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神宮》大結局,崑崙的故事才剛開始

2022-10-19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崑崙神宮》大結局,崑崙的故事才剛開始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

「崑崙之丘」。

最近《鬼吹燈之崑崙神宮》的熱映,讓古老神話與崑崙山又一次夢幻聯動,鬼怪生物、高寒地貌和漫山遍野的雪白冰川一起,讓崑崙山再次成了C位網紅。

中國第一神秘之山、「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為中華「龍脈之祖」……這巨石成堆、冰河廣布,寒風呼嘯的崑崙山,到底藏著多少秘密?

莽崑崙,驚天地而生

崑崙山作為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

有如此龐大身軀的崑崙山,一眼望去滿眼潔白與純凈,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踏足這片高寒之地。

有無數人進入崑崙山,想一探究竟,結果了解到的只是崑崙山的一些片段——

這些片段或是藏在古老地質中,或是藏在千年冰川下,或是成為精彩的古代神話;

崑崙山早已不是一座山,是整個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和精神象徵,滋養著生命之源與萬物之靈。

元古代,整個中國西部只有零星分布的島嶼,幾乎全為海洋覆蓋, 未出生的崑崙山,只是一個漂泊海洋的孤島;

早古生代的加里東運動讓島嶼的數量和面積增加,海底潛山漸漸出現;

到了華力西運動讓華北、秦嶺、祁連、柴達木以及塔里木等及整個中國北部都成了陸地,北與西伯利亞連為一體,構成了 古亞洲大陸

崑崙山地區強烈的隆起始於上新世末第四季初,就算是到了今天,這裡也是新構造運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並以巨大的 垂直隆升運動和強大的斷裂作用為主要特徵。

崑崙山脈與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間均以深大斷裂相隔,崑崙山地區以前震旦係為基底,古生代時是一塊強烈下沉的海域還伴有火山活動,經歷了華力西運動後,這裡開始出現褶皺上升, 構成崑崙中軸和山脈的中脊;

中生代產生拗陷,經燕山運動構成主脊兩側4000米以上的山體,崑崙山脈與構成分隔中國南部與北部的緯向山脈。

崑崙山脈的新構造運動極其強烈,晚第三紀以來上升大約4000~5000米;葉爾羌拗陷中的礫石層厚度2500餘米,河谷高階地上則分布有第四紀火山凝灰岩和火山角礫岩;克里雅河與安迪爾河的上游均保存有中更新世玄武岩流與火山口。

東部崑崙山第四紀以來上升了2800餘米,其相關沉積物在柴達木盆地中的埋藏深度達2800米。

崑崙山的新構造運動是間歇性的,才有了葉爾羌河、喀拉喀什河、尼雅河都形成了4~5級階地,在每個河出山口也形成了4~5級疊置的洪積扇。

漫長的地質動盪,有了今天按地勢分為西、中、東三段的崑崙山脈,西高東低的整體趨勢下,崑崙山最令人矚目的景觀之一—— 冰川,也大多集中在崑崙山西段。

崑崙山的驚艷與神秘如果有顏色,那一定是「高處不勝寒」的白色。

閱冰川,盡天下之白

崑崙山有天地間最耀眼的冰雪勝景,作為我國大冰區之一,它存在對冰川發育極為有利的冷儲環境和降水條件。

另外,不少山頂面山區極為平緩,為冰川發育提供了較好的地形條件,如在西崑侖山東段的玉龍塔格地區。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崑崙山地區發育了 大面積的現代冰川,成為全球中低緯地帶的一個巨大的冰川發育中心。

據統計,中國境內的喀喇崑崙山冰川區有現代冰川1848條,冰川面積4647.17平方公里,占該山區面積的37%,為我國冰川覆蓋度最大的山地。

與大面積的冰川相聯繫, 冰川侵蝕和堆積地貌在研究地區內是相當發育的。喀喇崑崙山區以樹枝狀、複式山谷冰川類型為主,刃脊、角峰相當發育,特別是冰斗後壁常與山坡連成統一的陡壁, 反映了強大的冰雪侵蝕作用

冰川遺蹟分布最廣的當屬西崑侖山地,這裡的極高山區相對平緩,以平頂冰川和冰帽冰川為主要類型,廣闊的冰帽冰川,冰川集中連片分布,形成了高達21000多平方千米的 「西崑侖冰川區」,占到山地總面積的40%左右。

而範圍發育更大的冰帽,往往集平頂冰川、坡面冰川、山谷冰川和冰斗冰川等山地冰川幾乎所有的形態類型於一體, 整個冰帽表現出雪沒山頂、冰舌四溢的宏大景象,因而也稱為 高原山地冰川組合

比如 古里雅冰帽,面積達到了300多平方公里,一般的冰川也就是20-30公里,這可是整整大了十倍,難以想像是多麼壯觀的冰川景象。

冰川侵蝕谷較為發育,多呈渾圓狀,冰川堆積與侵蝕形態保存良好,比如喀拉庫里河谷盆地中,來自公格爾南坡和慕士塔格北坡的第四紀冰磧物延伸達50公里左右。

從冰川作用遺蹟來看,第四紀冰川規模巨大,向四周下伸一定高度,融凍作用產生了大量發育典型並具有 一定特色的冰緣現象。

冰緣現象大多是由凍脹作用形成的,比如 凍脹丘,這是主要的冰緣現象之一,在地下水出露或較淺的地方形成。阿克賽欽湖至里田河之間的山前低濕地上廣泛發育石質性凍脹丘,丘高50-100厘米,形成串珠狀分布。

西崑侖山南翼崇側冰川冰磧壠外圍冰水扇中發育高1-2米、直徑3-5米的凍脹丘。

河冰、河冰錐、泉冰錐及冰幔是寒冷環境條件下廣布的冰緣現象,在西崑侖南翼中峰,冰川的冰舌末端發育有數平方公里的河冰錐。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崑崙山不愧被稱為 「冰川博物館」。

-END-

文、編輯丨笑笑

未標誌圖片來源丨視覺中國

主要參考資料丨

《喀喇崑崙山-崑崙山地區冰川與環境》

《喀喇崑崙山-崑崙山地區自然地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612b92675042e92cc4dbd2786842c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