的糞便異味較小,但是尿液卻難以接受(一旦清理不幹凈就會有難聞的騷味,十分噁心)。兔子比不了一些寵物狗,它們的智商普遍只有3歲左右,要進行良好的訓導非常困難。但也不是沒辦法,如何有效引導垂耳兔進行方便成了重中之重。
個人建議運用"嗅覺偵查法"。首先兔子和狗有共性,屬於通過嗅覺來觀察周圍環境的動物。簡而言之它們會選擇在去過熟悉的地方進行活動(類似狗會在許多地區撒尿留下記號)。我們可以運用這一點來引導。取一小塊垂耳兔的糞便放置到廁所里,垂耳兔在聞到自己糞便的時候就自然朝著廁所走。這樣就能在廁所解決方便問題了。久而久之產生習慣,這種屬於條件反射。垂耳兔每當要進行方便時候就會自然而然跑去廁所解決了。多次引導後總會產生效果,畢竟三歲小孩的智商教一教還是可以的。
第二種方法只對於畢竟懶的人有效。那就是"封閉法"。簡單說就是將房間的其他門關閉,僅僅留廁所一處,這樣垂耳兔就會選擇廁所方便,但是這樣方法有個弊端,垂耳兔沒有訓練而且不可能每次都將房間其他門關閉。所以建議想要養垂耳兔的朋友選擇第一種方法有效訓練,畢竟它要陪伴你們8年時間(垂耳兔一般壽命在10年左右)。解決排泄問題是養寵物的重中之重。
養寵物,特別是兔子。區別於貓狗。它們比較安靜,有時候心情不好了,抓起來抱一抱是極好的選擇。當然,如果你以為它只需要安靜待著就錯了,雖然不像狗狗那樣花大量時間去鍛鍊。但是必要的陪伴還是要的。閒暇時抱著它出去溜溜彎,在小區的草坪上奔跑,肯定能惹來一大堆回頭率。
任何一種動物都需要人精心去呵護。你把它當成親人,那麼逐漸的它也會把你當成親人。養著養著就養出感情,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對於孩子來說是愛心,對於成年人來說就是耐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9thanEBiuFnsJQV8M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