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被稅務稽查時,都覺得很突然,並且檢查的項目也是一擊致命,一查一個準,其結果就是接受處罰或承擔相應的責任,為避免這樣的尷尬的情況出現,企業應該提前自查一下,自已的公司有沒有符合以下這樣的情況。
一、增值稅專用發票用量變動異常
檢查重點:檢查納稅人的購銷合同是否真實,檢查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情況是否與簽訂的合同情況相符並實地檢查存貨等。主要檢查存貨類「原材料」、「產成品」以及貨幣資金「銀行存款」、「現金」以及應收帳款、預收帳款等科目。對於臨時增量購買專用發票的還應重點審查其合同履行情況。
二、期末存貨大於實收資本差異幅度異常
檢查重點:檢查納稅人的「應付帳款」、「其它應付款」「預收帳款」以及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貸方餘額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對變化的原因進行詢問並要求納稅人提供相應的舉證資料,說明其資金的合法來源;實地檢查存貨是否與帳面相符。
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稅負變動異常
檢查重點:檢查納稅人的銷售業務,從原始憑證到記帳憑證、銷售、應收帳款、貨幣資金、存貨等將本期與其他各時期進行比較分析,對異常變動情況進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實是否存在漏記、隱瞞或虛記收入的行為。檢查企業固定資產抵扣是否合理、有無將外購的存貨用於職工福利、個人消費、對外投資、捐贈等情況
四、納稅人期末存貨與當期累計收入差異幅度異常檢查重點:檢查「庫存商品」科目,並結合「預收帳款」、「應收帳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進行分析,如果「庫存商品」科目餘額大於「預收帳款」、「應收帳款」貸方餘額、「應付帳款」借方且長期掛帳,可能存在少計收入問題。實地檢查納稅人的存貨是否真實,與原始憑證、帳載數據是否一致。
五、進項稅額大於進項稅額控制額
檢查重點:檢查納稅人「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科目變化,判斷是否存在將外購的不符合抵扣標準的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額申報抵扣,結合「營業外支出」、「待處理財產損溢」等科目的變化,判斷是否將存貨損失轉出進項稅額;結合增值稅申報表附表二分析運費、農產品等變化情況,判讀是否虛假抵扣進項稅額問題。實地檢查原材料等存貨的收發記錄,確定用於非應稅項目的存貨是否作進項稅轉出;檢查是否存在將外購存貨用於職工福利、個人消費、無償贈送等而未轉出進項稅額問題;檢查農產品發票的開具、出售人資料、款項支付情況,判斷是否存在虛開問題。
六、進項稅額大於進項稅額控制額
檢查重點:檢查重點納稅人合同是否真實、款項是否真實入帳。深入了解企業的行業規律判斷其是否存在未及時確認銷售收入的情況。
七、納稅人銷售額變動率與應納稅額變動率彈性係數異常
檢查重點:檢查企業的主要經營範圍,查看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經營方式以及征管範圍界定情況,以及是否兼營不同稅率的應稅貨物;查閱倉庫貨物收發登記簿,了解材料購進、貨物入庫、發出數量及庫存數量,並於申報情況進行比對;審核企業明細分類帳簿,重點核實「應收帳款」、「應付帳款」、「預付帳款」、「在建工程」等明細帳,並與主營業務收入、應納稅金明細核對,審核有無將收入長期掛往來帳、少計銷項稅額以及多抵進項稅等問題;審核進項稅額抵扣憑證、檢查有無將購進的不符合抵扣標準的固定資產、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進行稅額申報抵扣的情況。
八、納稅人主營業務收入成本率異常
檢查重點:檢查企業原材料的價格是否上漲,企業是否有新增設備、或設備出現重大變故以致影響產量等。檢查企業原材料結轉方法是否發生改變,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成本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將在建工程成本擠入生產成本等問題。
九、進項稅額變動率高於銷項稅額變動率
檢查重點:檢查納稅人的購銷業務是否真實,是否存在銷售已實現,而收入卻長期掛在「預收帳款」、「應收帳款」科目。是否存在虛假申報抵扣進項稅問題。結合進項稅額控制額的指標進行分析,控制額超過預警值,而銷售與基期比較沒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實地查看其庫存,如果庫存已沒有,說明企業有銷售未入帳情況,如果有庫存,檢查有無將購進的不符合抵扣標準的固定資產、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進行虛假申報抵扣的情況。
十、納稅人主營業務收入費用率異常
檢查重點:檢查「應付帳款」、「預收帳款」和「其他應付帳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數進行分析。如「應付帳款」其他應付帳款」出現紅字和「預收帳款」期末大幅度增長等情況,應判斷可能存在少計收入,對這些科目的詳細業務內容進行詢問;對企業銷售時間及開具發票的時間進行確認,並要求提供相應的舉證資料。檢查納稅人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的增長情況並判斷其增長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外購存貨用於職工福利、增送等問題,檢查企業採購的的渠道及履約方式,是否存在返利而未沖減進行稅額;對企業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的期初、期末數據進行分析,是否存在基建貸款利息擠入當期財務費用等問題,以判斷有關財務費用是否資本化,同時要求納稅人提供相應的舉證資料。
十一、納稅人存貨周轉率與銷售收入變動率彈性係數異常
問題指向:正常情況下兩者應基本同步增長,彈性係數應接近1。
(1)當彈性係數大於1,且兩者相差較大,兩者都為正時,可能存在企業少報或瞞報收入問題;二者都為負時,無問題。
(2)彈性係數小於1,二者都為正時,無問題;二者都為負時,可能存在上述問題。(3)當彈性係數為負數,前者為正後者為負時,可能存在上述問題;後者為正前者為負時,無問題。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