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如今男孩普遍不如女孩?「男孩危機」背後,暗藏幾個扎心現實

2023-02-13     母嬰參考

原標題:為何如今男孩普遍不如女孩?「男孩危機」背後,暗藏幾個扎心現實

為何如今男孩普遍不如女孩?「男孩危機」背後,暗藏幾個扎心現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殘忍的現象:如今的男孩,似乎普遍落後於女孩。

不光是在學習素質上,女生越來越突出,而男生在走下坡路,就連運動能力上,男孩的體能優勢也在逐漸喪失。

跟同事們討論起這個話題,他們也紛紛表示,自家孩子學校里,班級、年級前幾名都被女生包攬了。

「男孩危機」好像真的出現了?這是為何呢?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什麼是「男孩危機」?

這一概念,最早是美國心理學家、臨床醫師萊奧納德·薩克斯提出來的。

他從業三十多年,觀察了多個實驗對象,發現有學習障礙、多動症、空心病的男孩數量急劇增加,在特殊教育的學生中,男孩就占了2/3。

而且這類小孩普遍表現為:對學習缺少奮鬥的目標、沒有熱情,很難靜下心來配合學校安排的學習任務,在學習上遇上困難以後,多選擇逃避或者直接放棄。

而且這類小孩普遍表現為:對學習缺少奮鬥的目標、沒有熱情,很難靜下心來配合學校安排的學習任務,在學習上遇上困難以後,多選擇逃避或者直接放棄。

這一連串的現象,被醫師稱為「男孩危機」。

而且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男孩危機」現象似乎已經蔓延到了全球。

  • 例如,英國近幾年的應試考試結果表明,女孩幾乎在所有的科目上都比男孩表現優異;
  • 而澳大利亞也發現,女孩在讀寫能力、學校投入和教育成就等方面贏過了男孩,而在被學校開除、犯紀律問題上,男孩的比例遠超過女孩。

在一樁樁現實數據面前,男孩們的「名聲」似乎敗得一塌塗地。

為何如今男孩表現得普遍不如女孩?

教育專家分析,背後可能藏著幾個扎心的現實。

1、男孩被過早磨滅了天性

從生理髮育上來解釋,男孩其實是一朵「晚開的花」,他們身體機能的發育成熟普遍比女孩更晚,左右腦連接的位置和區域也比女孩更少。

所以「男孩有後勁」這句話其實也不無道理,尤其是在語言能力、情緒管理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等方面,男孩普遍要比女孩晚發育1~2年。

就比如在小學的時候,同齡的女孩早早學會了寫字、讀繪本,而且能感知繪本中人物的情緒變化,更好地完成閱讀理解,可男孩卻總是「慢半拍」。

再加上男孩的大腦前額葉皮層發育不成熟,所以自控能力比較差,在上課時不但不能快速消化課堂知識,還會經常擾亂上課的秩序,坐不到幾分鐘就開始「神遊」,跟同學講話,讓老師氣憤不已。

在這種發育差異之下,你會發現,大家是沒有辦法耐心等待男孩成長起來的,更多的時候,會採用一種快速又殘忍的辦法去解決——磨滅男孩的天性。

打擊、否定男孩的行為、強迫他們學習,過於極端的教育方式之下,男孩往往會開始不自覺的「厭學」,甚至變得破罐子破摔,認為自己反正也是父母眼中的「爛泥」,就算再努力也是這樣,不如選擇直接放棄。

2、父親在教育上的「缺失」

其實在男孩成長的早期,父親在教育上的參與,對他們的成長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

因為對這個年齡段的男孩來說,他們需要通過對同性榜樣力量的模仿,來完成對自我性別的認同感。

父親如果能在孩子的面前多展現男性優秀的品質,例如勇敢、自律、上進、有誠信,那么小孩也會跟著他的「英雄」去學習。

父親如果能在孩子的面前多展現男性優秀的品質,例如勇敢、自律、上進、有誠信,那么小孩也會跟著他的「英雄」去學習。

再者,男性的形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有助於在孩子們面前樹立權威性,因為他們寡言、聲音偏低沉,而且以結果為導向,做事乾脆,不會像母親一樣仁慈,孩子做錯事後,父親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其錯誤所在。

這種教育方式,正好是男孩所需要的。

可現實卻是,大部分父親出於各種原因,很少參與到兒子的教育工作中,你們的缺失,只能由母親來彌補。

而女性在教育男孩時,通常免不了反覆的說教,這些大道理很容易刺激到兒子,導致他們出現逆反心理,你越說,我越不願意好好學習。

久而久之,也就出現了惡性循環:男孩不學習——母親勸學——男孩更加「厭學」,最終母子雙方都痛苦。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時候男孩所謂的「開竅晚」,跟不上女孩,可能並非是他們主動選擇的結果,而是受生理和心理,再加上家庭教育環境的綜合影響。

那麼,針對這些情況,我們究竟該如何解決呢?

教育好男孩,父母需要了解這些

1、擺正心態

養育男孩,父母註定要多花點心思,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擺正心態。

凡事不妨先做最壞的打算,首先預想你家孩子可能就是會調皮搗蛋、對學習不感興趣、跟不上其他人的腳步,少一點期待,或許會發現更多的驚喜。

其次就是多一點耐心,在與孩子相處時,多發現男孩身上的優點,一步步引導他們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2、多鼓勵和讚美

其實男孩也很脆弱,父母要允許兒子在面對挫折時有畏懼之心,有難受的權利。平時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讚美,讓他們學會表達情緒。

這樣更有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發育,未來面對困難時也能勇往直前,抗壓能力更強,對孩子的未來更有幫助。

3、父親給孩子做好榜樣

平日裡多陪伴兒子,跟他們一起運動、閱讀,通過言行來感染孩子,讓他們變得上進起來,這比說教一萬遍更管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7cbf3a5509fbcdcb22a545ba2dddf2cb.html