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淮海戰役」!陳毅的三記組合拳,打開上海的經濟局面

2023-05-30   瀾風說

原標題:不一樣的「淮海戰役」!陳毅的三記組合拳,打開上海的經濟局面

「夜上海、夜上海,上海是個不夜城。」隨著「金嗓子」周璇的一曲《夜上海》,燈火通明、通宵達旦的十里洋場躍然眼前。上海,這座建立在小漁村基礎上的金融和娛樂之都,一直都是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中心。他的重要地位,甚至到了連侵略者都不敢去肆意破壞的地步。但是到了1949年,這座城市卻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危機,一個很有可能將準備新生的中國再度拖入黑暗的危機。

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

國民黨蔣介石政府對上海的折騰,其實早就開始了。1948年中期,上海也和全國的其他地方一樣,陷入了難以想像通貨膨脹。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以孔祥熙一家為首的大買辦大資本家仍然不斷囤積居奇,大發國難財。蔣介石的大公子蔣經國曾經來到上海打擊經濟犯罪,號稱要「打老虎」,但後來在宋美齡的干涉下無果而終。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更是抽走了當地銀行的大量資金和黃金儲備,將上海搬成了一座空城。甚至連百姓生活所必須的糧食和棉花,也大部分擄走,只剩下了半個月的儲備。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金融流氓在上海活動。他們用紙幣大肆收購百姓手中的銀元和黃金,囤積生活物資,人為的加重通貨膨脹。而他們背後,不是有大資本家撐腰,就是有國外大財團撐腰,在資金上非常充足。他們叫囂著,聲稱要讓新生的人民幣進不了大上海!

一頓操作,完全搞亂了上海的經濟。不管是已經日薄西山的國民黨政府還是美帝,似乎看到了解放軍入城後,人民政府因為無力解決問題而崩潰的場面,不禁得意洋洋。一位美國的媒體人甚至寫了一篇報道,其中說道:「中國是個又窮又亂的國家,不管是誰都無法長久的穩定局面,共產黨也不行。」

臨危受命的陳毅元帥

對於上海的亂象,黨中央毛主席早有察覺,並且已經提前做了準備。毛主席和民主人士廣泛交換意見,最終確定讓能文能武的陳毅擔任上海市長,全面領導上海的經濟恢復和民生工作。在1948年底西柏坡的一次會議上,毛主席握著陳毅的手囑託道:「上海解放了,你就去當市長!有什麼要求儘管提。進上海,我們是打不得一點兒敗仗的。美國有人預測說,我們共產黨雖然進得了大上海,但不出三個月就要退出來。我們一定要小心,接管上海,管理上海,這是我們執政大城市的能力考驗。」

帶著這樣的囑託,陳毅在日後渡江戰役總前委開會時,就傳達了相應的精神:寧可緩步推進,晚一點兒進攻上海,也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既要消滅敵人,也要保住上海的市政和百姓財產安全。這簡直不亞於再打一場淮海戰役!陳毅形象地把進攻上海比喻成「瓷器店裡打老鼠」,老鼠要打,瓷器還不能碎。

於是,進攻上海就成了解放軍最沒有放開手腳的一戰。早就已經習慣大穿插大包圍的粟裕將軍,不得不想盡辦法在上海郊區解決敵人,儘量避免在市區內作戰。也因此,解放軍的傷亡很大,進攻十分艱苦。後來,解放軍用了一招「圍三闕一」,讓出了吳淞口讓敵人逃走。這一招確實非常有效,很快,敵人就開始大潰敗。

戰役進入市區清剿階段後,解放軍戰士在百老匯大廈(現在的上海大廈)附近又遭遇了頑敵的阻擊。指揮部此時嚴令不得使用重武器,於是戰士們就只能用輕武器作戰,結果造成了比預期更大的傷亡。當時有人問了現場指揮——27軍軍長聶鳳智一個問題:是解放軍戰士的生命重要,還是資產階級的大樓重要?聶軍長則回答道:「這些大樓雖然現在是資產階級的,但是只要我們把它們解放了,它們就是無產階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上海保住!」最後在地下工作者的努力下,國民黨將軍劉昌義宣布起義,上海得以全部解放。

