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式中國優雅,不僅「書女」,還美到沒有歲月感

2019-12-12   書筋巧談

人們總期待著歲月靜好,總期盼著容顏不敗,可是這些美好的願望真的是那麼簡簡單單就可以實現的嗎?歲月的流逝是無法強制更改的,時間的輪轉更是一道道齒輪間無縫銜接所驅動,從這個角度講往這方面下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那麼就得換個角度來思考,不如從自身出發,去尋覓那「無法傳授」的「不老配方」。一路苦苦尋覓後方察覺原來配方就在身邊,內外兼修之法才是儘可能挽住歲月、凍止時間的最好配方。董卿式的中國優雅,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內外兼修之法確實可行,那美到令歲月折服的容貌無疑是最好的見證。



早期培養的慧根,是內外雙修的前提,更是能否入行的關鍵

董卿有幸參透內外兼修之法,這也就意味著早期打下的基礎比常人要好上數倍,而也正因如此,此法在其身上效果顯著。董卿,在1973年11月出生於上海,爸爸媽媽雙雙畢業於復旦大學這所名牌學府。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出生於書香門第的董卿正因為有著這樣得天獨厚的文化薰陶,才會在一定意義上有之後的飛黃騰達。

在91年董卿就考入浙江藝術學院學習,她在裡面學的是與之後從事的主持人完全不搭架的表演,畢業後還面臨到話劇團里結果無戲可拍的局面。因94年的一次偶然,陪朋友去考試,自己也順便考一下,結果卻被意外地錄取了。也正是這樣迎來了自己的第一份主持人工作。剛開始在浙江電視台工作了兩年,既做主持又做編導,在工作上也還算乾得不錯,就在這時在父母口中得知東方電視台要向全國招聘,秉著試試看的態度董卿就把一些東西給寄過去了。沒想到半年後收到複試的通知,後來正式在東方電視台工作。隨後雖經常輾轉於各大電視台,但至少為後來的發展打下了深厚的閱歷基礎。早期的董卿就是這樣,用幼年時所收到的長時間的薰陶以及後天追求真我的不懈努力,造就了一番得天獨厚的慧根,並在接下來成為其容顏近乎不衰的關鍵。

「內」是待人載物的先決條件,也是平心靜氣、固本培元的內在難題

所謂內外兼修之法,講究內外相結合,一方面是互補,在另一方面又相互牴觸。而這其中的內,所要求的是內在的修養以及後天內涵的培養,這些都是之後穩定心神、固本培元的最好憑藉。在追求真我的路上,董卿一直都在,並且從未遠去,也從未忘記自己對更完美的追求。董卿的內,所孕養的是一顆追求更好的自己的那顆心以及一個有趣而不世故的靈魂。

高爾基曾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里所蘊含的無窮的知識以及所隱藏的那未知的韻味,這些都是在生活里很難切身體會到的。可以這樣說,要培養出一種自心散發出來的內在的修養,書籍是通向康莊大道的最快途徑,而要想培育出一種稱得上排面的內涵也不得不通過長期的在書籍里浸泡。

讀書給人的影響是多層面的 ,董卿曾言:幾天不讀書會像好幾天不洗澡一樣難受,由此可見其對於書籍的熱衷遠超過了常人。讀書,或許在一兩天的時間內是看不出有絲毫的區別的,但日以繼日的長時間的堅持會告訴眾人,書籍的魅力是其他東西所不能比擬的。在十幾年如一日的經年累月里,董卿有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博覽群書的人將會獲得更豐富多彩的人生以及更完美、健全的自己。

由內到外層層逼近,以達到去除污穢完善自我,外的修行源自生活卻高於生活

如果說讀書在一定意義上打破了自身的局限性,那麼長時間積累所散發出來的氣質會向大家證明「外」的修行離不開「內」的配合。這就像人的氣質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它是長時間積累的知識、能力、閱歷、生活、情感以及認知的側面體現,是在舉手投足間所流露出來的最真實的風韻,而這其中所散發出來的風韻自然也就是「外」的直觀表現形式。

「外」所講究的是兩個字「形」與「行」,而這兩個字都是由「內」的 修養所折射出來的。「形」指的是形象,而「行」指的自然就是行為舉止。身為主持的董卿,一言一行對於電視機前的觀眾而言都是心中揮之不去的楷模。在2010年元宵晚會上因口誤把歐陽修的名句里的字念錯了,當時是魏明倫及時發現並且告知,隨後面對網友的指責,虛心接受並且寫道歉信公開致歉。該是怎麼樣的內在修養才塑造出這樣一位堪稱完美的人格,又該是怎樣的經歷才造就了這番有素養的直觀行為體現。

所謂由內到外的自我修行,就是這樣一個去除內心雜質、修復殘缺心靈的一個過程,以通過這樣的舉措達到完善自我的目的。而這其中的外在的行與形,看似來源於生活,但其實遠高於生活,它是內在能力、閱歷等的最直觀的體現,也是最好的經營生活的方式。

董卿式內外兼修,不一樣的「書女」但卻是同樣的優雅

在董卿的身上,處處體現出生活的味道,你可以說她不是美若天仙的那一個,但她一定是最氣度不凡的那一位。生活的味道,文字的味道,或許會在大家的臉上留下痕跡,但在董卿這裡只能看到這些味道在言行舉止自中所留下的深深的烙印。這位已經46歲的「凍齡少女」用內外兼修之法挽住了青春,也用另一種形式綻放著自己的優雅。可以不稱其為淑女,但她所展現出來的氣質,卻並非淑女或是「書女」所能達到的。

董卿的優雅,來源於生活,但又不等同於生活,一顰一蹙間綻放出的美竟令歲月動容。如果說人生是在道路上不斷選擇的旅行,那麼當千帆閱盡過後所留下的就是一片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風景。這是董卿對自己的要求,那在氣度不凡的背後,又該演繹著怎樣的絕世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