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無犬子」,葉挺夫妻遇難後,他們的子女長大後一個比一個牛

2023-06-29   瀾風說

原標題:「虎父無犬子」,葉挺夫妻遇難後,他們的子女長大後一個比一個牛

「你要絕對服從我,你跟我走就有光明的前途。你如果不這樣做,你就完了。」

面對威脅,父親的回答是:「那我就完了,你槍斃我吧。」

這一段對話是葉正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引用的。當時,他的表情、言語之間,掩飾不住的都是對父親葉挺的崇拜與自豪。

葉挺是我國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曾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深受後世尊崇和敬仰。然而更難能可貴的是,葉挺的夫人和9個孩子也都是愛國人士,並且非常出色。

今天,就帶你了解葉挺的家族故事。

葉挺,原名葉為詢,1896年 9月10日出生於廣東省惠陽地區周田村。葉挺祖上皆務農,父親為了賺錢還曾遠渡重洋到馬來西亞的種植園打工。可就算如此,葉挺的家境仍舊十分貧困,兩個妹妹甚至被賣給別人做童養媳。或許是因為童年時期的經歷,葉挺很早便定下了改變命運、改變社會的目標。

雖然家庭貧寒,但葉挺還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7歲時,葉挺父親將他送到了本村的騰雲學堂學習。在這裡,葉挺遇到了一位叫做陳敬如的老師。陳敬如是一個博學多才、心懷國家的年輕人,在他的引導下,葉挺早早便接觸到了很多關於反清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信息,並漸漸樹立起民主主義思想。就連葉挺這個名字,也是陳敬如取的,意為「人要上進,葉要上挺,挺身而出,拯救中華。」

這個名字仿佛是一個預言,又仿佛是一個動力,促使著葉挺將後半生都獻給了國家。

中學期間,葉挺就剪掉了辮子,並公開反對清政府的腐朽統治。為此,他還曾被捕入獄。辛亥革命徹底推翻封建清王朝後,葉挺更是下定決心跟隨孫中山走軍事救國道路。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葉挺中學畢業後便進入了軍官學校,一邊深入學習軍事課程,一邊通過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等行動積累經驗。直到1919年,葉挺終於在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淵的引薦下,加入了國民政府,成為「三民主義」的追隨者。

在軍事方面,葉挺無疑是兼具實力和運氣的天賦型選手。加入建國粵軍僅僅一年後,他就迎來了自己的成名之戰。

1920年,孫中山指派建國粵軍全面討伐桂系軍閥。在8月展開的第二期作戰中,葉挺率領的支隊被任命為前鋒,正面應敵。不料,當葉挺部隊行徑至惠陽淡水鎮黃皮徑時,遭遇了桂系軍林虎部的埋伏。危急關頭之下,葉挺利用自己對當地地形的了解,帶領部隊打起了迂迴戰,最終大敗敵軍。據悉,當時敵軍人數足足超過葉挺部隊的4倍,是極其典型的以少勝多案例。黃皮徑之戰令葉挺一戰成名,此後步步高升。

1921年,葉挺升任為孫中山警衛團第二營營長。任職期間,葉挺邂逅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李秀文。李秀文比葉挺小11歲,出生於澳門的一個士紳家庭,家境富裕。

初次見面時,李秀文就對高大帥氣、聲名遠揚的葉挺頗有好感。恰好,葉挺也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就這樣,在李章達的撮合之下,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並漸漸產生了深刻的革命愛情。

1924年,葉挺被派往蘇聯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臨行前,他向李秀文求了婚。只不過,兩人的婚事遭到李秀文父親的拒絕,他堅稱男人要先立業再成家,自己的女兒必須得嫁給團長。葉挺非常尊重未來岳父的想法,他決定化遺憾為動力,在蘇聯潛心提升自己。

這一年的學習,是葉挺人生中一個非常大的轉折點。在對共產主義深入了解之後,葉挺徹底改變了信仰和立場,於1925年轉入我黨。同樣在這一年,剛剛歸國的葉挺便升任為獨立團團長,風風光光將李秀文迎娶回家。這個時期的葉挺,無疑是事業愛情兩得意。

儘管在動盪的時局之下,葉挺和李秀文沒能擁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新婚。但好在兩人也沒有像很多戰時戀人那樣被迫分離,而是一直相伴相守在一起。