上海解放後,陳毅市長走馬上任,以一套乾淨利落的組合拳,讓所有想看共產黨笑話的人閉上了嘴。

第一拳:物資戰爭

陳毅在進入上海後,進行了一番清理,結果發現問題比早先估計得似乎還要嚴重:上海灘上的每一家銀行,金庫都是空空如也,沒有任何金銀儲備。僅有的幾家私人銀行里,雖然尚有存銀,但是加起來也不過是20多萬塊銀元,完全不夠日常開支;糧食、棉花、汽油等生活物資的儲備也少得可憐。大上海的500萬人口,衣食住行都成了問題。

此時,經濟專家陳雲也來到了上海,成為了陳毅在經濟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在一番研究之後,他發現上海原先的經濟命門所在:外向型經濟。

上海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海運遠比陸路運輸要方便。再加上數量眾多的外國人在這裡居住,他們也習慣於購買海外的生活用品。上海的大米俗稱「暹羅米」,是從泰國進口來的;上海的棉紡織業用的是棉花,也是從澳洲和美國進口的;還有各種汽車交通所用的汽油,更是完全依靠進口。如今各國不約而同地對中國進行了經濟封鎖,這些東西都進不來了,自然會出現供應問題。

找到了癥結所在,陳毅緊急調整策略,將上海的經濟模式轉為內向型經濟。他致電黨中央,希望將東北、華北、山東等解放區的戰備糧、戰備棉先運到上海,以解燃眉之急。由於當時國內的鐵路系統還不通暢,大量的糧食只能通過海運過來。最可敬的是山東的老百姓,他們剛用小推車「推」贏了淮海戰役,此時二話不說,再次用小車推上糧食,源源不斷地往上海運送。靠著全國的支援,大量的糧食、棉花流入上海,讓飆升的糧價趨於穩定。

但是,很快又有了新的狀況。糧食運到國營糧店之後,就會有不少投機商人過來大量吃進,然後再將糧食囤積起來,從此不再進入市場。這樣一來,市面上的糧食仍然很少,價格仍然偏高。在陳毅的支持下,陳雲制定了三個策略來應對:第一,是發實物工資。勞動者工資的結算,除了一部分貨幣之外,另一部分則摺合成相應的糧食、布匹發放,減少流通環節;第二,是制定統購統銷策略,用糧票、布票、工業券等物品來限制惡意購買。第三,是調集足量的糧食進入上海,對沖投機商。三招下來,投機商不得不虧本將囤積的物資放出來。他們不僅沒能發「國難財」,還虧了一大筆,從此只能老實了。

而汽油不足的狀況,暫時是無法解決的,畢竟當時的中國還沒有大慶油田和克拉瑪依油田,是公認的「貧油國」,沒有自己生產原油的能力,自然也就沒有汽油。於是一種折中的方式出現了:大街小巷中,公交車都被裝上一個燒煤的蒸汽包,用蒸汽驅動汽車行駛。將燒油改成燒煤,這就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中國是產煤大國,解放區有不少的煤礦可以支援上海。這雖然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在那個時代,也是一種應急方式。

第二拳:銀元戰爭

生活物資有了保證之後,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貨幣和金融問題。陳毅早已發現,早先因為國民黨政府的通貨膨脹,百姓手裡存有大量的國民黨法幣和金圓券。為了趕緊將這些不良貨幣趕出市場,陳毅調集了大量的人民幣。在一個早晨,40多輛卡車運來了嶄新的四億多元人民幣,市政府開始呼籲上海市民將自己的法幣、金圓券兌換成人民幣。

這一措施,正中了上海投機販子的下懷。他們很快聯合了南京路上的四家大公司,開始直接用銀元標的商品價格,將人民幣甩在一旁。同時,街頭巷尾出現了很多投機商,用銀元來兌換人民幣。於是很快,人民幣瘋狂貶值,從100元兌換一銀元,到了1200元以上換一塊銀元。

