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球洗手日」
2005 年,世界衛生組織
把 10 月 15 日定為「全球洗手日」
「飯前便後要洗手」是父母常對孩子說的話
看似簡單的洗手
卻蘊藏著巨大的健康意義
今天,請家長帶孩子一起學習
如何正確洗手
為什麼洗手如此重要
看似微不足道的洗手行為,卻蘊藏著巨大的健康意義。研究發現,人類雙手可能附著數十萬計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這些微生物中,不乏致病菌,例如痢疾桿菌、手足口病毒、流感病毒、諾如病毒以及各種「超級細菌」等。在多種疾病的傳播過程中,雙手往往扮演著重要的「媒介」角色,通過接觸傳播疾病。
下列情況一定要洗手
1、去醫院、看護病人後;
2、外出或購物回家後;
3、處理寵物糞便後;
4、給孩子換尿布後;
5、擤鼻涕、上廁所後;
6、做飯、用餐、沖奶粉前;
7、摘戴隱形眼鏡、揉眼睛前。
8、手部有明顯污染物時。
簡單說,就是請大家記住兩點:
第一,接觸髒東西後要洗手。
第二,接觸食物或者鼻黏膜、眼結膜等黏膜之前要洗手。
只用水隨便沖沖,效果怎麼樣
一起來看看這個實驗。
首先對從公共場所回來的人的手進行塗抹採樣,然後讓她用水沖手後,再采一個樣,最後用香皂認真清洗、擦乾後,再采一個樣。結果發現,如果不洗手的話,培養基上可以看到大片的菌落,手經過流水沖洗後,菌落數少了一些,但還是有很多;用香皂認真洗手並擦乾後,肉眼看不到細菌生長!
可見,只用水沖一衝,效果很有限,要想洗乾淨手,還是需要用香皂/肥皂/洗手液的。
到底應該如何正確洗手
視頻來源 | 廣西疾控
勤洗手是擋住病原體的最好方法。
1、先打開水龍頭,用流動的水沖洗手部,應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濕。
2、將肥皂或洗手液均勻塗抹雙手,揉搓出沫,讓手掌、手背、手指、指縫等都沾滿。
3、反覆揉搓雙手及腕部,整個揉搓時間不少於30秒,再用流動的自來水沖乾淨。
注意:洗手時,要注意清除容易藏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縫、指關節等部位。用清水沖洗時,手指尖向下,雙手下垂,讓水把泡沫順手指衝下,這樣不會使髒水再次污染手和前臂。洗完後,用乾淨毛巾徹底擦乾、雙手。
本文來源 | 科普中國、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人衛健康、廣西疾控
圖片設計 | 李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