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日系車銷量集體「滑鐵盧」?還是剛剛開始?

2023-01-06     北環愛好者之家

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最近總感覺有一種風評,日系車在國內市場受歡迎程度越來越弱了。正可謂不會是空穴來風,事實是日系三劍客近幾個月銷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趨勢,鑒於12月銷量還沒出,姑且就先拿11月份的銷量來看,豐田中國銷量為14萬輛,同比下降18.4%,環比下降17.6%。本田11月國內銷量為7.8萬輛,同比下降42%,環比下降26.4%。再就是日產11月國內銷量4.8萬輛,同比近乎腰斬。此前口碑不錯的日系車集體出現銷量「滑鐵盧」,而且只是剛剛開始嗎?

而對於市場表現,車企表示主要受今年疫情以及零部件短缺的影響。當然不可否認這是影響因素之一,不過最主要的可能還是在電動化大趨勢下,日系車原有的經濟省油、可靠性這些優勢不太明顯了,再加上以比亞迪為首的自主品牌們的快速發展,以及新勢力的緊追不捨,可見壓力不一般,尤其是大熱的PHEV車型,日系一致啞火,集體掉隊,毫無建樹。其中日產是最慘的,在燃油車方面,花重金研發的三缸機被噴的體無完膚,而且市場也給了狠狠的一記耳光,市場份額被蠶食,關於日產我們後面專門去探討。

在純電動車方面,雖然也都推出了相應的純電車型,你像豐田BZ4X、本田純電車型e:ES1和e:NP1,以及日產ARIYA艾睿雅車型,無論是續航,還是車機智能系統,市場反響都表現很一般,更難言說能稱上拳頭產品了,甚至覺得是落後的產物,這不是一個好的市場信號。

當然原因也不難看發現,進場的緩慢、產品配置、智能化無優勢以及並沒有ALL IN的態度都不無關係,對於最後一點從豐田掌門人豐田章男多次在公開場合對電動車的看法發表言論也能感受的到,就在半個月前,豐章男接受泰國媒體採訪時又表示不光是他,包括消費者和其它製造商都對通過電動車來實現全球碳中和的目標持懷疑態度,他們只是認為這是一種趨勢而不敢大聲說出來,做大多數沉默的人。

拿自家豐田來說,給它的定位是一個可以提供豐富動力總成的公司,如果只提供單一動力來源的產品,會降低自身車企的價值。並且提出如果全球大規模發展純電動車後,相對應的補能充電基礎設施能否跟得上也會個很大的問題。並且呼籲在未來的汽車中,應當增加多樣性能源,推動氫能和生物燃料的潛在作用。這自然也就亮出了豐田對於未來新能源發展的策略,以混動、氫能、純電三條腿兒走路。

其實我個人覺得無所謂對錯,你說它是在電動車領域掉隊了,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還是在既定事實中找未來發展的突破點也好,往往所做選擇的結果是屁股決定腦袋。畢竟之前豐田已經押寶氫能和混動,現在根據現階段的電動化大趨勢再加碼純電動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是氫動力汽車如果中國和美國兩大市場都不陪玩的話,市場化恐怕也是遙遙無期,再加上純電動起步就有些晚,追也要時間。那麼日系品牌如何延續既往優勢還真是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你說是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c71b10b3a2c1ab2b1ffa784f8f825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