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客流空間分布上看杭州地鐵規劃

2019-09-05   圖解城市

地鐵建設是一個城市的百年大計甚至是千年大計,它對城市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地鐵建設很大程度影響城市的發展形態、規模、產業布局以及居民的出行。既然地鐵如此重要,那在規劃地鐵線路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第一要素當然是客流。地鐵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盤活了地下空間,使得地下空間利用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不再陌生,它的主要使命是服務於城市居民。今天讓我們看看杭州地鐵規劃,在客流量上是否合理。圖解的思路是採用人口密度去模擬客流量,假設人口越密集的地區對地鐵的需求也就越高(感覺這個思路沒毛病)。目標定下來了,就說說為此設計的方法吧。

  • 獲取杭州現有地鐵的現狀以及規劃圖
  • 獲取杭州市小區空間分布數據
  • 統計杭州小區的密度分布
  • 將小區的密度分布與地鐵規划進行疊加,進行分析。

首先讓我們看下杭州目前的地鐵現狀,杭州地鐵在2022年將會有16條地鐵以及輕軌,如下圖所示。圖1為地鐵線路圖,圖2為地鐵站點密集圖。從圖2可以看出,杭州地鐵比較密集的區域分別為西湖及其周邊、錢江新城、浙大西溪校區附近以及未來科技城附近。

圖1 杭州地鐵線路圖

圖2 杭州地鐵站點熱力分布圖

杭州地鐵的現狀以及規劃大家已經看到了,接下來回到本文的主題。圖解用杭州的小區數據模擬人口的空間分布,同時,圖解假設城市的居民一定是住在小區的樓里的,也就是說小區的密集程度能夠間接的反映人口的空間分布(如果有讀者存在異議歡迎拍磚溝通),下圖為杭州市小區的空間分布圖。

圖3 杭州市小區空間分布圖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統計下,哪些地區人口比較稠密。圖解將杭州市劃分成若干個1公里直徑的六邊形網格,並分別統計各個網格中小區的數量,得到如下結果圖,顏色越深代表這個網格的小區數量越多。從圖上可知,西湖及周邊、三墩、臨安、臨平、未來科技城附近、西溪附近、蕭山、濱江、下沙、富陽等區域人口較為稠密。

圖4 杭州小區密度統計圖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地鐵線路與小區分布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圖解製作了一幅熱力圖並將其和地鐵進行疊加,如下圖,大家能夠藉助此圖查看杭州地鐵線路與人口的分布關係。從圖中可以看到,幾乎每條地鐵線路的終點方向都會經過人口稠密的地區唯一的例外就是往東的那些線路並不是去往人口稠密地區,那個方向便是蕭山機場的所在,這並不違背客流的需求。而像聞堰、義橋、崇賢、仙林等沒有地鐵經過的區域,從圖上看,他們真的不冤,這些區域基本沒有特別稠密的人口。圖解覺得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需要留給城市規劃者去思考了。因此,從圖上來看杭州地鐵的線路確實是符合客流分布的,但是站點的設立並沒有和人口密集完全重合,這點和地質、站點與站點的間距都有關係,不可能和人口密集點完全重合也是可以理解的。

圖5 地鐵線路與小區密度熱力圖疊加圖(帶網格)

圖5 地鐵線路與小區密度熱力圖疊加圖

結論

經過圖解一頓猛如虎的操作,大家應該能夠得出自己的結論了吧。杭州的地鐵的規劃基本符合杭州人口空間分布,單從這點來看,它的規劃是合理的。那些成功躲過地鐵規劃的地區也不要埋怨,真的不冤。在公共資源相對緊缺的今天,只能先緊著那些需求量大的區域。文章到此為止,圖解也不做過多解讀了,相信大家都會有自己的認識。若您覺得小編寫的內容對您有一定的幫助,歡迎移步關注《圖解城市》微信訂閱號與本頭條號(同名),您的關注是對小編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