出門在外的葉挺,是先後率軍參加了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抗日戰爭的英雄將領。但回家後的葉挺,卻和李秀文過著尋常夫妻的小日子,兩人閒暇時總會在後院種菜,等到豐收時還會請朋友戰友來家裡聚餐,日子平淡又幸福。

21年的婚姻生活中,李秀文一直陪伴在葉挺身邊,力所能及地為他提供助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發生在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當時葉挺承擔下了籌建新四軍的任務,可由於政府支援不足,新四軍裝備極其落後且短缺。部隊只能依靠與日軍對戰後,拾取或繳獲日軍的武器維持戰鬥。

這個情況令李秀文十分揪心,她當即向父母借來儲蓄金,並通過其他途徑籌集資金,用這筆錢買來3600支手槍。隨後,李秀文穿越戰火紛飛的地區,親自將武器送到位於皖南的新四軍營地,為葉挺解決了燃眉之急。

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葉挺和李秀文心懷抗日救亡的目標,攜手度過了重重的困難與考驗。只可惜,他們的幸運在1941年戛然而止。

這一年,國民政府頑固派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正當葉挺奉命率領9千新四軍向長江以北轉移途中,在皖南涇縣茂林地區遭到8萬國民政府軍的突襲。葉挺率軍血戰8天8夜,但最終還是因極端懸殊的人數、武器差距,失敗了。包括項英在內的大部分戰士均壯烈犧牲,作為軍長的葉挺則被國民政府俘虜關押。

國民政府對葉挺展開了一系列威逼利誘,試圖讓他加入反共陣營,但都被葉挺堅定拒絕。就這樣,葉挺被國民政府足足囚禁了5年。

不幸中的萬幸是,葉挺被俘後沒多久,李秀文就在國民政府高級將領李濟深的幫助下,帶著孩子們順利和葉挺團聚。此後的5年間,葉挺一家人先後被囚禁於江西上饒、湖北恩施、廣西桂林、重慶等地,日子過得非常艱難。期間很多有志之士都試圖為葉挺一家人提供幫助,但在上頭的刻意打壓下,均未能成功。到了後期,李秀文只能靠變賣首飾來維持生計。可無論日子再怎麼艱難,兩人都細心照顧著9個孩子,一家人始終在一起。

直到1946年3月4日,葉挺才在中共中央人士的全方位努力下,得到釋放。出獄後,葉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致電給中央,請求重新入黨,繼續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做貢獻。

只可惜「苦盡甘來」的美好故事沒有在葉挺身上上演。同年4月8日,正當葉挺乘坐飛機,準備風風光光回到延安時。飛機竟然在山西黑茶山附近失事,葉挺和李秀文,以及兩人的五女兒葉楊眉、小兒子阿九,均不幸罹難。這一年,葉挺50歲,李秀文年僅39歲,而兩人的小兒子甚至剛出生連名字都沒來得及取。

葉挺將軍一家遇難的訊息傳出後,舉國哀悼。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紛紛撰寫詞文以表悼念之情,贊其「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都說「虎父無犬子」。雖然葉挺將軍和李秀文均英年早逝,但在兩人早年間耳濡目染的教育,以及諸多革命將領的用心培養下,他們的孩子都成長得非常出色。

長子葉正大,中將軍銜,21歲加入我黨,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航空專家。葉正大年輕時曾趕赴蘇聯學習飛機製造相關知識,回國後就一直堅守陣地,主導研發了12種戰機,其中的殲7、殲8等戰機都成為了我國空軍、海軍的主力戰機。

四子葉華明,曾是新中國第一批地空飛彈研製專家。1983年任職深圳市科委主任後,便著手創辦了先科技術開發公司。在葉華明的領導之下,先科技術研製出了多個「中國第一」,包括:中國第一張雷射唱片、中國第一張DVD光碟、中國第一台DVD放送機等等。

七子葉正光,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系,年輕時曾研究飛彈自動控制技術,不過很早就改為從商。葉正光創辦的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六合天融,是中國唯一一家以節能環保為主業務的中央企業,旗下擁有4家上市公司,子公司更是多達260家。

另外幾個沒有詳細提及的孩子,也均成長為了國之棟樑。

葉挺將軍一家的故事,真可謂是革命人物的範本。無論是為國獻身的葉挺、李秀文夫妻倆,還是他們出色的子女,都值得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