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比愛更重要」,如何才能懂一個人?

2019-11-07     心之初婚姻情感挽回

我有個朋友問我:怎樣才算真正懂一個人?為什麼一個人懂另一個人那麼難?

我想是的,理解和懂得一個人真的很難。

在關係中,有時候兩個人溝通不同頻,漸行漸遠;

有時候感覺關係停滯不前,這裡面,就是不同步。

簡單來說,就是雙方無法理解彼此。

理解和懂得是關係的前提。

「懂一個人好難啊」

為什麼?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懂比愛更重要。



有時候我們不會愛一個人,是因為有心無力。

連懂TA都談不上,何談愛?

但是做到「懂」,又何嘗容易?

為什麼理解和懂得一個人那麼難呢?

這裡先說一個故事:

韓國笑星張東民曾經說起一個故事,他說自己曾因陷入困境獨自喝人生最後一杯酒,遇上粉絲要求合照,他婉拒。結果粉絲回了一句「你以為你是劉在石啊?」於是他衝動之下,就給劉在石打了電話。

劉在石被稱為韓國的國民MC(主持人),他在韓國主持界是情商高,極有輩分的一位前輩。

即使之前張東民從沒聯繫過他,當時接到電話的劉在石馬上答應了見面。

張東民說:「我將我心中多年來積壓的話全都向他傾訴,當時,他並未給出什麼特別的建議,只是從頭到尾從未打斷我,靜靜傾聽。」

張東民曾描述過劉在石的回應:沒有前輩張嘴就來的訓誡和教導,沒有裝理解裝親切,而只是說:

「哎,我沒有經歷過你的經歷,我怎麼敢說我能理解你呢?」

就是這麼一件事,改變了張東民一生。

光是聽劉在石這一句話就覺得很暖。

是的,即使他是前輩,即使他「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要多」,但那又怎樣?

在電影中,包括生活中,並沒有「劉在石」。

有人對痛苦中的人說一句「我懂你」,馬上就會引起對方更憤怒又痛苦的回應:

「你憑什麼說懂我?你什麼都不知道,憑什麼?」

所以,很多時候,你不了解一個人所處的環境,甚至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等等,說「我懂你」三個字也是膚淺無力的

恐怕連說出來你自己都心虛和難以相信,別人又如何相信你?

為什麼懂得和理解別人那麼難?

這是其一。

  • 其二、在傾聽別人的時候,也會激起自己的一些情緒反應。

比如說,很想安慰他,很想幫他解決,但當發現自己語言匱乏,無法安慰和幫助別人的時候,有時候會有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是因為我們邊界不清,捲入太深也許別人並不需要安慰,只是我們特別想給。

一位朋友曾經問我:我發現自己不能在朋友不開心有問題的時候,安慰她,幫助她,開解她。

我能理解這種很想幫助別人的心情。

這就好比,別人可能只需要一隻耳朵,而你想伸出一雙手。但是你發現,你伸出一雙手,對方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並不一定會握住你伸出的手,也許是你太希望對方需要,太渴望能幫到對方。

然而對方並不一定握住你的援手,這可能會產生的無能為力感會讓你質疑自己。

可是問題是,這種「幫助」可能對方並不需要。而你,因為這種「幫助」開始質疑自己。

也許因為對方是你太重要的朋友,也許因為無論是誰,只要對方信任你說出自己的悲傷就勾起你的某些情結,在這其中,也一定存在著邊界不清。

對方悲傷難過,你希望幫助和安慰對方,那這是你的事情,還是對方的事情呢?

我想,在悲傷的時候,任何人可能並不需要任何的方法,只需要有個人陪著就好。

  • 其三、你連這種感受都未曾深深體會,說懂是最無力的安慰。

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現如今,我們總是習慣用理性思考,離感受太遠,也許我們也曾有過悲傷、難過、痛苦等等消極感受,習慣性忽略。

所以當對方說自己的難過、悲傷、痛苦時,我們已記不起這種感受的滋味,所以很難真的懂。

我們說:有過創傷的諮詢師會是一個比較好的諮詢師。

是因為,TA曾經在這創傷中走過體驗過,深切地知道這是種怎樣的感受,會更好地理解來訪者。所以現在很多都提倡諮詢師要有自己的體驗。當TA真的走過了這樣的一段路,才會更好地陪伴一起前行。

所以,懂得和理解一個人的前提,是你懂得和理解自己。

當你能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時候,自然而然地,你也會去理解另一個人。

「懂比愛更重要」

如何懂?

