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也有「真」和「假」?受了這麼多罪才分清!這下別再搞錯了

2020-06-18     五穀營養健康

原標題:痛風也有「真」和「假」?受了這麼多罪才分清!這下別再搞錯了

在生活中,如果出現關節紅、腫、熱、痛等現象時,可能許多人會以為患上了痛風。其實出現這幾種現象並不一定就是患上了痛風,也有可能是「假痛風」。有關節疼痛症狀,一定要注意辨別,不然會延誤病情,增加治療難度。

一、真、假痛風區別

1、真性痛風

痛風主要是體內嘌呤含量過高,導致代謝異常,使血液中的尿酸鹽含量升高,時間長了就會沉積到關節部位,形成結晶,引發炎症,出現疼痛現象。痛風主要發作於人體低部位的關節,例如腳趾、膝蓋部位。

2、假性痛風

假性痛風又被稱為焦磷酸鈣沉積病,這種疾病發病迅速,疼痛異常,同時還會伴隨關節僵硬、腫脹、關節皮膚表面有片狀紅斑現象。

假性痛風主要發生在老年人群,而真痛風青、中、老年人群都可以出現。此外,假性痛風通常會出現在肩、髖、膝、肘、腕等一些大的關節部位,而真痛風則主要發作於人的腳趾、踝關節等部位。

二、這幾種骨科疾病與痛風的區別

1、拇趾外翻

拇趾外翻是指腳趾骨第一節向外側翻,導致腳拇趾關節向外突出,嚴重的還可能出現關節劇烈疼痛以及腫脹現象。一般拇趾外翻會呈現雙側對稱性,而痛風多以單側關節腫脹、疼痛為主。此外拇趾外翻會使腳掌變形,而痛風只是單純的腫脹症狀。還有拇趾外翻是緩慢產生的,產生的畸形不治療就不會好轉,而痛風起病急,但是症狀容易自行消退。

2、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常導致關節劇烈疼痛、腫脹、僵硬,晚期還會出現關節畸形。產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很多,例如氣溫、環境、季節等,而痛風大多與飲食有關。

三、如果被確診為痛風,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1、遵醫囑用藥

出現痛風時,一定要及時就醫,使用的藥物也要遵從醫囑,不要自行增藥或者停藥,避免病情加重、反覆。

2、非藥物止痛

在平時,可以抬高患肢,讓疼痛部位多休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腫脹與疼痛。如果症狀有所緩解後,可以採用適當的冷敷,進一步緩解疼痛,改善炎症。

3、嚴格的控制飲食

當痛風發作時,一定要禁食肉類、海鮮、動物內臟等食物,更不能飲酒,多吃蔬菜、水果、高糖、牛奶,同時還要多喝水,這樣可以稀釋尿液中尿酸鹽含量,促進尿酸的代謝。

最後,總結一句話,如果出現痛風症狀,一定要及時看醫生,千萬別自行盲目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1yMzXIBiuFnsJQVvz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