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華為「幫車企造好車,賣好車」的業務正越做越大。
據36氪報道,華為正在為智選車建設獨立的鴻蒙智行門店,預計2024年,新建的鴻蒙智行門店數量將達到800家左右,2025年衝擊1000家。
華為鴻蒙智行的一份合作商招商文件顯示,鴻蒙智行用戶中心提供服務包括銷售、交付和售後,即銷交服一體化用戶中心。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用戶中心正是華為智選車獨立門店的一種。
原某經銷商集團高層對《道哥說車》編輯表示,按照主機廠來說,一汽-大眾、上汽大眾這樣的品牌在全國的4S店大概在900到1000家店左右,如果華為門店建到800家,對應銷量起碼在百萬輛以上。
有趣的是,華為目標是在2025年要幫車企賣100萬台車。如今看來,華為似乎正在向該目標努力。
華為的2024:瘋狂擴張門店
800家門店,無論對於經銷商集團還是主機廠來說都是不小的數字,若華為「鴻蒙智行門店數量將達到800家左右」的消息屬實,可以預見的是華為的2024年將瘋狂推動門店建設。
值得關注的是,新建的鴻蒙智行門店與商超店或者華為手機渠道有著本質的不同。目前,華為賣車的渠道可以粗略分為三種:自營旗艦店、經銷商主導的智能生活館或授權體驗店(正逐漸轉為自營),以及鴻蒙智行授權用戶中心,即華為正在謀劃開設的獨立門店。
前兩者的存在讓華為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上千家的渠道布局,但新建的鴻蒙智行門店從定義上就與手機門店形成了區隔,反而更像是傳統的4S店。不過,與將現有華為門店「升級」為兼容汽車銷交服一體化用戶中心、華為智慧型手機等產品的渠道相比,獨立汽車門店或許反而更「容易」。
原某經銷商集團高層對《道哥說車》編輯表示,現在很多4S店尤其是傳統的4S店正在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需要進行自我突破。去改造成華為的門店銷售新能源車型的意願應該不低,所以真的要新建800家門店會很快,畢竟全國現有4S店就有3萬多家。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對《道哥說車》編輯表示,從位置上來說,手機門店選址更為苛刻,因為要顧及人流量,因此很多位於城市中心地段,租金也比較貴,相比之下汽車門店則在位置上沒有那麼高的要求。
逃不開「渠道為王」 華為動了年銷百萬的心思
汽車行業講究「渠道為王」,早期的華為智選車業務也是靠著華為手機門店才有了一定的成績。但如今的華為鴻蒙智行「朋友圈」越來越廣,面積狹小的手機門店或許也擺不開更多車型了,開設空間更大的獨立門店也將是一種必然。
據了解,目前,鴻蒙智行旗下包含華為與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四家廠商合作的車型,如目前已經上市的問界M7/5、智界S7,問界M9也即將上市,同時余承東透露另外「兩界」也正在路上。而這些也將為華為「幫車企賣好車」提供更大的想像空間。
原某經銷商集團高層對《道哥說車》編輯表示,如果是4S店+商超的模式,平均一家店賣百八十台車(年)是很正常的,那麼800家門店的銷量就有機會到百萬輛。同時,華為與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四家合作,放在一起賣的話,產品矩陣更豐富對銷量也有幫助。
此外,從成本角度來說,華為建獨立汽車門店或許也是好事。張翔對《道哥說車》編輯表示,門店選址上節約的成本能讓華為更高效的運用營銷資金,同時,獨立門店若採用授權、合作等方式也有助於華為吸納社會資源,不用再自己直營了。
近年來,華為在汽車行業的聲量與日俱增,不過盈利問題也很難解決。余承東曾表示,「我認為2025年可能會做到100萬台,這也是自己主動給公司提的目標,希望2025年能夠盈利。」換言之,百萬年銷就是華為在賣車方面盈利的門檻,如今加大渠道方面的布局,是否意味著華為進一步向盈利邁進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