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在工作中播下了什麼種子,就會結出什麼樣的果實。
工作如此,事業如此,生活也是如此,這是世間的一條鐵律,誰也不能例外。
悲觀的人喜歡說:「人生永遠不在我們的掌控中,命運是上帝的安排」。在這種消極態度的影響之下,一個人在事業上會逐漸失去進取精神,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無論多麼努力,也只能「為別人做嫁衣」。
樂觀的人認為:「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他們是一群自信、積極向上的人,相信自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正如作家李敖說:「怕苦,苦一輩子;不怕苦,苦半輩子」。是什麼讓一些人的工作一團糟,而另一些人卻可以平步青雲、事業有成呢?答案是態度。
01
一個農民,只上了幾年學,家裡沒錢繼續供他上學。他輟學回家,幫助父親耕種兩畝薄田。18歲那年,父親去世,家裡的重擔全壓在他肩上。他既要照顧生病的母親,又要照顧癱瘓在床的祖母。
改革開放之後,農田承包到戶。他把一塊水窪地挖成一個池塘,想養魚。但村幹部告訴他,水田不能養魚,只能種莊稼,他只好把水塘再填平。
這件事在村裡成了一個笑話,他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個很想發財但又非常愚蠢的人。
聽說養雞能賺錢,他就向親戚借了300元,養起了雞。但一場大雨過後,雞得了瘟疫,幾天內就死光了。300元對其他人來說可能算不了什麼,但對於一個只靠兩畝薄農田生活的家庭來說,這簡直是天文數字。
母親受不了刺激,積憂成疾,病逝了。後來,他釀過酒,捕過魚,甚至幫助人在石礦上鑽孔……可是都沒有賺到錢。
36歲時,他還沒有娶到媳婦。沒有一個女人能看上他,因為他只有一間土房子,隨時可能因為一場大雨而倒塌。在農村,沒有人看得起一個娶不到老婆的男人。
但他還是沒有放棄,很快他就借錢買了一台手扶拖拉機。沒想到,上路不到半個月,拖拉機就載著他衝進了河裡,他摔斷了一條腿,成了瘸了。當拖拉機被撈起來時,已經支離瑣碎,他只能把它拆成零件,當廢鐵賣掉。幾乎所有人都說他這輩子完了。
但多年之後,他成了一家資產過億的公司老總。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他悲慘的過去和傳奇的創業經歷。許多媒體都採訪過他,許多報道都對他描述過。
有記者曾問他:「在苦難的日子裡,你靠什麼一次又一次不退縮?」他坐在寬敞豪華的辦公桌前,喝完桌上的一杯水。然後,他手裡拿著杯子問記者:「如果我放手,這個杯子會怎麼樣?」
記者說:「它會掉在地上,摔碎。」他反問:「那我為什麼還要鬆手呢?」記者聽了後,無言以對。
從一個貧窮的農民到擁有上億資產的老闆,他成功的關鍵在於他迎難而上、永不放棄的人生態度。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潛力,只要我們敢於向困難宣戰,不輕易放棄夢想,我們就有機會看到成功。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即使只有一口氣,我們也應該努力握住成功的手,除非失去生命。
我們經常感到困惑,面對相似的崗位、同一個舞台,有的人能把自己的工作演繹得有聲有色、風生水起,而有的人卻混得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並不是大家的智商有多大的差距,而是態度影響了自己事業的成敗。
02
兩個鄉下人外出打工,一個打算去上海,另一個打算去北京。但在候車廳等車時,他們都改變了主意。因為他們聽鄰座的人說,上海人精明,外地人問路都要收費;北京人質樸,看到吃不上飯的人,不僅送饅頭,還送舊衣服。
去上海的人認為:還是北京好,賺不到錢也不會餓死,幸好還沒上車,不然會掉進火坑裡。
去北京的人認為:還是上海好,給人帶路就能掙錢,還有什麼不能賺錢的呢?幸好還沒上車,否則我就失去了發財的機會。
他們在退票處相遇了。原本要去北京的人換成了去上海的票,而想去上海的人換成了去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發現,北京真的好,剛到北京的第一個月,他什麼也沒做,竟然沒有餓著。不僅銀行大廳的桶裝水可以免費飲用,商場裡歡迎品嘗的小吃也可以免費享用。
去上海的人會發現,上海確實是一個可以發財的城市,做什麼都能賺錢。只要你想辦法,再努力一點就能賺錢。
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第二天,他從郊區裝了10袋裝著沙子和樹葉的土,取名「花盆土」,賣給看不見泥土又愛花的上海人出售。當天,他6次往返於城郊區間,凈賺50元。
一年之後,他用賣「花盆土」的收入,甚至在上海擁有了一個小小的門面房。在長期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了一個新發現:有些商店的地板很亮,招牌卻很暗。經過詢問,他發現這是清潔公司只負責清洗樓而不負責清洗招牌的結果。
他立即抓住機會,買了梯子、水桶和抹布,並成立了一家小型清潔公司,專門清潔招牌。如今,他的公司有150多名員工,業務也從上海發展到杭州和南京。
有一次,他坐火車去北京考察清潔市場。在北京火車站,一個撿破爛的人把頭伸進臥鋪車廂,向他要了一個啤酒瓶。當他遞上酒瓶時,都驚呆了,因為他們五年前換過票。
在每個人的一生之中,都有很多改變命運的機會,是變好還是變壞,取決於一個人對當時情形的認識。也就是說,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往往就會有怎樣的命運。成與敗,取決於你的態度。
一個人對事業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不同的態度塑造不同的人,也締造不同的人生。我們不是完全被動的,我們可以選擇什麼樣的態度用以面對我們的事業。
有句話叫「操之在我」,也就是說,事情的發展取決於「我」,而非其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漁樵耕讀看生活
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寫接地氣有溫度的文字,願給更多的人帶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