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023Q4營收凈利好於預期,預示全球晶片及計算產業進入復甦周期

2024-01-18     藍鯨財經

原標題:台積電2023Q4營收凈利好於預期,預示全球晶片及計算產業進入復甦周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月18日,台積電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台積電2023年第四季度營收為6255億新台幣,同比基本持平;凈利潤為2387億新台幣,雖然較上年同期同比下滑19.3%,但好於市場預期的2241億新台幣;每股盈餘為9.21元新台幣。2023年全年,台積電實現營收21617.4億元新台幣,較上年同期下降4.5%;凈利潤率為38.8%,較上年44.9%有所下降。稀釋每股收益為32.34元新台幣,較上年39.2元新台幣下降17.5%。

2023年第四季度,台積電先進技術(7nm及以下)占晶圓總收入的67%;台積電3nm製程技術在2023年第四季度貢獻了晶圓總收入的15%;5nm和7nm分別占35%和17%。具體到各個平台收入來看,2023年全年,智慧型手機業務和高性能計算(HPC)業務分別占總營收的38%和43%;物聯網(IoT)、汽車、數字消費電子(DCE)則分別占營收的8%、6%、3%。從地區來看,來自北美客戶的收入占總凈收入的近七成,而來自中國、亞太地區、日本和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的收入分別占總凈收入的12%、8%、6%和6%。

台積電副總裁兼財務長黃仁昭表示,我們第四季度的業務得到了業界領先的3nm技術持續性強勁的增長態勢,進入2024年第一季度,我們部分業務將受到智慧型手機季節性的影響,但部分影響將被持續的高性能計算相關需求所抵消。基於對公司目前的業務展望,管理層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將在180億美元至188億美元之間;預計毛利率將在52%—54%之間;營業利潤率預計在40%—42%之間。2024年全年營收將同比增長20%—25%,未來幾年的營收復合增速在15%—20%;資本預算將在280億美元至320億美元之間。

據《芯東西》報道,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其先進位程、成熟製程設備交期均拉長,去年台積電曾兩度下調資本支出,從起初預估的400億~440億美元下調至近400億美元,第二次又下調至360億美元。另《介面新聞》援引台灣《經濟日報》消息稱,1月18日,台積電召開法說會,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等共同出席。台積電法說會公司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實際美元資本支出約52.4億美元,為去年單季新低,累計2023年全年美元計算資本支出約304.5億美元,較前一年下滑,低於公司10月預期,仍可達320億美元的低標下緣。

按照《第一財經》引用18日台積電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魏哲家的觀點,2024年半導體產業(不含內存業)的產值渴望成長10%以上,晶圓代工產業將成長20%,在人工智慧和HPC需求的帶動下,以美元營收計算,全年營收將成長21%至25%,也就是說,AI和HPC是台積電今年的工作重點。據悉,在台積電今年的資本支出中,約70%至80%用在先進位程技術,10%至20%用在成熟和特殊製程技術,10%用在先進封裝測試和光罩生產等。據《財聯社》消息,台積電預計客戶對3nm技術的需求將持續多年保持強勁;且2nm製程技術研發進展順利,計劃於2025年開始量產,2納米製程技術將幫助台積電抓住未來AI相關的機會。

另外,台積電也在產能方面持續發力。據《IT之家》引用最新行業報告顯示,積電正積極上調系統級集成單晶片(SoIC)的產能計劃,計劃到2024年年底,月產能躍升至5000-6000顆,以應對未來人工智慧(AI)和高性能計算(HPC)的強勁需求。AMD是台積電SoIC的首發客戶,其最新AI晶片產品MI300搭配SoIC和CoWoS封裝;另外一大客戶蘋果同樣對SoIC感興趣,蘋果計劃讓SoIC搭配熱塑碳纖板復合成型技術,目前正小量試產,預計2025-2026年量產,擬應用在Mac、iPad等產品,製造成本比當前方案更具有優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f90d80dd7d9f60c4c236f3d65034c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