這種狀況,讓陳毅很生氣。他意識到,這些投機者既然是有組織的,那就必定有一個老窩。他派出大量的便衣公安幹警,明察暗訪,終於發現了投機金銀的「黑窩點」——位於漢口路的證券大樓!於是,一場雷厲風行的整頓運動很快到來。

1949年6月17日,證券大樓剛一開門,就有二百多便衣警察突然湧入,以交易銀元為名,控制了大樓的各個出口。緊接著,多輛大卡車開到了樓下,足足一個營的解放軍戰士也在外圍形成了包圍圈,緊接著就進行了抓捕活動。當天,共有238名投機商被扣押,共抄沒黃金3000餘兩,銀元3萬多枚。這次行動,讓投機商看到了解放軍殺伐決斷的一面,從此再也不敢抬高銀價,抵制人民幣。很快,人民幣就開始了在大上海的正常流通。

第三拳:治安戰爭

上海灘魚龍混雜,幫派分子、特務都非常多。再加上戰爭還未結束,很多難民也跑到上海安身。這些,都對上海的治安造成了很大威脅。1949年5月到6月,上海發生了多起盜搶案,社會影響非常惡劣。

解決治安的問題,又是擺在陳毅面前的一個非常嚴峻的課題。這位能文能武的老帥敏銳地意識到,治理社會治安,也必須按照「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一總的方針,依靠人民進行打擊。

當時的上海,幾乎每個十字路口都安排了解放軍的崗哨,這對犯罪分子構成了一重威懾。而地方同志也向陳老總獻策,認為可以團結上海的舊警察來維持秩序。當時上海共有兩萬多名舊警察,多數是在各個租界裡摸爬滾打好多年的,對自己的管理片區極為熟悉。只要將他們改造成新社會的公安幹警,將會是一支非常好用的力量。於是市政府很快就出台了政策,宣布在新建立的公安體系之下,舊警察全體留用!這一下,這些原本為飯碗擔憂的人情緒穩定了下來,開始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快,這些舊警察就引領上海的警備部隊,進行了好幾次大型的抓捕活動,對那些頑固不化的強盜、土匪給予了沉重打擊。

上海的幫會,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他們包賭包娼,販賣毒品,聚眾鬥毆,人民群眾對他們非常痛恨。對於他們,陳毅的政策也不是趕盡殺絕。曾經的青幫大佬黃金榮,因為大部分資產都在上海,所以在很多門徒去了香港之後,仍然選擇留在上海。當時,中共上海局也對黃金榮講述了態度:只要改惡從善,以前的一切既往不咎。而且,這個態度是真誠的,後來上海市政府還真的就沒有懲罰黃金榮,僅僅在1951年時,給了他一把掃帚,讓他在自己投資的「大世界」門口掃了一回地,以此震懾其他不老實的幫會弟子。不久之後,黃金榮遞交了《自白書》,上海的幫會勢力被徹底瓦解。上海於是成了一個全面消除了毒品與賭博的「上善之區」,從此不再是「魔都」。

為了進一步鞏固社會治安,地下黨的同志又陳老總建議,要建立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於是在1950年,上海出台了一整套戶口管理制度,內容相當完善。即使放眼全國,這套戶籍管理制度也是最為完善和嚴密的。只要你生活在上海,那麼你的搬遷、婚姻、工作變動,甚至家中的訪客,都會記錄在案。這樣一來,上海的治安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以上所說,僅僅是陳毅擔任上海市長期間,所做工作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他還積極的團結當地民主人士,發展生產建設,鼓舞軍民士氣,成了大上海的風向標。陳毅總共當了八年的上海市長,此後雖然離任,但仍然十分關心上海的發展。今天,上海已經又恢復了自己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成為新中國崛起的象徵。陳毅為上海的恢復和崛起所做出的貢獻,將會被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