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以打工384天?

2023-02-02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今年可以打工384天?

今年可以打工384天?

近日,一條消息上了熱搜,#打工人有福了,今年可以打工384天#。對於正經歷著春節後七天連班痛苦的打工人們,又是一次重擊。

今年是2023年,本是平年共有365天,為何會多出將近20天呢?此外還有說今年是「雙春年」,難道今年年底會有兩個春節嗎?

今年為何變長了?

首先說結論,以農曆年來看確實變長了,而日曆年天數不受影響。

談及為何今年農曆年會變長,這主要是因為:陰陽合曆——農曆的「增設閏月」

近日大火的《三體》電視劇中,主角汪淼教授在三體遊戲中觀測飛星、太陽與恆紀元、亂紀元出現的關係。從一次次文明的毀滅中,試圖找到一份準確屬於三體世界的萬年曆,以便文明穩定發展延續下去。

圖源:電視劇《三體》

同樣在我們實際生活中,雖沒有《三體》那樣混沌不堪的世界,也需要古人們一步步總結出了一套穩定且較準確的演變規律。大家熟知的陽曆,就是「太陽曆」,是依據太陽的變化,即地球繞太陽運動時,人在地球上所觀測到的太陽的變化來編訂的曆法,以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設定為一年

圖為雲南省楚雄市的彝族十月太陽曆文化園

十月太陽曆將一年分為5季10個月

5季分別以「木、火、土、銅、水」5種元素為代表每季分公(雄、陽)母(雌、陰)兩個月

公是單月,母為雙月

每個月36天,以12天為一周

在中國民間俗稱的農曆,實際就是我國傳統的夏曆(陰曆),源自夏朝時期。是根據月亮的變化來編訂的曆法,以月亮經歷一次從圓到缺的循環為一個月

陰晴圓缺月相輪迴變換

圖為月全食過程

後來單獨使用中發現,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於是,我們的祖先就融合了兩種曆法,發明了陰陽合曆「農曆」,用「增設閏月」的辦法來「調整餘缺」,使農曆年的長度和陽曆年的長度接近,這便是導致今年天數增加的原因所在

如此一來,知道農曆幾月幾日,就知道那天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知道那天是什麼節氣,就知道,太陽運行到什麼地方。這樣太陽月亮就兩不耽誤了,將自然規律有效結合,更好地指導農事的進行。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2013年12期

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也就是19年中有7年存在閏月。有閏月的這一年,農曆是13個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這樣一來,19個農曆年和19個陽曆年的長度幾乎相等。

圖源:央視新聞

今年的天數變長就是因為有閏月的置入,而具體閏哪個月其實也有講究。

閏二月的福氣

一年12個月,每一個月都有可能是閏月,具體該閏哪個月就要結合二十四節氣來定了。

二十四節氣由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組成,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兩者相間排列。農曆曆法規定: 凡是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一律不能獨立成為一個月,它只能作為一個月的附屬月 (副月) --閏月

2023年1月31日

江西省九江市大批蒼鷺飛抵鄱陽湖畔

再有幾天,中國將迎來「立春」節氣

今年陰曆一月份包含了立春和雨水節氣,二月份包含了驚蟄和春分節氣,按理說,後面應該是三月份,包含清明和穀雨節氣。但實際上,只包含了清明節氣,而不包含穀雨節氣。這樣,二月之後便出現了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便把這個月份,沿用二月的名稱,定為 「閏二月」

去年二月初二龍抬頭

山東泰安司家莊鑼鼓喧天龍獅齊舞

今年將會出現兩個二月初二龍抬頭

出現閏二月的頻次並不高,人們常說「十年難逢閏二月」,一般每隔19年才會出現一次。以後閏二月出現的頻率會更加難得,成為罕見的閏月。

如果按照農曆二月慶生的小夥伴就有福氣了,今年可以 過兩次生日(過兩次生日就老兩歲哦【bushi)。其實按嚴格上來說,如果出生在閏二月,再次慶祝生日需要等到2042年。

什麼是「雙春年」?

因為農曆年周期變長,也導致今年也是一個「雙春年」

先別激動,「雙春年」不是說今年會有兩個春節。今年兔年天數較多,共包含25個節氣,使得這個農曆年首尾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的曆法現象,成為「雙春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023年2月4日(立春)

與2024年2月4日(立春)均在農曆癸卯兔年

雖然很失落,但地理君翻了翻日曆,發現在2262年的時候會出現閏一月的現象。那時候就會有兩個春節出現,真的很想知道會是怎麼樣的情景呢?(主要是想知道紅包能拿雙份麼)

在2262年出現兩次「春節」

關於「雙春年」,民間也有不少的說法。

"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

「一年兩頭春,黃牛貴似金」

從這些諺語中可以看出,古人對於「雙春年」的到來看法不一,但大多數主要是起到指導農事的作用,也有甚者將其與吉凶禍福聯繫在一起。

2023年1月31日晚,貴州省銅仁市

人們在松桃苗族自治縣孟溪鎮舉行炸龍活動

火花四濺照亮夜色

其實「一年兩頭春」每隔幾年便會出現一次,在19個農曆年中就有7個雙春年,有7個「無春年」,還有5個年頭是正常的「單春年」,是正常的曆法現象,對自然氣候和季節沒有影響,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更不會產生特殊影響。

\ | /

根據此前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放假日期基本按照日曆安排,除了今年年底過年時間靠後外,基本不受兔年「閏二月」的影響。

反而中秋節與國慶節剛好相鄰,致使今年會有8天連休的假期等著我們。(下圖可以詳細查看今年的放假安排)

2023年放假安排

圖源:中國政府網

【參考文獻】

[1]董雋然,張峰.中國法定假日制度的優化研究[J].海外英語,2015(21):179-181.

[2]葉清.今年農曆閏二月是如何確定的[J].廈門科技,2004(03):61-62.

[3]程浩芯,春節的理與禮.《中國國家地理》,2020年01期.

[4]星闕,太陽月亮兩不誤陰陽調和的中國農曆.《博物》,2009年01期.

[5]新華社.癸卯兔年「一年兩頭春」!屬正常曆法現象,對生活不會產生特殊影響,2023-01-25.

[6]科普中國.一個「壞消息」:今年要「多上」19天班!!!2023-01-25.

本文創作團隊

編輯:廣平

設計:巍巍

圖片:視覺中國、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82a947f2ae967e554951b7328c7c73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