理解和懂得,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被看見」。

怎樣做才能做到懂得和理解別人呢?

1、對別人感興趣。傾聽的同時帶上你的好奇心,去了解對方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別人感興趣的前提是,你要對自己感興趣。

當你修通一些自己的感受的時候,你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別人。

2、做你自己,態度要真誠。

真誠地傾聽,真誠地反饋。這裡的反饋不帶有批判和否定

你可以表達你的感受,但一定不帶有批判和否定。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來自於陌生人的看見,是一位醫生。那次是我腸胃出了點問題,然後自己網上查,發現自己的症狀跟腸癌、胃癌很吻合,然後看了一下建議,說要做腸鏡和胃鏡檢查,我也一併了解了腸鏡和胃鏡的過程。除了對癌症疾病的恐懼,我還怕的是這種檢查,腸鏡是儀器從肛門進,胃鏡是從喉嚨進。

然後我就去了醫院,忐忑中跟醫生說了一句「是不是要做腸鏡和胃鏡,看網上說的,好嚇人!」

醫生看著我,說了一句「是啊,嚇到你了。」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被看見了,那種被懂得簡直是讓我感覺有些感受被釋放了。其實當時我的恐懼並沒有直接表達,只是說了一句「好嚇人」,醫生溫和慈悲的語氣讓我和我的恐懼一下子被看見了。很舒服很通透的感覺。

他對我沒有任何的批判和否定,很真誠,同時也尊重了我的感受。

這一點很重要。

我想,任何人都不希望在自己有糟糕情緒的時候,再聽到任何的批判和否定吧,被再插一刀。

就像劉在石,作為前輩他仍然很真誠地告訴對方「我沒有經歷過你的經歷」,就像醫生,他的語氣很真誠地肯定了我的感受。

這些都能讓人體會到尊重。

當然,理解和懂得一個人不只是言語,有時候神情和眼神還有肢體語言都可以傳達這樣的信息。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一個這樣的體會,有時候你在那裡傾述,有個朋友在你旁邊歪著頭側著耳朵,眼睛看著你,即使他不說什麼,他的肢體語言和眼神都在告訴你,「我在聽,即使不懂你,沒有經歷過你發生的事情,但我在聽,在嘗試理解你」。

那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你會願意說更多,會願意跟這個人親近。

你們的關係是一種深層的連結。

3、理清邊界,這個很重要。

像前文提到的,邊界不清,恐怕你理解對方的時候會給自己帶來一些糟糕的感受。

你可以嘗試去理解體會一個人,但一定要知道,那個時候,TA是TA,你是你

不需要太用力安慰,也不需要太捲入。有些安慰是適得其反的。

有位老師說過:「安慰別人的時候,一定不要說,』沒關係,下次努力就好了。』,因為這樣其實你是在告訴』你這次不夠努力』。」

這就是安慰的誤區。

我們有時候恨不得去幫助和安慰別人,但往往這個時候最可能傷害的是自己,太用力的安慰可能別人並不需要,而你卻很想給。這種挫敗感會傷害到自己。

當你人在心在的時候,即使你不需要說什麼做什麼,對方依然感覺到你的存在,穩穩地就在那裡,做你自己,真誠投入,就很讓人安心。

你要相信,你的存在和陪伴,對某些人來說,已經是一種最好的安慰。

每個人都幻想一帆風順的感情,但感情總有各種溝溝坎坎。曾經被他溫柔呵護,捧在手心,寵成公主;如今他卻狠心離去,獨留你一人寂寞哀傷。

如果你對挽回心愛的他一籌莫展,又不甘心錯過真愛,或者有任何情感或婚姻困惑,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心棲地情感,資深情感導師將會竭誠幫你走出情感危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WxrR24BMH2_cNUgwh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