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影像志:作別殲6已十年

2020-06-17     航利航空教育

原標題:絕版影像志:作別殲6已十年

航空維修專業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樣的飛機新鮮事!

2010年的6月12日

殲6系列飛機

退出人民空軍裝備序列

殲6飛機

20世紀50年代後期,航空工業根據前蘇聯米格-19發展而來的一型單座雙發超聲速噴氣式殲擊機。主要用以奪取前線制空權和國土防空,也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2006年8月,殲6飛機退出中國空軍戰鬥部隊序列,2010年6月全部退出訓練部隊序列。

殲6飛機經過多次改進改型形成了系列發展,共生產5205架,還出口到十幾個國家,受到進口國用戶歡迎。

研製生產

1958年初,人民軍隊急需裝備高空性能好、機動性能優良、火力配置強的殲擊機,研製殲6飛機的任務隨即提上日程。實際使用證明該機的研製適應當時我國對敵鬥爭需求。

1963年9月23日首飛成功後,吳克明、商宗堯、白玉寶等多名試飛員歷經兩個多月試飛,完成16個項目試驗,試飛結果表明達到設計要求。1963年12月,殲6飛機生產定型。圖為試飛員吳克明登上殲6飛機。

1964年6月首批試製的殲6飛機交付人民軍隊使用。海軍司令部、政治部向航空工業沈飛贈送錦旗。圖為準備交付的殲6飛機。

藍天功勳

殲6飛機裝備人民軍隊時,正值我國土防空作戰關鍵時期。殲6飛機以擊落擊傷23架敵機且自身無一損失的藍天功勳,保衛了祖國東南沿海和西南邊疆、海島的領空安全。圖為空軍殲擊航空兵第24師飛行員胡壽根在殲6飛機前。胡壽根在戰鬥中駕駛殲6飛機擊落國民黨空軍F-104G飛機一架。

1974年1月,西沙群島保衛戰爆發,西沙海戰第二階段作戰中多批多架殲6殲擊機配合艦艇編隊,乘勝收復西沙三島,有力保衛祖國海疆的領土主權完整。圖為殲6飛機巡航西沙群島。

裝備人民軍隊以來,殲6飛機在刀光劍影中,盡顯英雄本色,它向世界宣告,在中國軍隊有了在陸地和海洋上大規模驅逐敵人的力量之後,現在也可以獨立捍衛自己的領空。圖為殲6飛機在空軍練兵比武中對地面目標攻擊瞬間。

系列化發展

為滿足人民軍隊在各種環境、各種條件下的使用需求,殲6飛機逐步衍生出了一個成員數量驚人的「殲6家族」,包括殲教6、殲偵6和多種試驗平台。圖為航空工業洪都試製的殲6乙飛機。

殲教6保持了殲6的大部分性能並整合了多種機型的優點,成為我國的第一型超聲速教練機,其綜合性能優於我國此前使用的噴氣式教練機,人民空軍對該機的評價是「設計很成功」。圖為裝備海軍航空兵的殲教6飛機。

殲偵6是殲6飛機的戰術偵察機型,主要用於對淺近縱深、寬大正面目標進行照相偵察,獲取戰役戰術情報。圖為裝備人民空軍的殲偵6飛機。

走出國門

改革開放以來,航空工業貫徹中央精神推進航空產品出口,1979年埃及項目是中航技成立後第一個出口合同,也是中國航空產品第一次以貿易形式打入國際市場。圖為出口埃及的殲6飛機。

此後,航空工業積極開拓航空產品國際市場,陸續實現重點項目突破。航空產品出口迅速增長,成交國不斷擴大,型號不斷更新疊代。圖為裝備巴基斯坦的殲6、殲7、強5飛機。

一個時代的結束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在殲教6飛機基礎上,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第一種電傳操縱的縱向變穩試驗機,填補了中國空中模擬技術的空白。圖為在航空工業試飛中心功勳園陳列的變穩試驗機。

新時期,列裝殲20、殲16等新型戰機的人民空軍以瞄準打贏目標錘鍊部隊實戰能力,鑄牢了從難訓練、著眼打贏的戰鬥力基石。圖為「金飛鏢-2018」突防突擊競賽考核中的地面標靶——殲6。

殲6

身不在江湖

江湖卻一直有你的傳說

來源:航空工業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頭條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V0EyHIBd4Bm1__YhV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