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超級產品都需要用戶,而產品的用戶則來源於產品的影響力,沒有影響力的產品,絕對打造不出超級產品
超級產品:應用
舉個例子,早期的拼多多被許多人「看不起」,在非議中成長的拼多多,終於成為超級產品,為企業帶來高利潤且成功上市,這是因為拼多多有著良好的口碑,讓用戶成為它的忠實粉絲。
因此,我們得明白,能夠粘住用戶,為企業帶來良好口碑的產品,才能成為超級產品。
在電商還未火起來之前的傳統企業時代,傳統渠道都是層層批發,產品在每一個環節都想要盈利,所以每個環節都要提升價格,也許一件出廠價只需要10元的衣服,到了用戶手中卻需要100元。
隨著電商的來臨,這一切的傳統渠道被迅速切斷,電商砍掉了所有的中間環節,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但隨著電商讓企業獲得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加入電商的企業也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的利潤卻越來越少,最後變成了企業為電商平台打工。
超級產品:利益
而拼多多直接把利潤讓給了用戶,讓用戶成為傳播產品的主要人群,取得了用戶的信任還省去了一大筆推廣費。
為了吸引用戶的注意,拼多多想盡一切辦法,例如,砍價活動,拆紅包,助力免單、低價拼團.....這都是給用戶讓利的活動。
因此,企業該明白,只有為用戶著想的產品才能成為超級產品,企業利益永遠低於用戶利益。
在網際網路時代想要打造超級產品的企業數不勝數,就連小程序都要插上一腳,在今年上半年不少小程序火了,例如,猜歌模式或答題的形式,讓用戶參與後贏得紅包或獎品,到了現在,小程序卻逐漸沒落。
小程序之所以逐漸不受歡迎,一方面是微信方面的規則,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小程序的推廣方法,靠著獎品和紅包得到的用戶,最終會因為沒有獎品和紅包而離去,這時小程序的企業家只能痛斥用戶的無情,殊不知,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企業沒跟用戶產生連接造成的結果。
超級產品:小程序
除此之外,還是因為小程序並沒有建立起網站的商業閉環,它的門檻過低,任何一款小程序火了,就誰都可以進行模仿,於是產品同質化嚴重,最終,誰把錢燒光了誰也就先掛了。
想要成為超級產品並不代表企業需要一味地用錢砸向用戶,而是要跟用戶產生連接。
那麼企業想要打造超級產品該怎麼做呢?
那就是用戶要什麼,企業就給什麼,實現商業閉環,既能給用戶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又能讓用戶免費幫企業宣傳產品。
最終你賺的錢,雖然有一部分是給用戶的,但這也是共贏的結果,要知道你的用戶可以為了帶來多少新用戶,只有擁有大量用戶的企業,才能存活於市場。
超級產品:問題
打造超級產品該注意什麼問題?
1)既然要跟用戶達到共贏,那就越簡單粗暴越好,舉個例子,今年雙十一淘寶讓不少用戶心寒了一把,從最初的商品直接打折,到最後預先付款和補貼,讓不少用戶哀聲連連,紛紛表示懷念以前的淘寶雙十一。
2)聚焦產品,關注用戶反饋並對產品進行改善,受歡迎的產品必定會吸引一大批山寨,只有永遠比山寨快一步的疊代產品,企業才能不會被山寨超越。
3)把自己當成用戶一樣的使用產品,才能找到用戶的真正需求。
超級產品:行業
總結
大多數時候,企業在打造超級產品的過程中會很累,因為超級產品是用一種新的戰略去進行產品創新的,而許多老牌企業會覺得自己經驗非常豐富,而不去接納新的戰略,以過去的經驗去打造超級產品試圖改造當下的用戶需求及市場趨勢,最後因產品不受歡迎而怪行業不景氣。
更多精彩文章,請搜索關注「艾老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